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老师讲《伤寒脉法四五六14-27》-整理

 小小小妙音妙音 2021-01-12

​四(14-16)

脉法十三:

弦居右关,为难治,缓临水宫,也为难治。趺阳脉大而紧,是在脾胃中土的脉象中出现弦而无胃或弦而少胃气的现象,为难治。

乙木生生不已,这是保证人正常的生长一切能量的来源。乙木只要一压着,三阳气一不降,人就会较烦躁,浮躁,各种气息不稳定,这种现象都出来了。也易疲乏,因气息不归根,就易疲乏,一归根了,左路乙木升达就有力。

长期腹泻,肾气肯定亏,脾肾阳气都亏,时间长了肾元之气消耗就快,寿命也短。

脾胃要疏泄,还是纯靠木气来疏泄。吃完饭肚子就发胀,吃的少也一样,证明不但脾虚,情绪也抑郁,从阴化了。他肯定是不吃肚子一空就好。腹胀是左路阳气升不上来,鼓胀的一个前奏。要暖水燥土疏木,还得疏肝。

脉法十四:水是藏而后升,水气如藏了不能升,就是清邪;如它既不升也不收,气收不住,就是浊气,下焦肾水泛滥,肾水一泛滥泛滥脾胃了,脾胃湿气就重了,所以这时就肿啊、滞重啊,如肾水之气还收藏得比较足,但收敛太过,中焦整个木火脾阳都升不动,就一派寒象,是杀有余而生不足。

不收是阳有余;不发是阳不足。既然不收肯定是体质有木火之气,有多余的木火之气要扰动要散。如病很缓慢,本来症状也不太重,不太危急,可治病必从其本;如病重危急,还得先伏其所主。

感受湿气不是皮毛感受湿气,先是脾胃,脾胃感受湿气不得运化,内在才有湿,不能说湿气从毛孔里进去了。主要还是第一脾胃不得运化,第二寒邪进去。

阴者藏精而起亟焉,阳者卫外而为固焉。阴气病了,不能藏精了,肯定是阳气捣的乱。阴气不足,阳陷于阴,阳气乘阴,就导致内栗,阴不能安,不能守,叫“阴气为栗”。阴气本来要安和,安藏,宁静安逸。现这气迫散掉了,所以阴气为栗。

“战栗”是木气欲达不达,振动之象。振栗,或战栗,木气不升,欲升不得升,会振;然后,在内扰动就会躁。

乙木的阳气只能到膝盖,甚至膝盖都到不了。有的病人说就脚冷,小腿冷,膝盖没事,就知道木火之力还足,虽上面热,但下面乙木被闭住了。有人膝盖都冷,大腿都没劲,这就重,就要毫不犹豫地用鹿角胶,巴戟天,温养精血,就别祛寒了。

温阳分刚柔,温阳如要破邪,要刚,姜桂附。要补虚,就要柔,补骨脂、巴戟天、杜仲,这都属左路的,都属精血滋润的。右路温阳都是金石之品,紫石英、阳起石,金石之品,硫磺,大封大固,跟附子两回事。

手少阳三焦经由手走头,其气升,这股少阳相火之力借助的本原是肾中之元阳,所以说三焦腠理,元真通汇之所。肾气表这一口本原真气的发动之象,它要不发动,一切都是零。

问:为什么说甲木当降呢?

对待小苗芽,降甲木方法不说是虎狼药,都是打压政策,小树苗能打压吗?

养一小孩,每天得要给他立规矩,收敛他,收拾他。不能把甲木乙木打成两截了,只有一个木。不光木气不能打成两截,五行之气都得混合成一个。

甲木代表木气生生不已之气,非常微弱的生气。咱们学过温胆汤,微温而升。既然要培养生气,那得需要多么温柔啊,然后是要化郁啊,我以前想不通,这对甲木直接要降,这甲木还没升就把它压下去?

甲木虽微弱,但势很强,一旦郁遏之后就化现,化现阳热之气。是势强,把小树苗稍微动一下,稍微摧折一下,它就夭折了。理解下甲木为什么要降?是因为甲木太上了。种子要发芽,种子必须种到土里才能发芽,甲木在上面,怎么发芽?

一个东西要升,必须让它处于下位才能升。小孩一定要处在家里地位最低的,生生不已才能长。

所以这就是甲木当降,必须把它压制到底下,才能升。肾水,肾水更要压制,肾水要藏到看不见为止,藏到看不见,元阳就发动了。土气安和,就一点点分别意识都没有,表现不出来,那土气就安和了,那就智慧无穷。就这一收一发。想让他降,先给他抬起来。因为人身一气是一个整体,在这一整体开合升降之中,“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人就没什么树根树梢的,就是一口气。人是无根树,整个扎根在虚空中的。

第一种卫气前通是顺向,是阳气来复;第二种是阳气来复不了,出现阴气逆上的逆象;第三种直接是阴阳俱厥。

卫气前通,卫气出于下焦,营卫之气化生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是因受到了元阳之气的鼓动,腠理通于三焦元真。

阳气前通,木气的开达之势已出来了,但这时苗芽还较微弱,该培土,该稍佐以温化就温化,或元气太微弱,就调饮食,类似于保元为主就行。中焦安和,保元汤。

“客邪内入,嚏而出之”是上焦肺气不得开降,是阴气己敛藏了,但上焦肺气由于无阳,浊气宣散不了。喷嚏是肺气一个开达布散的状态,也属中上二焦肺气带领着水道内归的一个状态。像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是因木气把金气逼住,肺气开展不了,阳气郁遏,然后一振奋,打一喷嚏,然后开了,开了后再继续郁住,然后打完喷嚏带的全都是鼻涕,甚至眼泪,这都是上焦的水液不能固护,肺气不收现象,“嚏而出之”。

客气内入,实际上就是这阴气上逆,嚏而出之。下焦阴气上乘。

第二种其实是阴气逆乱了,脏腑之气欲通,然后左路被压制了,可能是情绪上的郁结,再加天气等,导致阳气不能从左路升反而逆下、扰动。本来就病,还忧虑,劳作,导致阳气郁陷于下,阴气不得守。

阴阳气俱不足会显示脱证,这已经五液俱下,下焦不阖了。这是元气脱了,元气固摄不住了;而清便下重表的是元气还没脱,阳气下陷了。一个是陷,一个是脱,这两种程度还不一样。五液下注,下焦不阖,整个一虚散,那种病不会出现大便数难的,直接守不住了。黄元御是讲大便数难是种争劲,金水欲收,木火欲发,大便数难,想大便。

木气陷于下,只要肾气还有的话,肾气就得收它,不能老让它在下面作乱,逆乱。

脉法十五:是阳气下陷,下陷后则有阳升,阳气升达了则存,最后,阳微,阳气微弱了,陷于下了,则亡。

“口中气出,唇口干燥”,又不敢碰凉的。上焦心肺的阳气,阴气已薄弱了,收敛不住,这时给姜桂附,马上阴气也受迫,上面阴气敛不住,阳气根本升不动。要想把这阳气升动,非得把阴气全都给敛到下面。因为要升得起,还得把这股气给升上去。

“唇口干燥”,口干是上焦肺金肯定不降,有的还鼻子干燥,流鼻血,不是流很多,老是鼻子干,老抠,抠完流一点。

“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还是客气又入上,上焦无阳,像身体特别弱的人,天一凉就流点鼻涕,是阳气有点不足,上焦肺中之气敛不住,能敛住的话,水道就下来了。而有人阳气很弱,不流鼻涕,金水能敛住。有人看着挺精神,不停地过敏性鼻炎,喷嚏,是木火问题,浊阴不得潜降,是阴不足。

“脉阴阳俱紧”,由于受到客邪逆犯,这阴阳属交争状态,是俱受克制,这时别用桂枝,以甘药合之,是治内伤法。如没邪气,则缓治。首先得去邪实,再调整。治疗药味最好弱,平和些,以斡旋中土为主,上有清,下有温,都得用,且上清下温,中土必须有权,方子才有力;如病人元气微弱,用点药就行。

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时,这时阴邪上逆,三阳不敛,大发热,此为阳气脱。既然阳气要脱,用法肯定还是四逆加参,参附,或直接四逆。

恶寒必须有太阳之气不开,必须有气顶在那。恶寒其实是好象,恶寒,一身之气把那气顶在最表那,顶着,太阳气欲开不得开,你别往里头逆,别往下陷。

阳气太弱了,一受凉就腹痛,这是中阳不足。

脉法十六:感冒发烧,紧脉。就得往太阳继续开达,顶着它,得由阴出阳。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理中,一下给强行打开了,彻上彻下,力量一下给打开,那个不会烧了,由里出表。

水停有几种症,水从哪来?

能叫水停肯定是指水道,三焦水道,右路,不是左路的。左路的腿肿,是肾阳无力运化,是下焦的。他这水停,指我们内在一身,左路精血上奉,右路牵扯到脾阳运化,然后布散于周身,肺再通调水道,一身的水道下行,这是水液运行最基本的。三焦之气一旦上行会导致水停,典型的水停症。水停一般会导致呕吐,少阳、阳明是一路的,少阳一上来就逼住阳明,就胃气不降了,眩晕。“至六七日,不欲食”,阳气由于不足,郁六七天后,左路阳气不得升,右路水道潜降就无力,不顺畅了。

吐利还脉迟,考虑病人有虚脱之象。脉迟,那应是内在气血迟滞,迟滞一般是迟则为寒。隐藏单弦为饮观念,右路有停水,是甲木之气上逆,水道不行。

太阴病吐利,分从阳化和从阴化。从阳化,浮而无力,从阴化,沉而无力。本部脉象如现,必是缓而无力,缓是湿土象,太阴湿土就盘那,是缓不是急,并不是土湿土多,而是土不足,所以脉急,所以在这胃气不是欲降不得降,胃气欲降不得降,他胃气会有余些,因为他是停滞在此。心情内向,受过抑郁什么的人,一感冒就必吐,吐个不休,直到吐到什么都没了。

问:早上起来口特别苦?

早起是木气最旺时,木气最旺时,你想,乙木升不动,证明平常水寒土湿木郁,一看脸色,但是,心劲还较急些,早起时,木气升达不畅,这时就把肺气受制约了,上乘,这时口干口苦,口干是肺气盛,肺气一下降不下来了;肺为燥气,他要降就润了,他不降就燥;所以早起觉得口干,甚至口渴,很渴,胃里不需水,但嘴里需要。口苦是木火之象。光早上出现的话,证明体质弱些,需吃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党参加附子,还有培土生金,把肺气要敛降敛降。

问:晚上打坐容易头重脚轻,烦躁,腿发软?

打坐是金水收敛状态,头重脚轻且还腿软,就证明这个人,头重还心烦,心烦是胆胃不降出现的,他金水收敛,就易胆胃不降,说明平时这人金水收敛的力量就不足。腿软,不是单纯没力气,还软,证明打坐后木气欲升升不起来,而且下迫……

打坐是平常很高兴,很放松。打坐,憋了很长时间,肝木都抑制住,然后瘀滞住了。打坐应是放松舒展,最好打坐前多活动活动。然后数息,数息时尽量要轻柔,不要把意念注重在头上。可能是把意念注重在头上,然后肝气不畅,所以气机就往上走,然后这时就头重脚轻了。注意力还要集中,都在脑子这儿,一般做完头重脚轻。神凝气敛,这样能进入状态。


五(17-21)

脉法十七:“浮而涩”,不为大逆,只是当收未能敛降,有点无力象。右路属阳,阳走了一半,无力下潜,肯定意味着阳不足,所以“趺阳脉浮而涩”,表现是胃中虚寒。

“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阳气不归,阴分不足,而阳分偏盛些,这是浮脉。

脾气不足,是脾为阴,清阳要上升,胃中阳气要敛藏,不得敛藏,所以胃气虚亢在外,脾气不得升达。

少阴脉弦是木象,浮是风象,浮而弦,是水不能涵木象。但是水不能涵木,是否动风,脉是否弦急,还是弦缓,再继续看。

趺阳脉滑而数是整个阳明之气不得敛降,然后瘀而化热,气血抟结了。少阴脉浮而弦是木气就升发不起来,然后木气不得升达,右路又不降,所以就瘀在内。

少阴脉光是滑而数,少阴脉滑,不为逆象,沉滑是常象,滑而数只能说明木气郁在下化热了。木气郁在下化热,右路趺阳脉又能微有敛降之势,这时三阳之气还是内归的。

大便脓血是乙木不升,郁陷在庚金大肠,庚金大肠之气也不升了。庚金大肠之气不升源于肺气不降,这两个是一体的。肺气不降是底下有热,上面肯定也有热。庚金,阳金。前提是肺气弱,因为乙木不升。陷在庚金是因为庚金本来秉气就不足。

食积是滑而实。

脉弦而浮的话,精血比较亏。肾气主藏,少阴脉当沉,欲出未出之时,这是少阴脉象,这时只能说是沉滑,沉而石,少阴脉的这个正常脉象。弦浮,不沉反浮,是阳盛而阴衰现象,内在脏精敛纳不足,这时,最忌阳气外亢,三阳浮而不收,所以有浮涩,少阴脉如经,虽下焦浮弦,但少阴脉气还有欲收之势。因为是涩,涩主降,脾主升,藏阴而起亟;要是滑,脾主阴,阴精还足点,涩,阴精之气不足。

精气不足的话,会浮而虚,动风。身体好的人,反而病情危重,传变快但好得也快,加重也快。是六经之气充盛,一旦受阻碍以后,瘀滞会较大。六经之气如江河般奔涌,如受到阻滞,一经气受到阻滞,会影响相应的几经升降都会产生阻碍,然后在六经之间产生波动。六经之气旺盛的人不易外感,浑然一体。

少阴脉病时,一个病不升,不升就沉而紧,是整个寒气不化。另一个是本身阴分之气就本亏。那个是太过,少阴脉本寒之气太过,体太过;这个是木气不得升达,是扰动于下的现象,少阴精气不足,浮而弦。

因为太阳气主于最表,它能收才是正常现象,能收才会有寒水,它才能清。这是它的本象,而热,太阳之热是它的标象。少阴之气,温象是它本象,要少阴的热气。越收敛,越凝聚,越有温象;但少阴脉一被阻隔后,也产生了寒热之化,阻隔以后不能收,下元阳气不归,不能收就不能有温升的效果,这点温气就没来源。在上,不能收,浮热之气敛不下来,本元元阴就不能凝敛,所以上焦会有心火在上。而肾水在下,少阴脉浮而弦,彻底是不能收,少阴之本不收。

如趺阳脉浮而涩呢,证明是少阴脉尚能如经,他经还不受邪。少阴脉浮而弦,浮而弦就不如经了,不能柔缓地舒达。

左寸脉浮而弦,右寸脉尚沉,这叫它的如经,如两尺脉都浮而弦,胃脉就根本不可能是浮而涩的。

如趺阳脉有弦,有急,有大,有滑,证明这一元真气有向上之逆向,病位就不会偏在下。

脾胃脉是柔缓象,那是中土象,是浮而缓。浮不能是浮太明显,是缓脉,中土之象,柔缓之象,不是太浮证明已经能往下收了。涩,气多血少,证明欲收还未收。这势头比较好。

脾气不足,然后胃气亢在外,欲敛不得敛,已有欲敛之机。阳气虽能内归,但升达力不足。由于脾阳下陷,一下陷,郁迫的风气就随之而泄,少阴脉浮而弦就能当解,但解的程度,只是稍微缓和。真要少阴脉浮弦之势要慢慢和缓,要收敛,还需要右路的阴气逐渐地安藏,右路的阳气逐渐收敛下来。阴气化源,金水相生,这样这病才能缓解。

脉法十八:趺阳脉浮,浮则胃气虚。“浮则伤胃”,伤是有外来东西了,叫胃气欲敛不得敛,叫胃气虚亢,使它不能内归。

脾经为阴,柔缓,安藏;如为阳在外要收敛。脾经是安藏以后,微微有苗芽它要升达。现在有数急象,这是木气扰动,不得升发,左路木气欲升不得升,有急促象,向内有扰动象,所以“数则动脾”。

营气不得外达不会内陷,只有藏精不足才会内陷。只要陷在内就是精神症状。五脏为五神脏,脾气要陷了,就内在意乱神迷、急躁不安,营气陷于脾。脾主安和。

营卫一体,是因为脏腑精气内在完足,然后展现出来营卫,发则为营,敛则为卫,营卫是一体的。

腑气无力通行,无力运转,会导致阳气留止在外不能收,产生内陷。阳气一内陷,肯定是外在的恶寒,怕冷,怕风都有。

一个是左路不升,这一个气机回环,第二个,右路当升的也不能开展,就像右寸脉浮大,日久,左寸脉也浮大,木火亢于上,阳气整个亢于表,升有余而敛不足,这时人怕热,烦躁。但如卫气内陷不会有这现象,卫气内陷马上就虚冷,支持阳气外张的能力出现问题了。

这叫营卫内陷,治疗的根本还是保元汤。保元汤并不是单纯虚劳的,有些虚损的也可治。虚损以后,内在元精亏乏了,补的方法只能通过开脾胃化源。你来点六味,明明看着阴气动风,亏乏,来点六味,马上就脾陷,陷完以后更燥。

临床中用六味或八味时,失败的案例较多。就是要充分考虑到脾胃。看脉象都是浮弦,弦细,两尺脉弦细,就是六味地黄丸。两尺脉弦细,表阴分不足,这已是六味地黄丸了。这时是很有差别的。如两尺脉是浮弦,是有风象了,这时柔缓还是很合适的,它一柔缓一动风,这胃中的阳气还没那么亏。两尺脉弦细,但细中又没明显沉象,也是六味证,但要注意运化中土。

左脉弱是四物。四物的立法,归芍芎地,阴中升发阳气,这就是为左脉沉弱,左脉无力预备的。但它没说中土。光是左尺脉弦细,六味;右尺脉弦细,六味。左尺脉弦细而弱,八味。如不弱,光是弦,是风象。右尺脉弦而浮就没那么简单是六味了,这时看土还能治水不。

如是右尺脉浮了,浊阴有没有上逆,从阴化还是从阳化,是弦数还是弦紧,这都得看。如是弦细数,那是六味了。如是弦细弱、无力,又是八味。左路弦是欲升之象,这是正向,可用六味,可用四物。而右路弦是逆向,逆向是土不足,镇不住;这时用药就有抉择,是先用土来治水,还是直接安藏肾水,敛藏阴气。这种情况是补土为先,还是养阴为先,还是温阳为先。

营气内陷,左路脾气不升,也不想吃,根本运化不动。大便是乙木的疏达,乙木的疏达是营气来开达,营气果不通畅了,大便也就不通畅,存留时间久了,就会六经之气,大肠经是从于阳明胃经的化现,但足阳明胃气盛,所以是以通降为法,在通降之中有升气,降而后升。阳明胃气不足了,它管不住了,然后足阳明大肠经气就自现了,自现本经燥气,大便干。

脉法十九: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大而涩。这是两手脉,一个欲开,一个欲合之势。寸口脉微,微表在外这阳气之势就弱,呈现出三阳的阳气就偏于不足。肺脉之浮偏在浮大上,是说已在外它欲收,肺为华盖,它整个是最外层,有个浮大之象。

左寸脉本来是浮大而散的,右寸脉应是略显浮大。现在大部分人卫气都不行,右寸脉都有沉弱架势。也有浮大的,浮大是因少阳相火逆上,顶过来的。那不但是正虚,还有邪实,卫气不能行敛,反而为木气所乘。

足少阳胆经,甲木,降下来要升,代表一身元阳在木火上面体现升发之势,由下而上。乙木外在六经之象,乙木是成长之象,要升因为当降,当开散,当成,所以升极而成,必须要长上去,才能成才,才能有体,要不然,在下面都是小用。所以下面还是少阳之气,集结升达。从这点上,三焦之气是靠我们一身元阳温煦,然后通达腠理,这个作用的一个表现。

三焦之气随太阳之经降下,入络膀胱,所以,三焦水道,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是由整个气机内归,产生了三焦底下元火的升动。

先天是一元真气流通,有阳发,阴气要敛降。而后天,是饮食精微,阴气运化在上,运化了许多浊阴,阴气要敷布,要归敛。所以先天是精气雾化,后天是气液交流。元精化为气,化为神,展现出来,然后神气内敛,归为精。而脾胃中,吃下去的水谷津液,汤水中含营养,这些阴物,气液交流,液向上升腾转为气,气归下来变为水,后天叫“气液交流“。这过程中,气在收敛,又化为水。

中焦开发营卫,这里营卫其实是水液,它只不过开发成为阳气,是种偏阳的状态,它有精专的,有彪悍的,有重浊的。营卫气属水谷精微中偏精微部分。但这精微部分只要一留止住,就是痰饮,就是水液,就是糖尿病等。治糖尿病,不能光从左路开发。左路开发,右路阳明、水道该往下归潜。

卫气出于下元,是元阳在外之体现。

左路,营气开发,卫气升达,给上中下三焦,元阳温煦,给卫气带来一个动力。右路,是后天饮食,水液归藏的一个归藏于象,就是三焦。内经里说的,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有温煦,有收敛,但是主要还显示它的收敛之象。因为它是手少阳三焦经从于足少阳之变现,大象还显示出来降,以降为主,降中有升。

言为心声,心主血,肝主营,所以,内在营气不能疏达的人就内向,对事物表达阐述就差。能说会道的人心气都旺,心气弱的人肝气有点瘀滞,表达东西就不太通畅,只能表达几分。

卫气虚,卫气是敛降的,它欲敛不得敛。一打坐,慢慢就静下来了,想静静不下来,有点虚热还在外,打个哈欠再敛一下。

外表不固,不光流眼泪,流鼻涕都可。欠是阳气入阴,伸是阳气出阴,伸懒腰是乙木要舒达。既阳气入阴,这时人全身气机处收敛状态,以收为主,浮阳在外欲敛。打哈欠是个肺气要缓缓舒达,要往下行降路,这个收敛过程。

因打坐时是一个元气归纳收敛的过程,它应该往下行,敛固的能力才能足。打坐时是一个元气归纳收敛的过程,它应该往下行,敛固的能力才能足。通过打哈欠气脉经络舒张开,多余的虚热之气从那排出。要是外表不固,一打哈欠全身得冷,打哈欠都挺舒服的,是种归敛放松。

阳气足则能归,阳气虚则不能归,阳气虚也不是不能归,它往下敛潜的力量就弱。

反流性食道炎都是降肺胃,下气汤、二陈、柴芩芍,柴芩半,左路,如有乙木郁遏再稍微升下,但一定看右路脉浮不浮,如右路脉浮就以降为主,如左路脉沉以升为主。左路脉沉为主,这股气逆上来是因肺气无力敛降,还是因为左路肝火憋着,乙木在下,生长不上去底下压力就大,胃会往上反。

吃完饭打嗝,他没饭,空肚子不打,这就证明是胃气不得潜降,胃气还有实邪,有阻滞,要通降,要补虚,要潜纳。不吃饭也打,吃饭打得厉害,可能底下肝气确实有郁气,有力量,还得疏肝。

趺阳脉浮而大,不是不能吃,是不能消,可能还有时反胃,朝食暮吐,往下下得慢,吃多了就胀,稍微多吃一口就顶半天。下焦不归,命门无火。会小便多,脉虚浮,右迟脉虚浮,或右迟脉不浮,但绝对不沉,无力。是因元气不能归于下。

脉法二十:阳明可能有两大问题:第一,阳明气太弱,精气太弱;第二,阳明经可能还有阻滞,有邪气,郁阻在那里,这邪气可以是七情来的,可以是六淫外感来的,也可饮食内伤。趺阳脉本该沉敛的,它浮大,所以趺阳脉无力下潜,浮则胃气虚。

芤脉本浮,还有点内张。它还摸出来一个边,这股边是没被元气运化掉的,中土柔和之气就不足,元气浮散在外,内在典型劳伤之象。“芤则营气伤”,卫气浮虚在外,内在有内张是长久的劳作,内在的阴气已守不住,也出现内散。很多人的脉一模,一个硬脉管,很多高血压病人,左右脉都一样,五脏精气内亏,内在精气不能内守。这叫硬,软则无水也,那个脏精含藏不住了。

营卫之气中焦无所化生,宗气自然衰弱。宗气是大气,靠营卫二气举起来。

脉法二十一:弦有欲升之势,但也有压制它的感觉。“大则为芤”,左脉本是由阴出阳,忌讳大,大是内在不足,阴不足而阳气升时有点过升,过于浮散。在弦中加大,代表着外在还有阳气不能敷布,阴寒外束。

大,说的是其脉中虚,脉浮虚。弦大有力是木气郁结,是有余之象,源源不断地就滞在左路了,肝化火之气不能化火,这就是实象,是邪气为实,当升不能升。虚,是讲它的功能、敷布;实,肯定是邪气留止,当升不能升,当降不能降,邪气留止导致的客气。

要敛藏,心气再放弱点,放淡点,柔弱些,站桩时用意别太刚,柔缓一下阳气恢复是最快的。在阳气开张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把阴邪推动,会产生咳嗽,震动,痰等。

尺脉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哪能有弦意呢?水中是有木气的,乙木的苗芽。弦是疏达,木象,就是开达,一旦有弦,证明肾气已要被开泄了,肾气就不足,不但不足,且不断在消耗,叫耗动之象,都是病象。

很多人的脉象,左尺脉是有弦的,那是因为心境有压抑,有不能疏达的东西,然后木气反沉于下。要是每天挺高兴,志得意满的,不说志得意满,平常稍微自在一些的,乙木都没问题,绝对不会抑郁在下面。尺脉有点弦,肯定是有些事情压抑着还不能说,还不能表达,内心挣扎抗争,还有点无力,忍了;然后对自己还有点不满。

虽心态很好,但身体偏弱的人,六脉是缓、沉、弱。木气弱,每天收敛比较足,然后疏达就很弱,所以他看外在东西就若有若无。

六(22-27)

问:精气凝敛后相当于大海里的水多了,就有力量潮汐了。在潮汐的波动中,其力量更浑厚,更加不可阻挡。元气实有元气实的不好,如一旦被阻挡,它破坏力更强。如急症,邪气来,急如风雨。平常都颤巍巍的,稍得点病,半天都没症状。

肝移热于大肠,肺移热于于膀胱,这也是一种传变形式。

现代人肝郁的多,高血压糖尿病主要是乙木的压抑为主的,舒乙木,然后培补后天,让后天这些生化精气敛藏来补先天,这是最关键的。只要这稍微一补起来,气机倒流,而不是每天阳气逐渐地耗散、勃发,阳气慢慢归元,病人元气调控力很快增强。

高血压是内在脏腑的精气不足了,这属阴。肝气压制不一定得高血压,必须劳累 熬夜等,内在脏精不足了,元气就发有余而收不足,瘀滞在外面,外面是血脉,血脉中的压力过大了,就张,所以血压高。大部分高血压都红光满面,不怕冷。有的脚冷,是虚证,那是一部分。大部分是收不足,显示在表的气血相对有余,在内的脏精之气就相对不足,叫它行金水之令,慢慢收藏;这个不是养阴,还是通过脾胃叫它缓和安藏,只要它一收住,马上血压很快就平稳。

几不可治:熬夜的不可治;常焦虑,肝气老堵,气机老欲发不能发,老撑在外,像弹簧老被压着,还想让它收下来,不行,除非先发一下,再收,把肝经郁结打开了。这边打开点,又忙碌焦虑,自己内心上的认识调整不了,也不可治;饮食不规律。

焦虑,易失眠就是魂气不安,血脉里头老有燥热,阴分不足,这时在温阳中要适当养阴。一补就肿,是气有余而血不足,右路该敛还敛,左路升时再养养血。

病人的阳气各种都会有耗散,处理不对他会耗散较多,感到体质更弱。脉弦涩,气有余血不足,就养养阴。阳气还不足,该温阳温阳,让它和顺地发出。

散则为气,聚则为精,这是外而为营卫之气。营卫皆为气,不要考虑成营血,没血,营卫皆是气,六经经脉皆是气化的场所。

内在阴要凝敛了才是精血,精血是有形物,但这种有形物也不单纯指形质,是流动的气凝聚后产生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下能量更高、势更足。病人缺血,输点血,不能让马上暖和了,这是无阳之血;病人大失血,马上输血管用,长期慢性失血,脾胃不好,阳气也弱,输点血,马上吃不下去饭了。

脉法二十二。“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营为根,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睡腥吐涎沫也。”

一身气血脉动皆是营卫之气鼓荡,所以脉法表示营卫之气。一支激素用上去,脉跳的都挺有力的。

右脉肯定都很弱才是卫气,卫外而固,不能固了,两寸弱,关脉也弱,两寸和右关这应是卫外的。

“卫气衰,面色黄”,卫气衰,肺胃一路,降路力量就不足,这样中土脾胃运化能力就弱。这时显示出脾色黄,黄为湿气不化。肝气舒达不好,这股气陷在中焦,才表示出黄。逆在肺,就皮肤上顶出白癜风了,也主要跟肝有关。其实不是光萎黄,有时显示湿气不化,黄,稍有点亮。营卫气不足的人,很多面色萎黄。

“营气不足,面色青”,面色青黄。营气不足是肝气郁在本经,面色黄是犯于脾胃,犯于脾不得升。不得升了后,当降就不能降。手黄的人是黄而亮,没说手萎黄的,是卫气不降导致,脾胃气虚,肝气陷在脾胃之后,卫气就虚而不降。内在脏腑精气不足,外在的经络之气才显得衰少。

“营为根,卫为叶”,营为升发,为内,为阴;卫气在表,为阳;是这样的阴阳关系,并不是讲的只有营才能生卫。

“营卫俱微,根叶枯槁而寒栗”,枯槁是营微,寒栗,卫微,卫气微弱不能卫外了,营气微弱不能荣润。营气微弱本来就不能温煦肌腠,也可导致卫寒,多穿点就没事了。但卫气不足就不行了,他感觉寒,屋里稍有人走动,带点风就感觉有点凉,因整个一身气血就固护不足。

有人听稍闹腾点的受不了是精气不足。是整个外在的肺胃之气就压不住,所以他乙木之气很易逆上。乙木之气是肝木,它跟外在的升发打斗都是相应的。只要静下来就没事,他慢慢就舒缓下来了。

右边肺胃气敛不住的话,左边升意有限,到最后升了以后,把内在精血都调动了,附子用到最后,用到都无可用之兵,这病就不好治了。但光降右路,内敛精气足了,他又要往外升发,欲升发不得升发,他症状会加重。要是老用桂枝升发,他右路更敛不下来。他得敛降为主,稍辅以升发。升发之力决不能超越他的敛藏之力,在他现有的脾胃缓和敛藏的,即肾精、脾肾敛藏的力量基础上去升发,他能承担3克桂枝就用3克,能担6克就用6克。

一方面要缓缓升达,药量也不要急,有几分能力打几分战,根据条件;而且必须对他的生活起居进行指导,必须得起早,必须得锻炼,必须得早睡,必须务实。

“咳逆唾腥吐涎沫”,咳逆,肺气不降。不一定肝气顶,就肺气不降,单纯一条肺气不降。吐泡沫痰,其实是肺气大亏病人。心衰病人,就是心肺功能很弱的,肺痿,吐泡沫吐涎沫。

脉法二十三:微,气不足以敛凝,卫气疏了。正虚肯定是左路升不动。

“缓者卫气实”,又反能谷消而化水,定有乙木的问题。这缓有缓滑而不是缓涩,它必然借乙木的相火力,要不然就凭阳明胃气,它再怎么停滞,顶多是汗,渴,燥,它消不了谷,它本气消不了谷。必是风木之力消烁,藉借有少阳火,否则不能“谷消而化水”。

现在哪一部就表现为哪一部的病。如现在左部就是血分有郁热,血分有郁热时它就从血分走,它郁在皮肤上顶多发疹子,发疮疡这些。右路是气液交流,气液要内归,一身的饮食,津液运化三焦水道才往回收,这是右路的职责。右路逆上,然后是肺胃作汗,肺气不收,它才表现在右路。

左关脉发起来,卫气就不会微了,卫气马上就有来源,有资粮了,它起码得浮。

营卫气衰少,内在又导致肺胃之气不足,不能敛降,胃中又有虚热,又亢奋,一喝水吃饭,就汗液非常多。导致水液丢失多,这样五脏精血消耗损伤就快,第一,没来源,第二耗损快。因为太阴肺与肺脏,还有阳明胃都是互为一体,外在六经气血衰少,内在脏腑会精气枯涸。这病常出汗出多,精气会衰得很快,这人会现不治之症。精血亏虚到最后就不治了。精血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短时间内出现危症只能慢慢调饮食,慢慢恢复。

由于左路无力而升,浊阴内在就不敛,所以上面虚热降不下来。很多病人内心会虚热烦躁,外在就是水火不济了,内在就是外在经络与内在脏腑沟通不好了,脏阴不化。但真正内在脏精匮竭还不好治了,只能甘味药调治,叫他营卫自和,津液自复,只能这样。这时是“必养必和,以待天时”。

不能升,只能从右路敛降肺胃。左路本就没升意,它无力而升。把右路降下来,温敛下来,他本来是虚热,虚热表气不足又表阳不足,还必须得温阳,缓缓温阳,把他收敛下来。收敛完后,不出汗了,时间长了,可能左路自己就升起来了,他就微微发汗,就正常好了。右路出的都不是正汗,乙木就没疏达。

起码得保元汤加附子、干姜、炮姜,这时就要甘温除热。典型的虚损脉象,虚劳症必须得甘温除热。如下元有阴寒,确实还能作寒就用附子,如连寒象都没了,证明他精气已很亏少,就不能用附子。不太冷也不好,连作寒之精都没了,真正精气足郁在下,那寒得要命。寒得要命的人还有资粮,治也好得快;如光是怕风,怕冷,那不好治。

脉法二十四:缓脉是胃家之常脉,缓而怠,无力之象,是邪气实,中焦湿气不化,有余之象。急表生机,缓其实是阳气消落。要是阳气慢慢消落下来,是收敛之象。要是很缓,缓家真脏脉,就类似于缓而无胃气,缓而少胃气。

是弱而沉而实,就证明阴寒在下不升,脾意升不上去,脾中有寒滞,滞在阴分。这时胃气肯定弱,因为它都郁在脾了。

不舒缓他就漏不出来,全都压着且压在脾,脾主分别,分别意识,他就不停地想,妄分别。要是胃气浮大,虽想,都是浮想,想想就忘了,也不知想哪了,想想又回来,里边没东西,而这种他是东西都存在里面,且都不舍得丢,有想法可能记好长时间。

阳虚症还不能用桂枝,因右脉浮缓不收。要升脾阳要看他胃气收不收,胃气都不收,怎能升?你一升,胃气更加弥散,要把胃气收起来再升。

阳分有寒滞,肉桂什么的,阴分有瘀滞,茯苓、泽兰,得利湿,利瘀浊。

真正肾精亏虚的,你一看,尺肤陷一块,两尺脉,有的左尺陷,有的右尺陷。

要保持脸色好,回归柔润,就要把阳明气振奋起来。要清肺气,中焦脾胃气要温降温敛,保元汤基础上加减,温敛后上焦就不燥了。如肺经已有燥,麦冬、五味等得用,如是少阳相火还逆上,因阳明气一不降,很易致少阳相火上逆,少阳相火还要清。

脉法二十五:阴静阳燥,它其实是一种躁扰之象,虚热之象。他上焦的阳气肯定敛不下来,这样一阴不能生,所以他老感觉这里燥得慌,不滋润。

脉法二十六:光用四逆还不行,中土一点力量都没,阴也不足,阳也不足,就理中,附子理中,用党参收而后发。至于桂枝,要看病人虚弱情况。中土很衰弱就不能用了,本来脏器自顾不暇,还叫它往出发救兵。

脉法二十七:“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尺脉浮的话会导致二便不利。浮为阳,大为实,阳亢在外,当降不降,当收不收。“在尺为关”,下焦尺脉阳气不能收,虚亢在外。不能收则不能发,二便要疏泄,疏泄之力在于乙木,根源在于肾水。如是虚大,不收,所谓的阴虚火旺,必然有实邪瘀滞在下焦。“在尺为关”,在尺阳气不收,小便淋涩不通,大便便秘不畅。

左尺和右尺两部脉在下浮大不收,导致二便不畅。只要乙木不舒达,大便都易不畅。

脉阐述的是六经之气。六经这是升降,以足经为主,上下周流,手经为辅。

左尺是水中一点阳气,讲究金水相生,它是肾水,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是肺经收敛,金气收敛。在临床上,大便瘀塞不通,尺脉阳气不得升达,瘀塞在内,这时大便不通,左尺脉多些,这叫金水相生,其气互相传化,这是不足,这讲的是虚证。实证在右边,虚证在左边。

左手三部脉由阴出阳,带动了阳气要升腾,乙木要舒达,乙木舒达,手阳明大肠经其气也跟着升,这时如不能由阴出阳,气郁在下,有两种,一种从阴化现,一种从阳化现。从阴化现,沉,沉实有力,诸多寒象。从阳化现,就不收,下元的手三阳经就升不动,就郁在它三家了。它三家,根据这三条,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大小肠膀胱,看它气的禀赋。如平常心火就旺的,肯定就往小肠走,因为上面心火根本就下不来,小肠经的气本来就停滞在那,它本来就没升意,所以气就易往它那郁。如本来就肺气虚,虚证,就会产生虚证的腹泻。肺气实,肺气在上面,肺气不降,它就产生便秘。然后再据这个分左右手。右手,火位,一身火气敛藏。左手,讲究阴能出阳,它的体位为阴,是作为阳气发动的基础。其实右手论的是阳,左手论的是阴,但统归都是一身元阳的变化。左右手反映的用不一样,右手是收,收的是元阳之气;左手要发,发后要把精血供奉在外面。

在寸为浮大,浮大,上焦气不收。上焦肺气,肺脉之浮,浮涩而短,如浮大而强,首先是风气扰动,金气没收敛能力了,金气没收敛能力肯定是风气为乱,为客邪扰动,为浮大。这时,可有吐逆,也可有眩晕。所以,这里的吐逆是风气为乱。以前治一老太,不停地眩晕,不停地吐,最后也是疏肝,保元,党参黄芪,用完就不太晕了。

寸脉浮大,这主要是右寸浮大。右寸浮大,临床眩晕症太多了,不是上鱼那种。单纯本部脉浮大,本部脉浮大后阳气不收,头重脚轻肯定,如光浮就头重脚轻。如浮而兼大,气还顶着,可能还风木之气作乱,这时显示的是眩晕呕吐,风木克犯中焦这种吐。

寸脉浮大的人多,不一定吐,也不一定晕,但可能会有头晕健忘,偶尔感觉有头重脚轻,但他不一定晕。但这条,在于大上面,还得有点劲,有点劲就晕了,那真是阳气在头上,底下根气不足,阳气在头上,这就是有点抟扶摇直上。弦者,木气不收,这时就易呕吐,这时呕吐就能喷射性的那种疯狂吐,要吐到一点都没了,这才好,是肝木之气在胃中一点障碍都没了。他脾胃太虚,根本就摁不住它,容纳不住。治这种病,过去都是羚角勾藤等,要清肝镇肝熄风。这种人往往中焦也无阳了,阴分也还亏,过去老百姓都吃的阴分不足,阳气燥热多些,所以滋阴的多,用了管用。现在阴分都足,吃的东西阴精之气都充沛,再用以前的药不管用,往往阳不足,阳气就开发不了,六经之阳就弱。

问1:女同志脸上斑从哪些方面具体解决?

阳明气衰于上,阳明就不收,呈现出来的就是上盛下虚,上焦阳气燥扰,然后烦躁,喜凉,饭量大,能消,吸收多,脾胃运化无力,然后,上面阳气旺,脸慢慢就瘦;身体阳气弱,身体慢慢就胖,西医讲是脂肪再分布。上焦阳气旺,要治就要把上焦这股阳气收回去,收到下焦。

要治得温降阳明,得补后天气,然后,上焦心肺气还要敛凝。心家宜清,心火重者老有忧愁想法,心火旺者还得清心,还得敛肺,然后再清心再敛肺都不能影响到中土运化。上焦用点枣仁、远志、麦冬,然后用点黄连,莲子心,不能把中土阳气伤了,一点都不能伤。建议用上一两克或像过去的,就取其气用两克黄连,临起锅前后下,煮两分钟,就让它的气飘在上面,不要入中焦,不要叫它有沉滞之性。

顶多用麦冬,麦冬就心肺气都收了。有时肺气不降就降点胃气,既然是虚逆,胃气降了肺气也慢慢跟着降,关键把它要补足。至于要不要养肝荣肝,看动风没,肝木如在下急,动风,必用,要不然上面用这些草木,温阳都是燥扰,草木之品都是在动风,它底下本来是木气没水了,就已动风了,用黄芪等越用越胀,收不回去了。

问2:右寸沉滑,痰多,口中感觉凉,吸气难?

右寸沉滑,滑是流利,充实,水液象。右路本来应显示气,缓和,气能归水啊,把气液全都归回去,归回去后,这气能主导,这时就显示气融通,显示中间有空无的感觉,不那么太充实。如显充实象,证明液比气盛,气液要敛降的,它一充实证明它不能敛了,不能敛就上逆,上逆会显弦象。所以,弦滑有类似之性。浮滑为阳,风(温)痰,沉滑为阴,寒痰。肺中要有寒痰,祛寒痰,得用点干姜细辛五味子等专门辛温祛痰的药。

上焦阳气不足的人口里感觉凉,其实不是口里温度差,是口里阳气很弱。上焦阳气弱,不但要用干姜,因为附子是温化,一身之阳无所不到的,既用黄芪又用附子,上焦阳就会兴起。所以像阳弱到老感觉口里凉的话,还有痰,生黄芪必用,不用根本打不开。

问3:早上吃得好,吃得多,肝气全壅在下面,一点都升不上去,瘀在下,感觉这一下,往下疏泄了,没往上升。其实是一种拉肚子,过两天又不行了,老这样泄,哪有那么多肝气往下走啊,元气又弱了。这证明身体还是很弱的。上面一个口凉的,下面一个大便不通畅的,这都是内在脏腑精气都有亏乏的趋势,这身体都得好好调。

问4:手足有癣十几年,一到夏天就长小水泡,痒,夏天出汗较少,不发热,几乎完全可以不用空调,个性沉静?

乙木就郁遏,必须藉借这时令之气,然后脾经本部才能舒达开。这时,中焦脾胃是寒湿的;然后,肝气不能从四肢阳面舒达,只能从阴面舒达证明他肝气旺,他还是脾弱,从脾经舒达出来。

个性沉静证明平常金水气易敛藏,从阴化,倒不见得多沉静,就是不闹腾,不喜欢闹腾。夏天出汗少,不怕热,在表阳气太弱了,用生黄芪是很对的。

金水能敛藏,然后又从手心长小水泡,就证明阳气不能升达,没导致右路上逆,而导致对内在脏阴的收藏进行消伐,所以用药不能太燥。

桂枝可用,附子看情况。这种情况右路也得敛降,要不然一用药右路没收会逆升,因他右路虽从寒化,没上逆,但右路的气较虚,左路一旦升达起来,右路也会逆上,阳气易燥扰在外。然后右路收敛也助于脏阴收藏,因为辛金肺金一敛一降,这个气就直通五脏,五脏气感应了也会收藏。我以前也是脾胃寒湿,一用燥热药就烦躁,平常也特别静,右路全能敛住,一用阳药马上敛不住了。平常对风寒,如夏天,怕吹空调就不行,那右路就敛降也不足。敛降足时他不怕吹空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