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特殊而珍贵的照片——缅怀渭华起义英烈华州露泽院人温济厚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作者:华州区委党校:王万娜   张  莉 

渭华起义资料卷宗中,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正中央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木然地端坐在一把带有靠背的木椅上,四肢僵硬、双眼紧闭。左边一位少妇怀抱幼子,满面愁容,凄苦的依偎在汉子的身旁。他们的身后 站着一位青年男子,他压低头上戴着的 草帽,掩饰着内心的悲愤!我们不禁产生疑问,照片上的主人公到底经历了什么?

经过知情者的引荐,我们找到了这张照片的主人——贾菊草及她的儿子温强民。两位老人知道我们要过来,已提前准备好资料,打开大门,等待我们的到来。贾菊草老人已经97岁高龄,头发花白,饱经风霜的脸庞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但她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眼睛充满光芒。老人年轻时,曾当选为华县人民代表,1983年又被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被收入赤水名人录。贾菊草的儿子温强民也已73岁,因受疾病的困扰,讲话时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看到我们的到来,两位老人非常高兴,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照片和资料。

“我公公是被坏人出卖害死的。”这是贾菊草老人见到我们时说的第一句话。在温强民老人进一步讲述中,这张照片的真相逐渐清晰。照片上端坐的汉子是温济厚,左边依偎着的是温济厚的妻子温曹氏,怀中抱着的孩子是他们的儿子温念赤,后面站着的男子名叫温志德(又名见娃子)。贾菊草老人正是温济厚的儿媳妇,温强民是温济厚的孙儿。

温济厚是华州街道办露泽院人,1903年出生,1926年冬,23岁的济厚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华县开展农民运动,在七里寺小学(现柳溪小学)担任校长,积极带领师生和附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他的口才好,经常前往赤水街道,向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温济厚上小学时的校长、共产党员史笔直,因对军阀刘镇华部蹂躏百姓,乱捕本校师生的暴行十分愤慨,便上书刘镇华,要求整饬军纪,反被刘部以莫须有之罪逮捕惨杀,弃尸于市。济厚满怀悲愤,带领学生为老校长扫墓,向学生介绍老校长的事迹,勉励学生以老校长为榜样,投身农运,参加反军阀斗争。不久,他经史卓生等人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月,济厚协助共产党员杜松寿等人筹备华县国民大会,于3月18日成立了华县农民协会委员会,被推选为委员会委员。他和史卓生等人组织成立七里寺区农民协会,率领郑村、七里寺等地百余农民冲进赤水镇,捕获并痛打了鱼肉百姓的粮秣代办处处长杨宝和,清查了杨历年贪污的赃款。此时,华县反动当局怂恿差役继续下乡勒索、敲诈农民。济厚等人联名要求县长叶振本迅速查处,叶振本置之不理。济厚便率领群众闯进县署,质问县长叶振本。叶振本怯于民众压力,表面答应严惩恶差,向农民协会道歉,实际上又为恶差开脱罪责,污蔑农民协会和由进步人士及共产党员掌握的国民党华县党部。由于激起众怒,叶振本担任华县县长仅43天,便被民众轰走。

华县农民协会成立后,济厚与杜松寿、史卓生、霍世杰等分赴区、村,解散恶绅包办的村农民协会,惩处破坏农协的恶绅,推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健康发展。当时,华县农民协会发出通告,严禁赌博抽大烟,但是温家巷劣绅史老二无视通告,继续在县城西关开设大烟铺。济厚的妻子温曹氏听到村人议论,立即向济厚透露了消息。济厚随即率领全校师生冲进史老二的烟铺,摔了烟灯,砸了铺子。

5月下旬,被华县民众赶走的前任县长叶振本,再次来华县出任县长。济厚十分震怒,连夜与县城内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奔赴各地,动员民众驱逐反动县长叶振本。第二天,五六千民众赶到县城,召开大会,清算斗争叶振本,将叶振本再次赶出华县。在发动农运的同时,他还大力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了中共七里寺支部,并担任书记。

宣化事件爆发后,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严令查封渭华两地的学校,四处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渭华地区。在此情况下,渭华地区的党组织领导渭华人民与反对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28年初,中共华县县委指示城关区委组织武装,处死了华县反共急先锋、国民党县党部主任委员李纪实,敌人惊慌万状,派出密探四处活动,搜集中共华县地方党组织的情报。七里寺一带的恶绅史丙曜、王惠等纠集反动分子,造谣诽谤,多次向国民党县政府状告温济厚等人。5月5日晚,温济厚在七里寺小学紧急召开党支部会议。在会上,他讲到:“我们的身份已经暴露,敌人正到处搜捕我们,此地不能久留,我们应立即转移陕北。”会上还对转移后学校的工作进行了交接、部署。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但由于叛徒告密,一群军警突然扑进学校,堵住大门。他与肖成栋、史卓生拔出手枪,英勇抵抗,子弹打光后,三人不幸被捕,关押在华县看守所。

在看守所,济厚深深自责着。他难过地对史卓生说:“我太大意了,给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后悔莫及!”卓生和成栋低声劝慰他不必难过,准备应付敌人。济厚坚决地说:“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又是学校校长,敌人不会给我个活身子,一切由我一人来承担,你们贵贱不能暴露身份,得活着出去,出去后再跟这一伙算账!”

在看守所,县长段紫光和警察局长王硕甫亲自审问温济厚,并施以严刑,剥去他的上衣,吊起来抽打,甚至用烙铁烧及全身皮肉,济厚紧咬牙关,坚贞不屈。在没有得到任何党团机密后,敌人恼羞成怒,准备将他押送西安。党组织从内线得到情报,立即组织十余人,携带长、短枪和刀斧等,埋伏在华县通往西安的大道两侧。反动当局在得到消息后,立即改变了主意,决定就地杀害温济厚。党组织又准备劫狱营救,但是看守所位于县府和警察局之间,戒备森严,难以下手。

5月29日上午,济厚被押向刑场,他神态自若,一路高呼口号:“共产党是斩不尽杀不绝的!”“共产党万岁”!沿途群众无不挥泪。杀害温济厚的人,正是他的同乡,华县民团团长齐德茂。齐德茂被温济厚的共产党员气节所震撼,又念及同乡情谊,为给温济厚保留全尸,主动请示,枪杀温济厚。齐后来在战争中被飞机炸死在西安城南门外。

七里寺小学管理员温志德(又名见娃子)目睹了济厚被杀害的悲惨情景,赶回村子向温曹氏诉说了济厚被害的经过。济厚被惨杀的消息犹如晴天一声霹雳,听到这不幸的消息,她当即昏厥过去。在与济厚相处的几年中,夫妻俩相亲相爱,为了支持济厚闹革命,温曹氏默默地承担了伺候老人和全部家务的工作。有时丈夫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她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她深情的话,常常像一阵阵和风,吹暖了丈夫的心。济厚被捕前夕,劣绅史老二、史丙曜、王惠曾借故寻衅,她紧咬牙关,勇敢地与劣绅说理斗争。为了全力支持丈夫,她暗暗吞下苦水,勉励丈夫要警惕敌人的阴谋诡计。济厚被捕后,每次探监,她总是深情地鼓励丈夫咬紧牙关挺过去,让济厚获得了无穷的鼓舞和力量。

温曹氏苏醒后,在温志德的协助下,他们搬回丈夫的遗体,擦干亲人脸上的血渍,换上崭新的衣服。与志德一起将丈夫扶到村里的大庙前,让他端端正正的“坐”在一把木椅上,请温志德在椅后扶着,她抱起六岁的孩子,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留下了离别前的一刹那。这张照片就成为温济厚一家唯一的留念。

为了怀念朝思暮想的丈夫,为了让儿子继承父亲为之奋斗牺牲的光辉而伟大的事业,温曹氏给儿子取名为念赤。夜深人静时,她常常把丈夫平生的革命事迹讲给心爱的儿子,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往事揪着她的心肺。由于过度伤悲,同年冬天,这个农村妇女、革命者,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告别了人间。温念赤长大成人后,一直珍藏着这张珍贵的照片,每逢5月29日这一天,他总要把这张父母诀别时的照片悬挂起来,带着妻子儿女进行哀痛的悼念。

1961年,温济厚的姐夫杜承基写下了《温公暨温母生平留念》这篇悼文。

温公讳 德振性戆直 世居西露泽院 一生务农 享寿七十有一 一九五一年殁于家 温母系温公原配 娘姓郭氏 生一女 名富娃 出归杜门 儿女满堂 子一名济厚 从事革命 民国十七年渭华暴动为党壮烈牺牲 其妻当年亦亡 只留一女(碧云) 一男(念赤) 均在幼稚 温家长门只丢这一对孙孩 全赖祖母教养 温母居家孝悌仁慈 子弟亲邻 各自尊重家庭 胜时管家庭内务 全家和睦 相邻称赞 因子媳双亡 心中十分难受 忧郁成疾 转念留有孙孩一对 可以绵延家嗣 转忧为喜 又把一对孙孩养育成人 公元一九五二年三月九日 旧疾突发 殁于家 享寿七十有三岁 葬于村南新茔 这是温公和温母的一生情形 把前后记出永留纪念   

公元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婿杜承基写

文章清晰记录了温济厚的生前事迹:温济厚出生于露泽院,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为党壮烈牺牲,妻子温曹氏亦在当年去世,只留下了一儿温念赤,一女温碧云。

据贾菊草老人回忆:当时,刘志丹同志正在领导渭华起义,与温济厚在革命活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济厚被捕后,刘志丹心急如焚,赶紧带人营救,但还是晚来了一步,济厚已被敌人残忍杀害。济厚的牺牲,对温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家中还有年迈的祖父母、一双幼稚的儿女,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刘志丹一直牵挂着温家人,经常乔装打扮,戴着草帽、留着八字胡,来到温家,留下一些钱财,并嘱咐济厚的妻子温曹氏,照顾好两个孩子,坚强的活下去。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正式追认温济厚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由毛主席亲笔签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查温济厚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功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发给其家属恤金外,并发给此证以资纪念。 

主席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这张纪念证由温济厚的革命战友史卓生从北京带回,温强民和他的父亲温念赤从史卓生的手上接过这一沉甸甸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时光流转,温强民的父亲温念赤早已过世,这张特殊而珍贵的照片、纪念证就由温强民继续接管珍藏。温强民老人身患重病,还肩负着照顾老母亲的责任,但他谨遵父辈的教诲,积极乐观,自立自强。“我的日子还过得去,能不给组织添麻烦就不添。”他还笑着说:“我的母亲今年已经97岁,我还要照顾她到100多岁。”

如今这张阴阳两隔的照片已经泛黄,但温济厚的革命故事永不褪色,烈士的牺牲精神也将彪炳史册、代代相传。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