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州杏林镇:沙圪塔村名来历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沙圪塔村名来历

作者:宋欢武 宋朝峰

俗语道:“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故乡。沙圪塔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就出生并成长在这个拥有百十户人家、500亩地的自然村。目前华州境内像这样的自然村超过900个。

沙圪塔鱼池 张文 摄

  沙圪塔村位于华州区杏林镇最西端,属梓里村管辖。西与瓜坡镇南沙村隔河相望,东北相连梁西老官台,正东直通梓里。沙圪塔历来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祖辈靠村周水稻莲藕,村南良田种植蔬菜为生。据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载:“初志,泥河治蔬菜,……如梓里,沙圪塔之莲藕。” 可见沙圪塔水田之有名。沙圪塔目前有400余口人,人均耕地1亩多,主要种植地膜土豆、玉米和时令蔬菜。

村名来历的传说

明嘉靖年间(1556年),以华州为中心的陕西东部发生8级大地震,华州南部山洪凶猛,州城西南部的西溪一带一片汪洋。经洪水冲击洗刷后,在今杏林镇老观台西南堆积成一个凸起的沙土高台,远看就像一疙瘩沙土,因形似鸡心,又称“鸡心滩”。

村民在讨论村名来历 宋朝峰 摄

  大地震发生后,,被地震摧残的华州境内,人口所剩无几,明朝廷从山西大槐树向华州及周边灾区迁移人口。和其他不愿离开家乡的人一样,宋氏三兄弟经由山西大槐树被捆绑至华州,在西溪河畔“鸡心滩”上搭建草房定居繁衍。当时并无村名,附近村庄居民若提到宋氏居住的地方,便顺口以“沙疙瘩”相称,于是,“沙疙瘩”这个极具乡土气息的村名从此流传下来。后人在地名的书写中改写成“沙圪塔”,并运用至今。

后来,宋氏三兄弟不知何因分家,老大在此留居,老二迁至城南村,老三迁至马堡子(有一说是铁炉巷)。至今,城南村和马堡子仍有很多宋姓,尤其是城南村,村中仍保留有明清古瞭望楼,人称宋家古楼。

村史浅考

明《华州志》载:“东为西溪水…今止于一溪之细流…北二里许,称杜基…游春亭旧基也。”明朝时的杜基在今杏林镇老官台村,按明《华州志》“北二里许”这一方位描述向南行二里,即为今沙圪塔村紧北侧,可见沙圪塔一带应处于古华州西溪中心位置。上世纪初期,沙圪塔仅有十余户人家,居住在其时的“上堡子”,上堡子在今沙圪塔村北连霍高速南侧的白土台上。后来为便于耕种,村民陆续迁至今村庄位置。

沙圪塔清末古宅 宋朝峰 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民大会战时期,热火朝天的整修田地运动在广大农村全面展开。沙圪塔村民在村东整修田地时,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在清理墓砖过程中,其中一块刻有“明成祖某年”“沙圪塔”等字样(明成祖朱棣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在位22年,后人称其为永乐皇帝)。此块墓砖因年代久远,今已不知所踪。这是村民记忆中有关沙圪塔最早的村名记载实物。

查阅史料后发现,村民相传的村名来历与史书记载有时间上的矛盾。1990版《华县志》记载,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华县境内发生地震造成山崩,但无大量伤亡记录。而山西大槐树移民,始于洪武初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近五十年间,朝廷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在迁往陕西的移民中,均无华州这一地名出现。再者,明朝华县大地震发生在1556年1月23日,从时间上来看晚于山西大槐树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在网上有一份记载中,曾有华阴地名出现。

沙圪塔村远景 宋朝峰 摄

沙圪塔先民何时在此定居?我们只能推测,要比周边几个村子明显晚些。南沙村商代就有人定居,老官台、梓里、故县等村至少在秦、汉时就成村。沙圪塔村、武家堡村、梁老堡、梁西村成村略晚于它们。沙圪塔明朝成村可能性最大,梁老堡、武家堡也采用了这个成村时段。  

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