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72篇  辽国的金属矿藏

 寂寞红山 2021-01-12
第1072篇 <wbr> <wbr>辽国的金属矿藏X

辽地的金属矿藏十分丰富,其中以铁矿藏量和产量为最多,金、银、铜等有色金属次之。
辽地的铁矿资源主要集中于东京道南部、南京道北部和中京道地区,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在东京道的南部,即有多处铁矿开采点分布。“铁利州”铁矿即其一也。《辽史·食货志》云:“神册初,平渤海,得广州,本渤海铁利府,改曰铁利州,地亦多铁。”又据《辽史·地理志》,知铁利州近古襄平(今辽宁辽阳),所以,辽铁利州铁矿应在今辽南辽阳附近。又如“铁州”铁矿。《新唐书·渤海传》以渤海国“位城之铁”而闻名于世。至辽代,位城即为铁州之属县。《辽史·地理志》云:“铁州,建武军…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渤海置州,故县四…“在京西南六十里,统县一,汤池县。”“京”指东京辽阳府。可知铁州铁矿应在今辽南海城汤岗子一带。又如“东平县”铁矿。《辽史·食货志》云:“本汉襄平县故地,产铁矿,置采炼者三百户,随赋供纳。”可知东平县铁矿亦在今辽阳市附近。再如“曷术部”三处铁矿点。“曷术,国语铁也。部置三冶,曰柳湿河,曰三黜古斯,曰手山。”这三处铁矿点,其中柳湿河应在今辽宁绥中附近;手山亦名首山,即今辽宁鞍山附近的首山,在这里,考古工作者曾发现了古人采矿的矿坑遗迹。
分布在南京道北部 至中京道境内的铁矿点也很多。如“炭山”铁矿。《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即云:“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炭山在辽西京道与中京道交界处,即今河北沽源附近。沿大凌河、滦河流域,分布于长城外辽中京道区域内的还有“霸州”铁矿,矿点在州西九十里蓼子峪;“利州”铁矿,矿点在州东南二百八十里牛口峪(今河北青龙附近);“赢州”铁矿,有两处矿点,一处在州西北二百三十里之寺子峪(又名“滦阳冶”,大致在今河北宽城境内),另一处在州东北之松棚峪(今河北遵化洪山口)。此外,在这一地区还有”打造部落馆”铁矿点和“铁浆馆”铁矿点。
辽的金、银矿藏开采点分布比较零散。如“阴山”金矿。阴山金矿约发现于辽圣宗太平年间(1021—1031)。据《辽史·圣宗纪》载:太平七年(1027),设在西京道的西南路招讨司奏报:“阴山中产金银,请置冶。”于是,辽政府专门在此地设置管理采矿炼金的机构——山金司。《辽史·国语解》:“山金司,以阴山产金,置冶采炼,放以名司。”又如“辽河源”金银矿。辽统治者极为重视金银矿的勘察和建坑冶生产。就在建立山金司不久,圣宗皇帝复遣使循辽河源求产金银之矿。很快,勘矿人员便“于潢河北阴山及辽河之源各得金、银矿,兴冶采炼。自此以讫天柞,国家皆赖其利”。又“泽州陷河”银矿。《辽史·地理志):“泽州,广济军…本汉土垠县地。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采炼陷河银冶。”据考证,辽代泽州陷河银矿在今河北平泉境内,辽时属中京道,现仍存在被当地人称为“铅洞子”的冶银遗址。又“银州”银矿。《辽史·地理志》:“银州,富国军…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隶弘义宫。”矿点在银州属县新兴县,即今辽宁铁岭附近,辽时属东京道。再如“顺州银冶山”银矿。宋人王曾使辽《行程录》中记载:顺州,“东北过白屿河,北望银冶山”。白屿河,辽时又名白絮河,即今北京密云之白河,辽时银冶山银矿在密云南约15里处,又名银冶岭。除以上几处金银矿点外,《辽史·食货志》中还记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征幽、蓟,师还,次山麓,得银、铁矿,命置冶”。这里虽未写明此有银,铁矿的“山麓”在何处,但据分析,在幽蓟之北的燕山一带可能性较大。还有,据有关出土石刻资料反映,辽还有“都峰”银矿、“大石”银矿、严州”银矿、“宝兴”银矿等。另据胡峤《陷北记)记载,在辽上京北部的室韦部,“其地多铜、铁、金、银,其人工巧,铜铁诸器皆精好”。可见,这一地区不仅盛产金银,铜铁矿藏也较丰富。室韦部位于今内蒙古东北部及黑龙江上游一带。
史料文献鲜见辽铜矿点的记载,但经考古工作者考古调查发现,辽地是有铜矿存在的。如“大明城”铜矿。考古工作者于1952年在原辽中京大明城故址发现了一处辽代铜冶遗址,说明附近有铜矿存在并开采。“平泉小寺沟”铜矿,是考古工作者在辽陷河银矿山北壁发现的一处铜矿遗址,经考证后认为是辽代所开采。“兴隆寿王坟”铜矿,亦为考古发现的自西汉以来即开采的铜矿点,矿区面积很大,老矿坑很多,有些系为辽金时开采的矿坑。(摘自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