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百家)刘国平/繁华之后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1-01-12
繁华之后

刘国平(四川成都)



  这已是初秋的桃花故里,桃子已被收获完毕。没有桃子红色的点缀,桃林又恢复了单一的绿色。被摘了桃的纸套空空的,悬挂在树枝上,被风吹得摇摇晃晃,一部分被吹落到了地面,恍一看,像是有白蝴蝶在地上展翅欲飞;还有一些是掉在地上的桃子,不过,早已腐烂了,有个别的苍蝇很不甘心地围着它飞;那些没有腐烂的也早已被飞鸟虫蚁啃得光光的,剩下的果核像一具具骷髅躺在地面触目惊心;树上的叶子开始少了,也没有初夏时的那种翠绿,虽然前两天刚下过雨,但仍旧没有什么光泽。就像人一旦上了岁数,不管涂上再怎么高档的化妆品都无法还原当初的青春容颜。

  这是繁华之后的桃花故里,没有三月桃红时绚烂缤纷的繁华,没有盛夏时果实累累的繁荣,没有游客如织的场景。整个桃花故里像大战之后的战场,或像大剧闭幕之后的剧场,有些散乱,有些荒凉,有些落寞。

  此刻,它就像个迟暮的美人,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曾经美得惊天地泣鬼神,是怎样的红极一时,可热闹的岁月之后,曲终人散,便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留下的只有那无尽的回忆。忽然记起有一首歌《繁华过后》,歌词大意是:世界变得如此之快,前秒还靠在你身边,这秒你好远,party过后,舞池散了,我开始走向未知的未来………

  是岁月无情,还是人变得无情?一时间竟莫名其妙地惆怅起来。

  桃林安静极了,只有我和青青两人。

  青青童心未泯,一小撮青苔,一只昆虫都可以让她蹲下来饶有兴趣地看上一会。我在不远处看着她,忽然间有一些感动,已是人到中年的她,对生活,对生命仍然那么热爱和眷恋。

  是啊,人的一生谁没有经过轰轰烈烈的年华,谁没有经过跌宕起伏的人生?你看那些华发丛生的老人,不是一样活得那么优雅美丽,那么从容淡定?

  太阳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云层里和我们捉迷藏,一会躲进去一会又出来;风很温情,薄薄的凉意拂在我们汗晶晶的脸上舒服极了。

  我不由得微笑起来。这样的日子有阳光,有清风,有朋友,多好,多美。

  这时,我好似听到了一种声音,风声?鸟鸣?蝉声?虫吟?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一时间恍然大悟,这分明是繁华后的一种天籁。是繁华过后的尘埃落定,是繁华后的宁静和归宿啊。

  就如人生,不管经历过怎样的辉煌,最终还是会归为平凡。

 而平凡,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一直喜欢这样的画面,安静的小路上,路边有一排高大的树,上面有几只鸟一边欢乐歌唱一边飞来飞去;有零零星星的小花开在旁边,五颜六色,几只蜂蝶在上面飞舞……夕阳斜照着,金色的光芒里,让一切都如梦如幻。

  当然,还必须有一条木质长凳,我可以坐着,手捧一本喜欢看的书,写一段感触的文字;也可以躺下,放一首喜欢听的曲子,闭上眼睛,做一个甜甜的梦……

  而此刻,我正坐在这样的一幅画卷里。

  这是我的桃花源。这么多年来,我无数次地来到这里,春天看花,夏天品果,秋天赏叶,冬天听雪。

  红尘仿佛离这里很远,听不见鸡鸣犬吠。一切是那么静,静得能听见灵魂自由奔跑的声音。这声音像沙漠里的驼铃,叮叮当当,清脆明亮;也像雪在初春融化的声音,滴滴答答,如珍珠落地;又像母亲怀里婴儿的笑声,咯咯咯咯,让世界温暖祥和……

  曾经的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纷扰与烦忧,这时候全部明朗化了,知道自己什么该留下,什么该舍弃,所有甜蜜的,美好的,幸福的,潮水般的纷纷涌来,在心田里开出一朵一朵的花来。

  但,这毕竟是城区的郊外,在龙泉山上的桃花故里。

  不远处的那些白墙黑瓦的农家,开始有炊烟在袅袅升起,这是我熟悉的人间烟火。

  随着龙泉驿桃花会的推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投资,安家。越来越多的农家乐,乡村酒店,私家别墅在这里安营扎寨。以后的龙泉山将越来越拥挤了。

  真担心某一天,我再来的时候,这里再也不是我熟悉的模样。

  人是多么强大的东西啊,什么都可以建造,什么都可以毁掉。曾经的地球,我们的美好家园,如今变得越来越丑陋不堪: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江河断流,沙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围城等,乃至于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一片荒漠。许多美丽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我望着夕阳坠落的方向,怅然不已。


  

  刘国平,文字散见于《星星诗刊》、《诗领地》等。2014年《客家土楼》获全国旅游散文大赛获二得奖。

 

    温馨提示

这是《西南作家》杂志的选稿平台。

给《西南作家》微刊纸刊投稿,都必须原创首发稿件。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