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昔华州 图说变迁:(一)华州乡村三十年婚礼变迁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秋风送爽,盛世临门。在神州大地喜迎共和国70华诞之际,我们特意为华州的父老乡亲送上一份特殊礼物——“今昔华州 图说变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摄影展。祖国在发展,华州在前进。37万勤劳智慧的华州人在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华州。摄影人用镜头聚焦华州风土人情,记录华州人文历史,展示华州精神风貌,彰显华州发展成果,用图像见证了70年沧桑巨变。城市的灯火交错,劳动者的挥汗如雨,新农村的幸福笑脸;传统皮影艺人的坚守,华州面花的艺术魅力,新婚旧俗的对比变化;少华山红枫绿叶层林尽染,金堆城山水如画美不胜收;红色高塘,渭华起义纪念塔雄风凛然。一幅幅纪实影像,无不彰显着华州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与发展变化。

在本次展览中,摄影师张韬以自己几十年拍摄的图像串起了时代碎片,用对比手法证明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获得了观众好评。让老年人记住乡愁,不忘初心;让年轻的一代了解过去,珍惜今天,面向未来。

通过这次摄影展,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乡村婚礼变迁
图文作者 张韬

华州婚礼与我国其他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整个婚礼中礼馍是最重要的礼物,贯穿整个礼仪过程,不同辈分的亲戚都要蒸制不同样式的礼馍相送。抬食饹、过天桥、挂老虎、抱柽子,称钩搭放炮,舅家的高馍盘、姑姨家的大谷卷……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作品色彩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从单色到多彩的时代变迁。婚礼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寓意象征;与连接血缘亲情关系的人文精神却始终未变,受到了全国民俗民艺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诸多国家级刊物用中外多种语言向世界介绍了华州婚礼文化。

上图:喜临门 (1990年元月莲花寺袁寨村一家婚礼现场)
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初的80年代,最大的社会进步是解放了生产力,解决了温饱,传统文化起死回生。就婚礼而言,回复了古老的传统形式,大部分人家在婚礼上首先要捏面花祭祖,亲戚之间要送礼馍,推着自行车聚亲,新媳妇进门得挂老虎……以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与驱邪纳福的传统礼俗。

上图:挂老虎  (1986年华州露泽院村)

上图:当时最牛花轿 (1989年华县瓜坡镇沟岭村)

上图:婚礼上的拜祖活动 (1987年华州露泽院村)

上图:嫁日 (1989年华州井沟村)
 

   上图:装礼品的竹笼与各种礼品 (1990年华州东阳乡胡磊村)
上世纪90年代:
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因婚礼中注入了古华州优秀的民俗文化内涵,传递着人们在艰苦岁月中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因此,在全国乡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上图:90年代初的迎亲队伍(华县莲花寺袁寨村)

上图:村口迎亲(华县莲花寺袁寨村)

上图:抬食箩(华县莲花寺袁寨村)

上图:过天桥(华县莲花寺袁寨村)

上图:抱柽子(华县莲花寺袁寨村)

上图:挂老虎(华县莲花寺袁寨村)
2000年之后: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华州和全国一样,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年轻一代的冷遇,逐渐地走向衰亡。婚礼中出现了不伦不类,中西方结合的形式。面临传统文化危机,国务院强力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得到抢救性保护,然而,在乡村婚礼文化中“保护”却显得苍白无力!

上图:穿西方婚纱礼服,行地方传统婚礼 (2013年东关)

上图:父母陪儿子在大门口接喜迎新娘 (2013年华州东关)

上图:立虎压邪入洞房

上图:喜盈门

上图:乡村婚宴越来越上档次,可与大酒店媲美。(2011年新庄乡) 

上图:迎亲的婚车越来越好 (2011年毕家乡)

《乡村婚礼变迁》中作品色彩的变化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从单色到多彩的时代变迁。从照片中的故事和时空维度,我们或身临其境,或穿越时空。
向前,任重道远;回望,总是不经意间。
愿华州婚礼永不退色!
祝愿华州区父老乡亲安康幸福,再创辉煌!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