分享

阿巴亥身为努尔哈赤大妃,同时育有三子,但为何还是被逼殉葬?

 历史龙元阁 2021-01-12

清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原因则有很多种。比如正史中的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又比如野史中的清朝是由孤儿寡母起家,孤儿寡母结束等。正是因为清朝的历史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所以近现代以来,研究清朝历史文化,一直是众多历史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提起清朝历史,这三个人就不得不提。第一个是清朝的创立者努尔哈赤,第二个是清朝的奠基者皇太极,第三个是清朝的发扬者多尔衮。而这三人中,每一个都和我们今天的主角,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相当于皇后)阿巴亥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而且早在她14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嫁给了努尔哈赤。阿巴亥一生中总共和努尔哈赤生下过三个儿子,即老大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老二睿亲王多尔衮,老三豫亲王多铎这三位都是狠人)。阿巴亥生前非常受努尔哈赤的宠爱,比如当年有人举报她与大贝勒代善有染而被休弃,但仅一年后就再次被立为大妃,而且宠幸程度更甚当年。

此外,努尔哈赤对于阿巴亥的宠信也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晚年的努尔哈赤甚至有将自己的大汗之位(清朝的前身是后金),传于阿巴亥之子多尔衮的想法。虽然说这个想法没有实现,但努尔哈赤仍然尽了自己的最大力气来证明这点,比如阿济格被封为镶黄旗旗主,多铎被封为正黄旗旗主(本来是打算传位给多尔衮,但来不及下旨便病逝了)。

那么,阿巴亥既是努尔哈赤最宠信的大妃,又是两个旗主的母亲,但为何依然被人逼着给努尔哈赤殉了葬?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觉得还是因为她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而这个人正是清朝的奠基者清太宗皇太极。至于原因,笔者认为是有以下两点:

其一,阿巴亥害死了皇太极的母亲

前文提到,努尔哈赤一生中共有四位大妃,而阿巴亥只是第四位。那么既然有四位大妃且阿巴亥还正是第四位,那么不就意味着前面还有三位都被努尔哈赤彻底休弃了。答案是很显然的,只是问题在于,被努尔哈赤休弃的那三位大妃中,正好有一位是皇太极的母亲,即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

孟古哲哲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正逢努尔哈赤部族与自己部族交战,所以孟古哲哲在努尔哈赤那里的地位非常尴尬。但尽管如此,孟古哲哲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服侍努尔哈赤,以及保全自己叶赫那拉氏的尊严。说努尔哈赤对孟古哲哲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但说对她的感情特别深也是不可能的。究其根本,主要还是在于她的身份。

孟古哲哲从嫁给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到自己去世,她的部族都和努尔哈赤是敌对关系,虽然说她的部族并不是丈夫努尔哈赤的对手,但依然是对努尔哈赤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您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那么能接受自己的皇后是敌人的孩子吗?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1年),年仅27岁的孟古哲哲被废去大妃之位,改由出自努尔哈赤支持者部族的阿巴亥继任大妃。

史料上对于孟古哲哲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孟古哲哲在担任大妃期间,从来没有做错过一件事情,也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对努尔哈赤不利的事情。孟古哲哲被废掉大妃之后,不到两年时间便郁郁而终,而在这两年里,努尔哈赤甚至都没有去看过她一次。这里如果我们站在皇太极的角度上,那么第一反应应该莫过于,正是阿巴亥害死了自己的母亲。

其二,阿巴亥挡了皇太极继位的道路

前文同样提到,努尔哈赤临终前想要将大汗之位传给阿巴亥之子,即年仅15岁的多尔衮。但是因为没来得及说完遗言便去世了,所以当时的大汗之位是空缺的,没有真正被努尔哈赤宣布继任者的。那么说到这里问题便来了,既然努尔哈赤没有来得及宣告大汗之位的继承者,岂不是理论上所有努尔哈赤的亲生儿子都有继承的资格(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

但可惜的是,清朝初期以战功留名,所以那些战功不卓著的皇子是没有机会的,而这些皇子当中自然包含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以及虽然年长但还没有发力的阿济格。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朋友想,既然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的可能,那为什么还说阿巴亥挡了皇太极的继位之路呢?

其实这点也很好解释,那就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都是旗主,还是最强大的两黄旗旗主,而且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也有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既然如此,那作为最想要继位的皇太极,自然是不敢让阿巴亥继续活着。原因是她活一天,自己想继位的可能就得往后挪一天,毕竟她的三个儿子都有继位的可能与实力,而且还有代善做外援。

综上所述,阿巴亥的身份和地位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尾(逼死阿巴亥的四人中就有代善),除非努尔哈赤生前明确规定了多尔衮三兄弟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继承后金大汗之位!

最后,关于阿巴亥身为努尔哈赤大妃,同时育有三子,但为何还是被逼殉葬这个问题,笔者个人的看法如上文所说,即主要是她得罪了清朝的奠基者皇太极。至于原因则有两点,第一点是阿巴亥间接害死了皇太极的母亲,第二点是阿巴亥挡了皇太极继位的道路。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清朝全史》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