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发!汇总多家保险公司2020年理赔年报,探索人生各阶段风险

 财子不才 2021-01-13

这是不才在2021年的第5篇原创文章。

年末新初,

多家保险公司都发布了各自2020年的理赔年报。

有风险发生,就会有理赔。

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根据理赔记录来探索人生各个阶段的风险呢?

所以,在这里我们根据了多家保司在2020年的理赔年报,来探索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的风险。

主要数据来源: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2020年累计超过920亿赔付金额

本文剔除了由于投保年龄分布不均导致的误差数据,以下展示内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意义,希望能对你能有所价值。本文的架构分为:

一)医疗篇

二)重大疾病篇

三)残疾篇

四)身故篇

五)汇总-人生的风险密码

人生各阶段的风险汇总见上表,

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关注、转发和收藏~

(一)医疗篇

医疗指的是咱们百姓去医院治疗的情况,

可以分为疾病医疗非疾病医疗(意外医疗)

从疾病医疗来看:

(0-17岁)未成年人主要的疾病医疗在 上呼吸道疾病、胃肠炎和结肠炎、急性阑尾炎。

(18-40岁)青壮年主要的疾病治疗在 痔疮、急性阑尾炎、输尿管结石。

(41-60岁)中年人主要的疾病治疗在 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

(61岁以上)老年人主要的疾病治疗在 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不才怀疑平安人寿以上的数据均剔除了恶性肿瘤导致的治疗情况,读者谨慎参考。

从意外医疗来看:

(0-17岁)未成年人主要的意外医疗在 动物抓咬、头部损伤、骨折。

(18-40岁)青壮年主要的意外治疗在 动物抓咬、骨折、腰部脊椎扭伤和劳损。

(41-60岁)中年人主要的意外治疗在 骨折、动物抓咬、腰部脊椎扭伤和劳损。

(61岁以上)老年人主要的意外治疗在 骨折、动物抓咬、腰部脊椎扭伤和劳损。

(二)重大疾病篇

女性人数占所有重大疾病发生率的近60%,

而男性只占所有重大疾病发生率的40%。

也就是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重大疾病

这一点上,所有保险公司结论一致。

接下来咱们看看重大疾病到底都有哪些?

根据平安和太平的理赔数据来看,

咱们最高发的重大疾病为恶性肿瘤,

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

这点和不才的工作经验相吻合。

恶性肿瘤在男性和女性的高发部位也有区别

平安和人寿的理赔数据都说明:

男性更高发肺癌、甲状腺癌、肠癌、肝癌和胃癌,而女性更高发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和肠癌。

(三)残疾篇

根据工银安盛人寿和平安人寿的数据来看,

男性的残疾发生率高于女性,不才猜测这与男性所从事的职业相关性比较大。

(0-17岁)未成年人主要的残疾因素在 交通事故、跌倒/摔倒导致的损伤、烧烫伤。

(18-40岁)青壮年主要的残疾因素在 交通事故、跌倒/摔倒导致的损伤、意外撞击。

(41-60岁)中年人主要的残疾因素在 交通事故、跌倒/摔倒导致的损伤、高坠。

(61岁以上)老年人主要的残疾因素在 交通事故、跌倒/摔倒导致的损伤、意外撞击。

(四)身故篇

从身故赔付来看,

男性的身故赔付发生率远高于女性

而在所有身故情况中,

疾病身故占了84%,

非疾病身故只占了16%

疾病身故因素:

(0-17岁)未成年人主要的疾病身故因素在 呼吸功能障碍、白血病、脑疝。

(18-40岁)青壮年主要的病身故因素在 恶性肿瘤、呼吸功能障碍、脑出血。

(41-60岁)中年人主要的病身故因素在 恶性肿瘤、脑出血、呼吸功能障碍。

(61岁以上)老年人主要的病身故因素在  恶性肿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

非疾病身故因素:

(0-17岁)未成年人主要的非疾病身故因素在 交通事故、高坠、溺水。

(18-40岁)青壮年主要的非疾病身故因素在 交通事故、高坠、溺水。

(41-60岁)中年人主要的非疾病身故因素在 交通事故、摔倒/跌倒造成的损伤、高坠。

(61岁以上)老年人主要的非疾病身故因素在  交通事故、摔倒/跌倒造成的损伤、高坠。

五)汇总-人生的风险密码

综合考虑多家保险公司2020年的理赔报告,

并根据不才的从业经验做了微调,

最终总结出了人生各个阶段的风险密码。

可以看出,

最高发的医疗风险分别是恶性肿瘤和骨折,

最高发的重疾风险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

最高发的意外残疾/身故风险是交通事故和高坠,

最高发的疾病身故风险是恶性肿瘤、脑梗、心梗。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重大疾病和身故的风险不断增加,而女性的重疾风险高于男性,而男性的残疾和身故风险高于女性。

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

了解风险,规避风险,保险兜底。

以上,

任何保障方面的疑问随时可私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