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讲平说2459期:有人一直在刻苦读书努力上进,但进步很慢怎么办?王阳明先生有个简捷方法,可以收到立...

 凯哥好心情f6v8 2021-01-1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459期#

这几天在网上跟几个研究生在探讨写论文方面的事情。我手上有选题有材料也有观点,但是时间比较紧,所以有些内容就来不及整理成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有几位在读的研究生正好需要写论文,但是他们没材料也没什么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正好互通有无,大家可以合作一下。

在探讨论文的过程中,有个同学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今天我们大家来分享一下。这个同学就说,自己学习很刻苦很努力,但是感觉进步不大。自己反思一下,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所以这件事让他很困惑,希望我能给点意见给点方法。我觉得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很刻苦很努力,但是感觉进步不大。

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想给大家推荐王阳明先生强调过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应该说是切中要害、立竿见影的。

阳明先生有个弟子名叫金克厚,他就属于那种很刻苦努力,但是进步一直不大的人。他在科举考试上的表现也不理想,好多年了,连个举人也没有考上。所以他向阳明先生请教,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迅速突破眼前的一种状况,能让自己快速进步?阳明先生后来就安排他做了一件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跟读书、做学问关系并不大。

在嘉靖元年的二月,阳明先生的父亲去世了,要举行一个比较隆重的葬礼。葬礼上人来人往,有各路宾朋。要把这些客人招待好,首先就是要把饮食安排好,因此后厨的工作十分繁重。阳明先生就特意安排金克厚去管理后厨的事务。金克厚安排人员、调动物资、管理流程,在工作岗位上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把整个后厨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

大家看到了,实际上阳明先生就在引导他去做一个功夫,这个功夫就是“事上磨练”的功夫。正所谓“读书三年不如实干一次”,看上三十万字的《游泳技法大全》不如到水里边扑腾一下。阳明发现金克厚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一直困在书斋里边,书本上来书本上去,他最缺乏的是在实践中的磨练。所以阳明先生就对症下药,特意安排他来做非常繁重、非常琐碎的后厨工作。

通过这件事的锻炼,金克厚取得了快速的成长。一年以后他就考中了举人,随后又过了一年,他就考中了进士。在金榜题名之后,金克厚本人有一番感慨。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从管后厨这件事上,我本人得到了磨练,收获非常大,进步非常快。我把管后厨的这些经验用到了科举考试上,所以就很快取得了成功。先生给我的这番教育确实是真正的教育。”

我觉得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存在着和金克厚类似的问题。书确实读了很多,道理确实学了很多,但缺乏实战的锻炼,缺乏实践的磨练,这种情况下就属于“有知而没有行”。学到的东西只能是静态的死的知识,还不能转化为动态的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刻苦努力其实是片面的,其实是不完整的、有漏洞的。那么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就是多动手、多实践、在事上修、事上练。

阳明先生在《传习录》当中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透彻,分享给大家。原文是这样的,“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止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工夫,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大家看到,阳明先生在这里说得很清楚,真正的做功夫不是整天坐在书斋里边对着书本发呆,这种只有静没有动的方法是不行的。真正的做功夫就一定要动起来,一方面去锻炼自我管理的本事,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道理放到实战中去印证。这样就可以达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目的。

如果没有“事上修、事上练”的功夫,那些平时对着书本所做的静时功夫,看起来是静修、静坐、静观,实际上只是放纵和沉迷而已。我们把阳明先生的观点做一下浓缩就是八个字“动静结合,事上磨练”。我相信这一套方法对很多年轻人的进步和提升都非常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