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数学不难学,掌握方法可以很简单

 木香草堂 2021-01-13

高中数学是个特别有意思的科目,其它科目像政治、历史、语文,普遍分数不会相差太多。而数学这个科目两极分化就特别严重,有人特别的好,次次能满分,有人每次连及格都做不到。数学好的学生,与数学差的学生,每次分数可以插上几十分。

尽管高中数学被许多人诟病难学,但它实际难度真有那么难吗?

虽说比起初中确实提高新的等级,但严格来讲,真正难的数学,可能要到读到时序图研究生级别才会接触。

高考试卷,基础知识能占80%,也就是说如果基础夯实的话,满分150,考到120、130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为何仍然有很多孩子达不到呢?

一是基础不够扎实。数学和其它学科不同,如同盖房子,前面地基没打好,到了某个时刻,会突然发现房子倒塌了,自己完全跟不上老师节奏,也不知道课上老师讲了什么内容。

二是学习方法没有转变。初中数学仍能靠刷题迅速提分,高中数学抽象性更进一步,如果不能转换学习规律,往往吃力不讨好。

要学好数学,就要知道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

1.抽象性,即便是与初中学的同一概念,高中数学往往会从具象变得极为抽象,难以理解。如函数,初中是从变量的角度来定义“x是自变量,y是应变量”,高中则是从两个数集的关系展开讨论。

2.逻辑性,即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论证一个未知的结论,推导过程相比初中会更复杂。像题目有时会要证明空间四边形的各边中点连成的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3.建模思维,如何构建新的模型,理清x和f(x)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解方程。

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同样要根据上述特点,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突破抽象的难关,就是要学会运用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有语言。比如学概念,会用到排列组合工具,孩子要尽可能用课本所教导的符号来描述和运算,而不是还是用过往的方式来推导。见过不少孩子,学习概率时仍然会用“穷举法”——尽可能把所有可能的结果列出来,一个个数。这样不是不行,而是从长期来看,效率慢,也始终没法用抽象且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思考。

而逻辑推理之所以不行,究其根本是概念不清晰,或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产生混淆,所以没法有效正确推导。要提升,就要将课本出现的概念或定理,烂熟于心。

建模思维的提升,一是从课堂中学习别人是如何构建模型,二则是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平时多思考,如何能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如每天的学习效率,就可以用“参与程度*投入程度”衡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