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九九六年,华县咸中初六六一班聚会!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组 织 同 学 聚 会
作者 杨国超

  我们是华县咸林中学初中六六级一班的学生。从一九六三年九月进入咸中学习,整整三年,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当我们毕业,准备升学考试时,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在校参加文革运动两年,到一九六八年五月四日华县武斗后,在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生活,为前途大家各奔东西。再也没有机会相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一九九五年初,一种强列的责任感使我萌生了老同学再聚首的想法。我把这种想法和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大家一致同意,双手赞同。初步决定:在一九九六年,我们初中毕业三十周年时,重聚首。

  有了共同的想法后,我们说干就干。首先成立了同学联谊会筹备小组,由庄裕民、罗新民、王祥凤、李琦、杨满年、李永成等同学组成。第一步,先搜寻同学们的有关信息。毕竟毕业近三十年了,这些同学现在那里?生活的怎样?都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华县境内的同学,情况还好调查,尤其是一些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和工作的同学的有关信息就比较难找。我们通过各种关系了解打听,首先搞清这些在外地同学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及联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搞清了在外省工作的毛宏智、胡兴旺、温爱芹的情况。以及在本省境内工作和生活的其他十三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我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和他们每个人都取得了联系。有些是通过长途电话,更多地是通过信件进行沟道。他们一致赞同这次聚会,为我搞好这次聚会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本县内各个同学的情况,我们分别通过走访、了解、掌握了这些同学的基本信息。为编写同学通讯录打好了基础。唯独我班同学杨新民的信息没有采集到。我只知他是城镇户口,老家在蒲城。文化革命武斗后,曾被造反派组织抓去遭毒打。后边再没有了消息。我想他应按知青上山下乡,后是否招工?我曾通过蒲城县人事局查过挡案,但最终没有采到他的信息。编印通讯录的工作,交由在渭南地区行署工作的李琦同学完成。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聚会的条件基本成熟。我们和咸中初六六一班班主任邢锁老师取得了联系,决定聚会时请当时咸中健在的闫世道老师、贾文举老师光临。时间定在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地点在华县教师进修学校。经费开支是:凡有正式工作的同学每人壹佰元,其他同学免费。经费开支由具有会计职称的王祥凤同学负责。聚会通知提前正式发出。

聚  会  过 程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同学们自发地来到进修学校,布置会场,打扫卫生、书写标语、一切准备工作安排就绪。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向教师进修学校涌来。学校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见面后呼喊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有的相拥而泣、有的见了老师,敬礼的、鞠躬的。还有的来了后,不认得,互相询问:这是谁?当问了姓名,才知道。多年不见,确实不敢认了。当时的那个场面,让人激动、让人落泪、让人回味无穷。

 到了的同学坐在布置一新的教室中,吃着水果、嗑着瓜子、喝着茶、抽着烟、叙着旧、畅谈着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到了九时整,聚会正式开始,由陕化厂工会主席三十年变化不大的庄裕民同学主持。
第一项:呜炮开会。刹时,鞭炮声、欢呼声、掌声响起。
第二项:由我向大家介绍了这次聚会的筹备过程及班级中同学们的基本情况。
全班共六十三人,其中男同学四十人,女同学二十三人。除在外地工作的十五人外,县内陕化厂三人:庄裕民、王相生、许淑侠。教育系统七人:郭琥珀、宋敏肖、温菊草、黄桂荣、秦宝英、张汉有、马都喜。行政单位四人:张云肖、杨国超、王祥凤、李永成。卫生系统二人:秦桂珍、赵续纲。商业三人:张百顺、李三锁、雷秋芬。出口厂一人,罗新民。税务一人,陈英珍。办企业的六人:赵水录、王自强、常治民、南会兰、任成全、吝周娃。商业户四人:王巧莲、何秀玲、薛松年、郭新民。运输户三人:杨满年、种战虎、张均谦。蔬菜专业户九人:卢天福、张运春、刘金文、邢治伟、刘润虎、陈兴江、魏望杰、安放民、王争战。果树专业户贾吉宏,一年收入两三万。总至,我们同学在各条战线为祖国、为社会都做着积极的贡献,而且都做出了优异成绩。

第三项:由班长张云肖发表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就这次聚会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她当年任华县副县长。
第四项:由同学代表、当年班中有文豪之称的杨满年发言:向大家介绍了两个子女同年考上大学的经验。
第五项:每个同学依次介绍自己三十年来的经历情况。有专业录相师为每个同学录相。
第六项:班主任邢老师做总结发言。
后聚会休会为每位同学发放通讯录和南会兰同学给大家带的礼品,地毯厂产品袜子。
  十一时,聚会师生合影留念。男生、女生分别合影留念。


  中午十二时,在县招待所举行酒会。师生欢聚一堂,互相敬酒问候,热闹非凡。
  下午自由活动,小组聚会,照像留念。
  晚上,班长云肖联系新华饭店舞厅举行了同学联谊舞会。
  本次聚会共来了四十八位同学。外省的同学回不来,在浙江杭州工作的胡兴旺同学寄来了活动经费,并来信预祝聚会园满成功。聚会后,我给他寄去了通讯录,本次聚会的录相带。让他观看聚会的全过程,和大家共享欢乐。
 通过这次聚会,增加了同学情谊,加深了感情,有了通讯录加强了联系。同学间谁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同学们更加团结,从此后,小聚会不断。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关系更上一层楼。
  像罗新民夫妇俩在出口厂上班,工厂效益不好下岗,而女儿正在上大学,经济上出现困难,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渡过难关。赵水录同学突患脑梗,在西安医院昏迷二十多天。抢救过来出院后,我们同学多次去探望,关心其康复情况。并给予精神鼓励和支持。现本人恢复不错,可以拄拐杖走路,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长进。常智民同学患肺癌,在西安做了手术,化疗未作完就出了院。尽管合作医疗可报销大部分药费,但毕竟农民靠种田生活,经济上还是有困难。我和他同村,一方面常回家陪他聊天,缓解思想压力,在渭南药店帮他买药。另一方面,我和班长张云肖商量,通过民政局,为他在经济上争取资金三千元,尽力给予帮助。
 二零一六年是我们毕业五十周年。在二零一六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借许多外地同学回来祭祖的机会,我们又组织了一次聚会。就近来了二十多人,在华县大老碗饭店摆了两桌,和班主任邢老师欢聚一堂,后合影留念并在太平湖公园游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咸中初六六级一班同学建立了微信群。群主是王祥凤,虽然大家身处各地,天南海北,但每天都在群中见面,互通信息、互致问候、十分热闹。为大家晚年幸福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