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第九章孙公终南访名医 白石医道传名徒
2021-01-13 | 阅:  转:  |  分享 
  
9第九章孙公终南访名医白石医道传名徒话说古时,终南山上有一隐士,人称白石道人,医术绝妙,有起死回生之术。人们传说白石道人临溪搭一茅棚为栖身
之处,他常常身背藤筐,手提药锄,到白云深处采药。采药归来,从沟底捡一把柴草,去溪中舀半锅清水,在棚外支三块青石,等得砂锅里的水沸腾
滚翻,便由溪中捞起数块晶莹如玉的卵石,放入沸水内。做完这些事,他就仰卧磐石,头枕药锄,闭目养神。歇息够了,他便捞起煮在砂锅内的白石
,有滋有味地嚼食起来。食罢,饮一瓢凉甜的甘泉,又背起藤筐,提着药锄,走向白云深处。白石道人将采得的药草晾、晒、烘、炒配制成方,炮制
成丸、散、膏、丹等各种用剂,送到乡间,为百姓驱病疗疾。当时,京兆华原郎中孙思邈,少年立志学医,四处寻找名医拜师,听了这个传说以后,
决心要去终南山拜访白石道人。为什么孙思邈一心要去拜访白石道人呢?原来孙思邈少时家贫,体弱多病,饱尝贫病饥苦以后,他发誓学医,刻苦研
究医家经典,努力收集方剂,在家乡也小有名气。但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为了进一步取得医学上的成就,他仍不懈地四处寻访名医,请教
医道。他把寻访白石道人的想法告诉医友郭老九和伍应祥。三人一起焚香发誓:找不到白石道人,决不回归。他们一行三人,饥餐渴饮,夜宿晓行,
第四天来到奉先县(今蒲城县)东南沿河畔边的酽曲村。孙思邈和伍应祥两人坐在草地上,等着随后的郭老九。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他们便到
村中去打听。一位老者讲,天快黑时,有一个三十多岁郎中模样的人,绕过村东,顺着干涸的河道向西去了。听完老者的叙说,伍应祥不禁“啊”了
一声,瞪大了眼,而孙思邈却深沉地摆了摆手,示意不让他多说。这一晚,他俩就在酽曲村歇息下来。深夜,孙思邈在油灯下翻看《黄帝内经》,伍
应祥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唉!郭老九将咱们的银两背着跑了。这该怎么办呀?!”孙思邈放下手中的书,哈哈一笑说:“不必忧愁,世上贪财的人
,何止老九一个!他只是拿走了银两,并没有背走去终南山的路嘛!”就这样,他们两个人沿途行医,继续赶路。不觉又过了五天。第六天下午,来
到一个渡口。俗话说:黄河无风三尺浪,更何况又赶上了一个恶劣天气。这时,天空黑云翻滚,北风呼啸,河水浪高涛溅,水气弥天。这时伍应祥腿
打哆嗦,面无人色,他拉住孙思邈的衣袖:“你、你看这河,过得去吗?咱们还是回、回去吧!可不能在这黄河上送死呀!”“不必惊怕嘛,古往今
来,人们都是从这里渡过黄河的!”“我、我可死也不敢过、过这黄河!”说着,伍应祥松开了孙思邈的衣袖,向后退缩。孙思邈看他神色失常、
十分惊恐的样子,忍不住朗然大笑,接着叫住伍应祥:“既然你不敢东渡黄河,那就回去吧!这是几件衣物,还有这几两纹银,你收拾好做盘缠吧。
”但是,伍应祥说什么也不收:“我、我对不住你,我胆小怕死,成不了大事。你、你一人找白石道人吧!”说罢,羞愧地离开了黄河岸边。孙思邈
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终南山的深谷老林里找到了白石道人。原来,白石道人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而是一位很平常的人;也并非煮白石为食,
而是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孙思邈讲了自己前来投师的因由及一路的风雨坎坷,白石道人听后深为感动。孙思邈一再要拜白石道人为师,白石道人真
诚地说道:“你与医道有缘,又广读百家,才华横溢,贫道实不敢当呀!”孙思邈再三恳求说:“弟子千里而来,难道真不肯收留么?!”白石道人
只好受了师徒大礼。白天,师徒二人进山采药。夜晚,在茅棚谈医论术,评古述今。直到这时,孙思邈才知道,白石道人本姓张,原是宫中太医,因
憎恶隋炀帝无道,宫廷淫乱,冒死逃出皇宫,躲进深山,过着清苦的隐居生活。春芽发尽黄叶落,黄叶落尽春又还。和白石道人在一起使孙思邈在医
药学上又有了许多收获。光阴荏苒,不觉就是数载。孙思邈思念家乡,心中有些不安,但又丢不下老师,因此坐卧不宁。一天,白石道人对孙思邈说
:“如今新皇上登基,天下也该平安几年了,我要出山行医,用不着你多牵心!”这样,孙思邈挥泪拜别老师,回到家乡。从终南山学医回来后,孙
思邈医术更上一层楼,被称为“孙神医”,数载光阴,孙神医的名声越传越远,连皇宫里也知道了孙神医的大名。
献花(0)
+1
(本文系龙山红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