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个中上签,可以满足啦!

 黄亚洲工作室 2021-01-13



黄亚洲诗《佛庵一座》解读

铁 马

应该肯定,这是一首成功的现代禅诗。
题目很简单,就是佛庵一座。很小,跟大山比,视觉上像一页薄薄的书签,“夹在群峰之中”。
但这个题目又很大。因为它包含了佛堂里住着的佛与出家人,佛庵里进出的香客和佛庵所处的群山,以及群山之外的山水和尘世。
诗人选择从“书签”展开,很轻易就引入到佛经之上。“一座薄薄的庵堂”,多少厚厚的经书!
这里要指出的是,夹在群峰之中的,绝不只是一页书签,或一座佛庵。所以诗人笔锋一转,指向人,指向不得舒展的尘世。尘世的命运与佛庵的命运系于一体,这是又一层禅意。
无论是出家人还是香客,都受命运的节制,他们在恒定的时间面前,只能是另一种不同的“做做样子”。
最终,他们是有区别的。他们是一个求签者与一个解签者的关系。求得中上签。仿佛对命运似有不满。
而一个心怀慈悲,虔诚的解签人用救苦救难的菩萨的方式安抚他。
一个年老气衰的女人,却有年轻菩萨的声音。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我读到的是内心,是真佛,是悲悯!
客官,知足吧。你遇到佛本尊了。
笔锋再转。这一次是用她苍老的声音,冲击读者的神经。而这苍老的声音,又不是单一的语言,它附加着溪流,流出峡谷,成为时间与佛法。
再后面,顺理成章就是诗眼连溪野顽石,皆已剃度!光光的卵石,圆圆的脑壳。所有的棱角,悉数被岁月打磨得光光溜溜,干干净净,岂不善哉。
诗意和诗表达,强大到此,岂不叹服。
这还没完。以上只是引伸层次的表达。
后面,还有现实层面的追述。
曾经的小我,火山石一样激情燃烧的张狂,火山灰一样无法节制的内心,终于,安静下来。
纵观全诗,佛庵以上,群峰宏大。如命在天,非人力所能及。
佛庵之中,血肉之躯,尽在慈悲之内。
佛庵之下,化内化外,皆受佛法庇佑。
换言之一切命运的东西,皆由命运掌控。天所求,即佛所求,即我所求。
单就诗歌文本上,诗人选用的这些意象贴合程度之高,是这首诗成功表达的技术性关键。
佛庵/书签/群峰
衰老女人/年轻菩萨
峡谷/山溪/卵石/剃度
(火山)石头/火山灰
这些具象组成的命运体,本身就充满诗意冲击力。再加上诗人娴熟的组织结构,由上而下的塔形架构,更显厚实。精到的语言表达功力,让这首诗更宽广,更具生命力。
 
 

评论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