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玉秀:旁边

 海瓜子图书馆 2021-01-12

┃旁边┃

      文/宋玉秀

  

       他是位年富力强的一把手,我们姑且称他为A君吧。A君刚来这个二百多人的新单位,此时他正坐在主席台上做就职报告。他向台下一望,吃了一惊。他发现台下的人都戴着同一型号的面具,他看不见他们的脸。
  第二天,A君发现单位所有的女职工都穿着紫色的裙子。因为她们的面具一样,A君只能根据她们裙子的长短和她们个头的高矮来区分甲乙。
  每天,A君一走进单位,总有不同的声音向他问好。有的声音软糯可人,有的生硬敷衍,有的干脆俩字“来了!”或一个字“早!”但声音混杂,不好区分。A君不得不又想其它方法。识人实在是一门学问。
  当然,区分男下属又得另当别论了。男下属大多穿西装打领带,穿黑色或棕色皮鞋,他们除了高矮胖瘦不同外,走路姿势也各异。有时,A君站在办公室的窗子边,观察每个人的走路姿势并记在心里。他看到:有人摇头晃脑,自我感觉良好,有人低垂着头,步履匆匆,有人蹑手蹑脚,似片树叶。
  最近,A君又发现了另一种方法——气味识别法!对,依气味识别屡试不爽。有人爱吸烟,远远的就有一股呛人的味道传来,有人不讲卫生,从A君身边经过时,有一种酸腐味直冲鼻孔。有人爱喝酒,有男下属竟爱用香水,当然爱用香水的人是极少数,但谁规定香水是女人的专利了?
  气味相同的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譬如:爱吸烟的人有自己的烟圈,爱八卦的有八卦圈,爱美食的属于美食圈等。单位的圈子有十几个,基本各自为政,没有交集。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核心人物,烟圈的核心人物是个大个子,秃头,微胖。因为戴着面具,年龄不好判断。但他在烟圈说一不二,烟民都听他的,他想给烟圈之外的同事小鞋穿,烟民们会无条件支持。烟民中有通风报信的,有出谋划策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被别人发现,尤其不能被遭算计的同事发现。烟圈的人没少干整人、损人之事,这个圈子的人虽然不多,但在单位影响很大。A君除外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面具掩盖了一切,大家看似一团和气。
  所有人的面具都不轻易示人,除非晚上回家上床睡觉时才会摘下,有的人干脆戴着面具睡觉。
  在单位里,八卦圈的人最神通广大。新来的领导以前干什么,有何兴趣爱好,家族有什么亲戚背景,八卦人打探得一清二楚。本市官场上谁跟谁是连襟,谁跟谁是对手,他们也门清,甚至哪位领导是保护伞他们也说得有鼻子有眼。八卦圈的核心人物是瘦子,是个富二代。
  最近,大个子想整一下美食圈的头儿,但没有把柄,于是想和八卦圈联手。于是平时不大联系的两个圈子的人,在中间人的撮合下聚在了一起。聚会地在本市最高档的酒楼,有二十余人参加了聚会。起初大家你敬我让甚是融洽,酒过三巡就口无遮拦起来,继而有人喝多了,之后是大打出手。仿佛是烟圈的人先动了手,原因是八卦圈的人揭了烟圈人的短。混战持续了十几分钟,双方都有人挂彩,结局是警察和120同时到场才算了事。
  打架事件后,A君对单位有了深入了解,也认识了各个圈子的核心人物。怎么让此种事件不再发生呢?A君一动不动想了好几天,突然间灵光一闪。于是,大个子成了人事部经理,瘦子成了宣传部长,美食圈的头负责管理餐厅,其它核心人物也各有事做。十几个人相互合作,互相监督,谁也不示弱。
  两年后,A君的单位成了同行业的翘楚,外地同行争相来参观学习。记者紧跟在A君的屁股后要采访成功经验。A君说:任用好单位的十几个人就行,正如放羊,放好头羊就OK了!记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A君再次坐在了主席台上,这次是全体职工的跨年会。他习惯性地向台下望去。奇怪!大家的面具不知啥时摘掉了,他分明看到了年龄、性别各异的脸,每张脸上是满意的微笑。他竟一下呆住了。


作者简介:宋玉秀,山东高唐人,高中教师,高唐县作协副主席,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喜欢用笔记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有70余篇文章在报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