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弋:后主安然无恙,我才能降魏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圈,谈及一个人时总要看看牵扯了哪些人或事。前文刚提过霍峻,本篇就再来聊聊他的儿子霍弋yì,字绍先。

霍弋之父霍峻在40岁时就逝世了,收获了隆重的吊唁祭奠。刘备对于霍峻的逝去是十分惋惜的,既不能忘却霍峻的功绩,也不该亏待忠烈之后。承蒙父辈余荫,霍弋在刘备末年被任用为太子舍人,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在刘禅眼前晃的,有霍弋作为榜样,也能鼓舞一些有志之士。

而作为刘禅的近前人,霍弋在刘禅上位后被任用为谒者,谒者台属于“三台”之一,还有御史台与尚书台。谒者主要负责“宾赞受事”,有接待宾客、引导典礼、为天子传话等职能。

“汉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后汉书·袁绍传》注引《晋书》

霍弋不仅与刘禅交游,还被诸葛亮要去带在身边,出任记室一职,主要负责文字记录与撰写檄文。也正是在此时期,霍弋就和诸葛乔有了交集,还是诸葛亮要求诸葛乔与霍弋交游的,诸葛乔不是诸葛亮亲子,而是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的。

诸葛亮逝世后,刘禅也册立了新的太子刘璿xuán,霍弋又出现了新任太子身边,他被刘禅任用为中庶子。而刘璿就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刘璿喜好骑马、射箭,频繁地出入宫廷都是为了此爱好,霍弋为此引经据典苦苦劝说,从结果来看霍弋的劝谏既尽心也得体,但没什么效果

接下来霍峻开始坐镇一方,担任过庲lái降都督的参军、护军等职务,在霍弋担任永昌太守期间,还多次率军征讨在当地作乱的豪帅。也许是霍弋的资历还稍显不足,他的官职较低,却也能在张表逝世后接管南中地区,不过李恢、马忠、张翼、张表等人都挂着庲降都督,而霍弋只是监军翊军将军。

在蜀汉末期还是有些人才的,只是大部分都随着蜀汉的灭亡而消逝。所幸,霍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灭蜀之战可以看出,霍弋常年在南方坐镇,东方是阎宇、罗宪,北方有姜维,这几位都是一时俊彦。

与很多名将之后的结局不同,霍弋没有在蜀汉灭亡前醉卧沙场。他是在回援的路上听闻刘禅投降,霍弋为此素服哭祭三日,为之奋斗多年的蜀汉自此烟消云散,可能有愧于先父孤城不倾的英名。霍弋在降魏前先确认了刘禅的安全,得知刘禅已经被迁往洛阳后,他才带着六郡守将上表投降,随后被司马昭任用为货真价实的南中都督。

霍弋的后半生就是在与吴国纠缠,吕兴在交趾郡叛乱就是霍弋前去接应的,可以说霍弋主要负责交州的战事,他是有一定实权的。霍弋是坐镇在南中,他派出了杨稷、毛炅等人与陶璜展开了交州争夺战,也是趁着接应吕兴的机会,霍弋迅速拿下了交趾、日南、九真三郡。不过这场战事以吴国拿下交州全境告终,那会儿霍弋已经逝去了。

随着多年坐镇此地,霍氏在南中也日渐辉煌。

韩浩:韩浩:屯田有我,领军也有我

霍峻:霍峻:人在城在,孤城不倾

向朗:向朗:曾位高权重,直到我犯了个错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