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做职业读书人,第一步应该做的是这件事

 momo666 2021-01-12

当我第一次从帅小冰老师那里知道“职业读书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心中是有一种激动和向往的。什么是职业读书人呢?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作好的读书产品,并且和平台签约供稿,从而靠读书写作获得收入,那么就可以称为职业读书人。而读书产品,目前常见的有拆书稿、讲书稿、书单和书评四种形式,小冰老师建议新人从拆书稿和讲书稿着手。

读书变现这个idea无疑打动了想要开辟副业的我。读书写作本就是一件自我提升的幸福的事,以这种方式赚钱,是我能够尝试的最好的副业方向了。

前景看起来很美好,可随着课程的深入,越来越体会到“变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创作读书产品也是一项技能、一种手艺,没有足够的练习和思考,写出的东西是不会拥有变现的价值的。

不过落英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不是一直遗憾不能把喜欢的事作为事业么?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弥补人生遗憾的机会,坚持下去,是给自己梦想的一个交代。

一起学习的同学中,不少人写得非常好,也坚持得很好。看到比我优秀的人还比我更努力,落英为了克服惰性,参加了简书的日更活动,希望通过简书持续输出,磨练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也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今天的这篇文章,分享的是读书变现课程作业的一部分,也是要做职业读书人必须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小冰老师抛出的问题是这样的:作为职业读书人,你会优先聚焦那些品类?要求分析自己的优势,给出聚焦品类的推荐书籍。

这其实是让学员们给自己做定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兴趣和擅长搞混,与其聚焦自己感兴趣却并没有明显优势的内容,不如从自己的职业、生活着手,选择自己能够超过普通人的领域作为着眼点。

定位其实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许多人文笔很好,却因为没有自己主攻的主题,无法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品牌。落英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过许多纠结,最后结合老师的建议重新梳理思绪,最后总结出了作为职业读书人,我会优先聚焦的三个书籍品类。

品类一:亲子类

这个品类我既有经验和发言权,也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动力。毕竟,就像一位培训老师说的:一个人如果各方面都很平庸,只要有一件事做好了,他的人生就可以说是成功的;反过来说,一个人即使其它方面都很优秀,只要有一件事请没做好,就足以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是的,他说的就是教育。所以毫无疑问亲子类是优先级最高的书籍品类。

亲子类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父母成长和亲子共读。

父母成长主要是教人如何做好父母的育儿、教育类书籍,亲子共读主要是适合孩子看的绘本和其他儿童读物,后者个人认为更适合做书评、书单。这次限于时间精力,后面的书单里主要列的是父母成长类,但是亲子共读类实际上是每天都在读的。

个人优势:

家有一对5岁的双胞胎,育儿过程中遇到过诸多问题,也关注过、看过不少亲子类书籍,几年里不断地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双胞胎家庭比二孩家庭状况更多更复杂,因为先天体质不如单胎,因为不得不请老人在白天帮忙照料,也因为有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几年里遇到的健康问题、隔代教育问题、家庭沟通问题、以及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阶段性问题数不胜数,读了一本难念的经,也积累了丰富的育儿经验。不过总体上所有问题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我最骄傲的是,五年里我坚持亲子阅读,孩子不会说话时就培养出了很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和我一起读了大量的绘本。

推荐书籍如下: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的育儿手记,是一本还未出版就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图书,豆瓣评分8.3。作者本人的女儿品学兼优:北京市级三好学生,16岁参加高考,超过清华录取线22分,性格独立自主、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读这本书时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它最为有益的地方,在于不仅给予家长耳目一新、切实可行的育儿原则,还有大量作者养育女儿时的具体做法,实用性非常强,加上语言通俗易懂,国内作者鱼儿环境又与大家类似,因此她的许多做法很容易就能直接套用。

2、《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

    蒙台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的著作,豆瓣评分8.2。作者是蒙氏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书中收录了20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真实案例,几乎涵盖了儿童0~10岁成长中可能经历的所有“敏感期”,为父母在这些特殊阶段,确切地理解孩子、适当地引导孩子提供了详尽范例。许多观点都颠覆了传统,避免人们用习以为常的方式,限制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3、《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文/图:[日]佐野洋子

这本书像一个爱的寓言,原本是读给孩子听,结果却感动了自己。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笔下的猫高傲而冷漠,他死而复生100万次,经历过各种猫生,被不同的主人宠爱,却始终只爱它自己。在第100万次猫生,他变成自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漂亮的白猫,并且生了几只小猫。他那么爱白猫和小猫们,超过了爱自己。白猫死后他也死了,这一次再也没有活过来。故事里的白猫就像一个终于遇到真爱的人那样,卸下铠甲,打开心扉,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4、《妈妈的红沙发》 文/图:[美]薇拉-威廉斯

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家庭面对生活的变故,乐观坚强地重建家园的故事。没有天马行空的瑰丽想像,却温暖、平和、娓娓道来,充满了正能量。故事里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的财产,亲朋好友们纷纷伸出援手,东拼西凑地帮我们安置生活所需。妈妈和外婆也没有悲伤抱怨,而是从头开始,每天努力工作,把所有赚来、省来的钱存在大瓶子里。后来大瓶子终于装满了,妈妈带着我们,用大瓶子里的钱买了红沙发,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舒适。

品类二:管理类

根据个人工作经历,可以较多关注项目管理方面。

个人优势:

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有七年是在做项目管理。考取过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MP项目管理资格证书,三年期满后成功续证。多次参加研发项目管理、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项目管理、项目经理的软技能等专业培训,做过项目经理,也做过PMO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多次组织和主讲项目管理主题公司内训,有较多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实战经验。

推荐书籍如下:

1、《项目管理融会贯通》 作者:房西苑 周蓉翌

这本书基于最权威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而成,它包含了体系内的绝大部分知识,却又远比官方的版本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我最初学习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时,官方教材看得一头雾水,然而这本书却能一气呵成地读完,而且神奇的是,之后再看枯燥的教材,竟然全都看懂了。在这本书里不仅能学到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还能看到一些只有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才能领悟出的“手段”:比如项目经理如何在上级领导、客户、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借力打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能改变三面夹击的被动局面,在这个责大权小的岗位上顺畅推进工作。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 作者:(美)项目管理协会

每个项目管理从业者都应该学习的经典。它是目前全球传播最广、国际认可度最高的项目管理权威著作,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MP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就是以这本书为唯一指定考试用书。书中系统介绍了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的相关知识,对项目管理47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工具方法都有详尽阐述。它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套行业内通用的概念和定义,使所有的从业者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同样的语言去交流。有了这本书的学习基础,无论你是甲方还是乙方,跟人做项目沟通时,都能让对方感到:项目管理你是专业的。

品类三:理财类

个人优势:

8年前也就是2010年有了理财意识,同年开始尝试基金定投,并于2015年牛市中收获;从2016年起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投资理财,关注了几个优质公众号,看过一些书籍,听过两个网络课程。因为学习理财,我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规划都发生了变化:目标感增强,焦虑感降低,甚至还影响到了我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因此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出于兴趣并作为未来的一个学习目标,还是把理财类列为了第三个重点品类。

推荐书籍如下:

1、《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博多·舍费尔

理财小白的入门之选,财商启蒙的优秀读物,豆瓣评分8.0。许多人就是看了这本书后茅塞顿开,做出了人生第一次理性的财务规划。这本书介绍了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四大致富支柱,指导读者转变理财观念,运用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既能确保财务安全,又能奔向财务自由的目标。

2、《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作者:银行螺丝钉

股神巴菲特从不推荐他近期投资的股票,但却多次在公开场合推荐指数基金,他说“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如果你想像我一样,从零开始学习指数基金,那么这本豆瓣评分8.3的《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是首选。作者的叙述逻辑性极强,内容由浅入深,讲解了常见的指数基金品种,如何挑选、买卖指数基金,并且手把手教读者构建自己的定投计划,做好家庭资产配置。书的最后一章不忘贴心地帮助读者做好长期投资的心理建设,克服大多数人最难跨越的心理关。理财小白读完这本书后,完全可以通过指数基金定投,跑赢通货膨胀、战胜70%的投资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