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作家评论】未 弋/文学长廊的坚实足音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1-01-12
西南作家评论

文学长廊的坚实足音

——记内江著名诗人张用生

未 弋(四川内江)

  张用生,笔名灵子,在内江文坛,年逾70的他可称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张用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两届内江市作家协会主席。他先后出版过6部诗歌集和散文(含报告文学)集,在《星星》诗刊、《小说家》《报告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延河》等国内各级文学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500余篇(首),此外,还发表创作的歌曲300多首,并获得四川省五一文学艺术奖等文学和音乐方面的多种奖项。

  上世纪60年代初,在荣县高中读二年级的张用生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历经生活磨砺后,他通过自修,才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张用生很早就与文学结缘,在上初中时,就喜欢读当时的著名诗人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作,并对民歌体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60年代初,他在当时的《内江报》上发表了创作的第一首民歌体诗歌。此后在石油部门工作,他一直没放弃对以民歌体为主的诗歌创作。张用生不善言辞,却心有灵犀,除了缘情而发的诗歌创作外,他还自学二胡和小提琴演奏,后来,他以不错的演奏水平调入内江京剧团作小提琴手。80年代初,他调入《沱江文艺》编辑部,负责对诗歌作品来稿的选编和编务工作,这也激发了他蓬勃的创作热情。在《沱江文艺》那些年,他在各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众多的抒情诗歌。在当时的内江文坛引发关注和好评。他的抒情小诗就如著名诗人流沙河对他的评价:“诗风朴实而灵秀,执著而潇洒。读灵子的抒情诗,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他从不故作高深,玩弄概念和模式,而是一步一步地在探索生活的真谛,使人仿佛看到一个横贯全诗的意象。”如“我以三月的名义/ 小树的名义/ 为你 / 植下一个常青的历史 / 和子孙常青的怀念”(《在红军遗址前》)等;他的抒情小诗,往往别出心裁,富于想象。 如《白帝城回声》:“夜雨中/ 你在峡口喊 / 喊出一片明亮的峡天 / 五千年猛回头 / 历史和现实的目光撞击出 / 一道激流的闪电 /于是游人的镜头/ 欣喜地找到了美的光点/ 探照灯钳住了瞿塘峡”,在新颖的构思和想象中,充盈着一种亮敞的时代性与深沉的历史感。

  相比抒情小诗,张用生的时政抒情诗,不仅新颖独到,而且立意高远、恢宏激越,跳跃着意象组合的丰富想象,具有“铁板铜琶”、浩歌唱大风的气韵。他着眼大事,贴近现实,善抓时下的热点,焦点,以一位诗人的敏锐和责任,很好的做到了抒时代之情,抒祖国之情,抒人民之情。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祖国经济建设的热潮逐步兴起,黄河等江河流域的生态保护被党和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张用生敏锐的抓到了这一主题, 以一个黄河儿女的良心和责任,创作了长篇时政抒情诗《黄河,绿色的畅想曲》,用诗歌艺术的形式,鞭挞黄河两岸毁林开荒的愚行,痛诉水土流失现况的严重,呼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诗中,诗人叹息着“每当肆虐的狂风/ 向你伸出一千只黄赭的魔爪/ 再也没有森林的植被 / 为你挡住顽凶……/一任千里沙尘张开灰蒙蒙的巨口 / 吞噬你纯净的灵魂……”。此诗由于其鲜明的思想主题和较完美的艺术手法的结合,1990年在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获得国家级奖项。二十多年来,他又相继写出了《三峡,神奇的望远镜》、《中国,新世纪的洗礼》、《嫦娥一号:写上太空的誓言》、《大千故里行》、《中国,奥星撞击的内江潮》、《沱江,变质的日子》、《东方电机:走向世界的东方巨人》 等系列时政抒情诗,以诗人独特的视觉和艺术构思,或讴歌祖国壮丽神奇的三峡景观,中国迈入新世纪的英姿、责任和希冀;或表现卫星上天所彰显的祖国航天科技的飞跃;或歌颂家乡走出的奥运冠军和奥运精神;或唱咏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或反映因化工厂违规排污所引起的沱江严重污染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军民共解危难的动人情景,等等,都跳荡着浓烈的赤子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及其建设发展的关注与欣喜。

  近年来,张用生还把视角放到对内江有联系的著名作家或有影响的作品的评析上,如,他运用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戏剧理论,写出了《语式模块与空间扩延——评陈位平、孙自筠七幕大型话剧<绚梦>》一文,在《戏剧家》杂志上发表;他以《诗情的愉悦释放与生命的幸福感伤》,对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内江籍诗人傅天琳的诗歌,以及以《俩母山迤逦的诗意穹窿》,对内江籍著名学者、诗人邹惟山的诗歌,从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做出了系统的评论,先后被《世界文学评论》杂志刊发。他并对内江籍的著名画家周诗成作了诗意化的全面评述。 此外,他撰写的《戏剧文学的三元性辩证索引》,获得2012年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银奖,填补了我市自新时期以来,戏剧文学理论上没有全国大奖的空白。

  在内江诗坛,张用生还是一位有眼光的伯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先后发现并扶持推荐了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刘敏、丁鸣,以及内江颇具名气的诗人范泽、雪阳等,赢得了内江中青年诗人们的一致尊重。在内江文坛,张用生还是一个实干家。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组织筹建了“川南散文诗研究会”,并成功组织了“中国七一之星散文诗大赛”活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用生在担任内江市作协主席期间,正值国家经济转型的阵痛期,群团性的作协面临无经费的困难窘境,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向企业化缘或联合承办,基本每年都坚持召开了一次笔会和年度的工作总结会,并不定期地编辑出版了《沱江文艺》,使市作协的工作颇具生气地得以开展,促进了我市群众性文学创作活动的发展,赢得了广大作协成员的一致赞扬。

  未弋,本名魏光武。男,1949年10月出生,四川内江人,大专中文毕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纪实文学两百余首(篇)发表于《星星诗刊》《青年作家》《中外文艺》《散文诗世界》《国际汉语诗坛》台湾《乾坤诗刊》《中华魂》《文史精华》等国内各级报刊杂志。

  有诗歌作品在全国级的大赛中获奖,且有诗歌入选多种诗选集。出版有诗集《燃烧的瞩望》、诗选集《四川文学百家》(合集)、散文暨文学评论集《淌过心中的母亲河》。

  多年来,致力于对内江本土中青年诗人的诗歌评介。现居内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