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频繁借贷而产生的“神经症”人群!

 龙腾海2 2021-01-12

通过我对消费者的观察,我发现很多消费者对偿还债务这件事儿有很大的思维误区。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POS机套现全额偿还信用卡。

几年下来,债务金额随着信用额度的增长,也在不断攀升。

大家习惯了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钱


但某天突然收到银行降低信用卡额度的短信后,整个人就不好了,世界轰然倒塌。

因为这时候他需要用自己的收入来偿还银行的债务了。

习惯了用债务偿还债务后,再使用自己的收入来偿还债务就变得无比痛苦!

这时候的债务已经是收入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短时间的积累,而是过去3年、5年的日积月累。


此外,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钱,自己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钱来的很容易,还款日并不痛苦。

当不能再使用银行的钱来偿还自己的债务时,首先自己的心里就会觉得很痛苦。

接下来发现自己的月收入还不够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时,还款日就变得更加痛苦了。

而这份痛苦则是过去3年、5年不曾体会过的全新感受

很多人都极力想逃避这份痛苦,否认自己债务崩盘的事实,否认自己的困境,于是就像毒品上瘾的人一样去各种网贷平台继续举债。


著名的心理学家乔治·温伯格曾说:“不愿意正视和感受某种真理的心理欲求,被看作是神经官能症的根源。” 

神经官能症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神经症”,指那些行为、感情、心态、思维方式都显得不正常的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拒绝接受重要的真理,并且试图回避人生无法避免的问题的一群人。

内心深处其实也知道用债务偿还债务的必然结果就是债务崩盘,但还是要极力否定这个事实,假装一切岁月静好。

通过“外化”或转嫁责任,个人可以完全逃避自我。


由于对无意识中的债务崩盘的恐惧感视而不见,必然就是不知不觉地被债务崩盘的恐惧感所支配。

于是就会出现莫名的焦躁,动不动就情绪低落,不明所以的不开心,辗转难眠,总被别人的话影响心情等。

这些痛苦都是源于无意识领域,对债务崩盘的不安和恐惧感。

但即使找到了恐惧感的源头是债务,心理上患病的人,还是讨厌帮助解决自己问题的人。

因为他们寻求的是安慰,而不是解决问题。


此外,心理学家卡伦·霍尼认为神经症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不做相应的努力,却企图得到。”

负债的年轻人,都希望不做相应的努力,债务就会凭空消失

就像很多月薪6k的粉丝都觉得自己的50万债务可以马上就还清,这显然是活在幻想中,否认客观事实。

神经症人群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一方面,他们向往债务自由,向往无债一身轻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节衣缩食的生活方式,更害怕漫长的还债周期。

这些无法调和的冲突渗透到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最终会造成人格的分裂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社会命案悲剧的背后都离不开债务(金钱)纠葛。


如果想要获得人格的和谐统一,我们就必须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直面内心的冲突,接受客观事实。

人生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是否认现实,还是接受“真实的自己”,进而完成自我实现。

只有一个人对自己负担起责任,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长。

希望出现债务问题的朋友,都能用客观理性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并且努力做到接受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债务问题。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