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首古郑,寄语华州!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因古华州境内的华山而得名。华州雄踞八百里秦川之东部,南有秦岭横卧,北临渭水如带。这里是古郑的发祥地,向为文明富庶的礼仪之邦。“少华(华州之代表山脉)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

华州新秦路 李勇摄

华州,方圆1127平方公里,四季分明。有浩瀚的森林,婆娑的青竹,清香四溢的荷塘,波光粼粼的鱼池及菜园、瓜园、果园……,似片片翡翠,点缀着秀丽的山川。

华州瓜坡塬 李勇摄

华州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生息。在老官台、元君庙、泉护村等地发现了大量古文化遗址,是我国早期文明史的见证。西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宣王之庶弟姬友(郑桓公)受封于此,建立郑国。春秋时,秦国设置郑县。南北朝时西魏设置华州。中华民国建立后的第二年(1913),命名为华县。2015年设为渭南市华州区。

华州公园西门华彩 李勇摄

这里是周、秦、汉、唐的京畿之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秦国与晋、魏相互冲杀的刀光剑影;秦国伟大改革家商鞅惨遭杀害的斑斑血痕;东晋十六国时,不同民族的军队如潮水般涨落进退的金戈铁马;唐末昭宗皇帝被藩镇劫持至华州的无可奈何的忧叹;
华州捷云楼 宋朝峰摄
五代时,封建武装集团之间无情厮杀的腥风血雨,金、宋两朝反复争夺的冲锋呐喊;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仓皇逃遁的辚辚车队……。而人民为了生存,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抗斗争的怒潮:西汉末年,赤眉农民起义军在此建国号、立皇帝,挥戈西向,直取长安;唐代黄巢农民起义军坚守华州,与官军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浴血奋战;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狂飙,使地主豪绅的威风为之大扫;清末陕甘回民大起义的烽火,首先在这里点燃;1921年,西北共产主义的启蒙与先驱者魏野畴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入这里。1928年渭华起义的熊熊烈火,如同黎明前的一道闪电,使人民看到了解放的曙光。1949年5月23日迎来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一天。

渭华起义纪念碑 曹建刚
华州这块千古毓灵之地,孕育出勤劳、朴实、智慧的人民。他们奋力抗争,勇往直前,这里的历史和社会在他们主宰和奋击下前进了!那凝聚的几千年相延不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他们血与汗的结晶。华州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贤能代有人出。古代有唐朝军事活动家郭子仪、北宋文学家李廌、明朝文人王维祯;现代有著名教育家杨松轩,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烈土薛自爽、吉国桢,杰出的科学家杨钟健、杨述祖。他们不但为这块土地增添了光彩,而且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华州公园郭子仪雕像 曹建刚摄

华州人民在几千年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创造出今天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充满活力的现实。可是,成就与不足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的任务仍很艰巨。华州人民正在建设着更加文明、富庶、繁荣的新华州。
原文来源:《华县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