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倡导“就地过年”,更要措施跟上过好年

 lpl求知获识 2021-01-13

春节越来越近,但不少人的话题却从“买了哪天的票”,变成了“今年回家过年吗?”

元旦后,“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等话题的讨论,热度逐渐攀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29个省份都倡议“就地过年”。

如何看待就地过年的倡议?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国务院1月9日发文,主张引导,不是限制、不允许。这恰恰反映了,第一,各地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第二,也恰恰体现了我们高层对当前疫情有所反弹的一种基本趋势的判断,所以这个引导的用词也非常精准。

学生留校过年,学校该如何服务?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①在这次全国各高校的放寒假说明中是有所区分的,像北方和南方、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放假时长不一样,这已经做了精准施策。有些最长放假60多天,有些比较短,像上海复旦是放一个多月。②对于不回家的大学生,应该做好非常细致的校园春节服务,比如安排团圆饭、安排春节线上和家人通电话,基层辅导员、校长、老师应该关心留在当地过年的学生,同学之间也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年。

人口流入地,如何精准防控?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确实某个省份的一个文件中规定从低风险区域回家的,都必须要居家监测隔离,比如说7天或者更长时间。第一,我个人觉得可能反映了基层干部的一种压力;第二,我觉得有点防控过度了。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高度警惕疫情反弹,同时对于低风险区域,由于我们有大数据的监测,我觉得过分恐惧,或者过严防控是不必要的,还是需要提醒。因为我们是在自由与限制、宽与严、防控与节日的气氛、生产与生活之间寻找这种平衡点,这就是中国防控的一种巨大成功,也是它的秘诀所在。

给就地过年员工发红包,政府和企业是怎样的考虑?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凌云: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生产任务都很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也需要留住部分员工。同时政府也看到春节以后,受疫情影响,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员工返岗回来的风险就大了,所以政府也是倡导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企业也是这样去做的。

浙江出台多种措施鼓励员工就地过年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凌云:浙江省大概有20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今年面对疫情变化,浙江省早谋划、早布置,提出怎样留住员工,让员工就地过年,减少在往返途中可能发生的健康影响。而且每年春节后都会有用工较紧张的情况,为保证春节以后能顺利开工,提出了10条非常具体的措施。地方也有很多具体措施,比如宁波,年销售收入一个亿以上的企业在春节期间能满负荷生产的话,能拿到政府10万元奖励,具体到宁波奉化区,工人如果留在浙江,还可以给600元消费券,在春节期间消费,这是“政策留人”。还有“关爱留人”,像台州提出“九个一”的关爱活动,“一封慰问信”、“一份节日红包”,“一份健康关怀”等,都是为了能吸引更多员工就地过年,让他们过个好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郭丹

责任编辑:薛泽亮_07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