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宫之争中鲁王党有多少损失?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前文已经提过了二宫之争中太子党的损失,孙和、孙霸的争斗属于两败俱伤,孙和这边损失惨重,孙霸这边也不遑多让,毕竟笑到最后的不是他们。

再来看看这份名单,支持孙霸者:全寄、吴安、杨竺、孙奇、孙鲁班、孙弘、全琮、吕岱、吕据、步骘、诸葛绰。其实对这份名单来说,是存在一些争议的。其中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这几个人源自《三国志·孙和传》引注《殷基通语》给出的名单

而殷基是殷礼之子,殷礼是吴郡人士,与阚泽同为名儒善士,又与张温一起出使蜀汉,殷礼还曾向赵达请教过方术,说明殷礼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显然殷礼是接触过上游名士的。而阚泽作为太子太傅,在243年就逝世了,殷基后来作为无难督,大概是陈正的继任者,陈正就是因劝谏被孙权族诛的无难督。

想来殷基也亲眼见证了二宫之争,但不可避免的有其倾向性。殷礼可能与阚泽交游,进而接触到孙和,且殷礼还是顾邵带入仕途的,这种提携之恩在汉末是备受推崇的。吴郡顾氏是坚定的太子党,那么殷基的立场也可见一斑。

就上面那份名单,步骘、全琮、吕岱三人的权势较重,但步骘与陆逊、朱然等人在荆州共事多年,没看到什么不和谐的记载,他的同族步练师可能才是他登上这份名单的原因。老寿星吕岱,作为陆逊的副手,可以说分化了陆逊一部分权力,张昭的长子张承还写信盛赞过他,不像是有矛盾的样子。

或者说鲁王一党之间的联系是在太松散了,可能只是孙权临时凑起来的,而鲁王孙霸最有力的支持者其实是全琮,或者说全琮夫妇,加上一个孙权之女孙鲁班。全琮作为外戚,在军权方面他长期与朱然分庭抗礼229年同为左右护军,234年同为左右督,246年同为左右大司马,249年同年逝世,真是一对冤家...

这也是很难把朱然放在中立位置的原因,作为手握重兵的人,全琮旗帜鲜明的支持孙霸,那太子党也不会放着朱然不拉拢,其子施绩还明确拒绝了孙霸。

看看下场,全琮之子全寄,吴景之孙吴安,两位国戚均被赐死,补充一下吴景是孙权的舅舅。杨竺孙奇同样是被处死的,杨竺的戏份比较多,吾粲、陆逊还曾谋划过把他调离朝廷中枢,孙奇则是一位孙氏宗室。诸葛恪之子诸葛绰,是被他爹亲自毒杀的。当然,鲁王孙霸也是被赐死的。

步骘在247年逝世,那会儿二宫之争还没落下帷幕,孙鲁班、孙弘在孙权病逝后还在搅风搅雨。吕岱、吕据没受到什么影响,也可以侧面看出鲁王党是个比较松散的势力,缺少足够的渊源,更像是为了权力争夺而临时衍生的,哪怕孙霸失势,也未必想要挽回什么。

就这样,还有来有回。

二宫之争:陆逊:是什么引发了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二宫之争中太子党损失了哪些人?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