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负责剿贼的他们都很优秀,这6个成语了解一下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军师联盟剧照

战争年代,叛乱频发是很常见的事,魏国要忙着面对不断寇边的鲜卑,吴国则要处理境内的山越、盗匪,保境安民自然要记在功劳簿上。

差点被忘了的说明:因为是顺着《三国志》写的,有些成语可能出处更早,前边写过的成语不会重复出现,还望知悉。


奋不顾身

在贺齐那没找到成语,顺便提一句,大部分时间里贺齐都在负责剿贼,无论是盗匪还是山越,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其实是贺齐对兵器的追求,他手下的军队应该是装备最精良的一批了,而贺齐精心雕琢过的船还吓退了曹丕。

回到成语这,“奋不顾身”是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这个成语在同传中出现了2次,一是在全琮身上,一是在周鲂之子周处身上。都是夸赞他们作为将领时,打仗作风勇猛,像周处就战死沙场了。


得失相半

依然是全琮,233年他奉命征讨六安时,百姓在四散逃亡,而要抢的就是人口,部下们就提议分兵去抢人。全琮却有自己的想法“乘人之危去追寻成功,不考虑周全就行动,分兵追捕得失各占一半,哪里说得上周全?就算有收获也不符合国家削弱敌人的期望。”

全琮最终决定还是不追捕,如果要治罪就自己承担,但六安他也没攻下...“得失相半”是指得失相当,不相上下。


股肱gǔgōng耳目

吕岱,最突出的是活得久,终年96岁,印象里就来敏的97岁,张臶jiàn105岁比他久了。交州廖式作乱时,年逾八旬的吕岱还能领兵出战,确实老当益壮,93岁时,还被加封大司马。

而吕岱过得比较节俭,或者说一心为公,担任交州牧期间,许久不给家里钱财,导致妻儿饥饿困乏...孙权听说这事,就责备群臣“吕岱为了国家在万里之外工作,而家中苦难成这样我却不知道,作为我亲近的大臣,你们的责任心去哪了?”随后增加了给吕岱家的赏赐。“股肱耳目”用来形容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目语心计

周鲂凭借着7封信,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7封信的原文全都被陈寿收录了,难能可贵。这7封信是用来诱骗曹休的,周鲂要假意诈降。在第4封信中提及“我派去的董岑、邵南从小在我家长大,值得信任,所以我让他们假装叛逃送信,我心中的算计即使是骨肉至亲也不知道。”“目语心计”是指用眼睛示意,在心里盘算。


忧心如捣

依然是周鲂,在他给孙权的秘密上书中提及“北方有贼寇占据洛河,长期阻挡国家的征伐,而我却不能提出什么有效建议,贡献微薄之力,让我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觉都睡不着。”

当然,随后周鲂就搞了个大新闻,他的削发谢罪终于骗过了曹休,一如当年的曹操。正好这个时期吴国投降的人挺频繁,曹休就决定出征石亭,送上一场大败。“忧心如捣”是指十分焦急。


克伐怨欲

这个成语应出自《论语》,是原宪问孔子的话“没有克、伐、怨、欲这四种毛病,是不是就可以成为仁了?”克伐怨欲就是指好胜、骄傲、嫉妒、贪婪四种恶习。这是夸锺离牧有长者气度时,裴松之引注的内容。锺离牧没有太过出彩的表现,但保境安民就足够为人称道了。

若能在乱世中维持一片净土,很优秀了。

读音:100+易错的三国人名,你能读对多少?

周鲂:他演技过人,会断发诱敌,用7封信就忽悠来了魏国大司马

全琮:他是吴国少有的智谋之士,什么事都有他,还官至右大司马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