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找不到?TrackR群众定位技术帮你摆脱烦恼

 新用户6403vWoX 2021-01-13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出门前找不到手机、钥匙而感到心急如焚的经验吧?为了解决这样的烦恼,来自美国加州的新兴公司TrackR推出约十元硬币大小,内建低功耗蓝牙(BLE, Bluetooth Low Energy )信号发射器的标签。只要将标签附加在需要追踪的物品上,就能利用TrackR app找出物品位置。

然而,看似简单的追踪定位功能,却吸引Google及Amazon投入资金,并分别开放旗下智慧空调Nest及语音助手Alexa与其整合。小小标签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Google与Amazon的布局策略又是什么?

本文三大重点:1. 决定TrackR成败的关键–群众定位(Crowd GPS)技术。2. 具备成为物联网基础建设的潜力,吸引GoogleAmazon的目光。3. 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仍是物联网时代的首要考量。

TrackR是一个十元硬币大小,内建低功率蓝牙信号发射器的标签,可附加在钥匙、钱包、行李等想要保持追踪的物品,再透过安装在手机上的TrackR app配对,掌握所有加上标签的物品位置。

(图片撷取:TrackR Blog )

在蓝牙信号30公尺的有效范围内,TrackR有两种提醒模式:1. 当标签与装有app的手机距离超过有效范围时,标签会发出高达92分贝(大卡车行驶音量)的警告音。2. 若要寻找手机,可以按下标签上的按钮让手机发出铃声,就算开启静音模式依然有效。

如果物品遗失在外,超出蓝牙信号的有效范围,就需要依靠TrackR发展的群众定位(Crowd GPS)技术找寻失物。以下说明群众定位的原理及限制。

1. 决定TrackR成败的关键–群众定位(Crowd GPS)技术

即使加上TrackR标签,要是第一时间没发现钱包掉了怎么办?不用担心,群众定位技术让地球上每一位TrackR app使用者化身成为你的协寻小侦探:只要标签物附近有任一位使用者经过,失主就会接收到遗失物的位置通知。

群众定位系统主要由蓝牙标签、app以及云端资料库构成。一旦标签物掉落在有效范围之外,便开始主动发射带有专属识别码的信号。此时若有安装TrackR app的手机进入信号范围,就会把所在位置的GPS座标上传到云端资料库,资料库再根据识别码通知失主物品掉落的位置。

当人们带着装有TrackR app的行动装置随机移动,就像带着雷达的巡逻车四处侦测。使用者密集度越高,群众定位覆盖范围越广,寻获失物的机率就越高;换句话说,在都市里寻找失物会比较容易,在人烟稀少的郊区则是希望渺茫。

(图片撷取:TrackR Blog )

根据TrackR提供的估算公式,以北京市为例,假设每人每天移动距离1.610公里,那么只要157593个使用者(约台北市人口的千分之一)就能让群众定位技术发挥效用。

(自制表格)

虽然表面上以蓝牙标签做为产品,但群众定位系统才是TrackR真正的核心价值。因此,TrackR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正向循环:提高覆盖率吸引更多用户,让更多用户进一步增加群众定位的覆盖率。

对消费者来说,提高群众定位的覆盖率让遗失物越容易被找回,可以借此增加购买意愿;在企业领域的考量,打造一个普及的平台更是争取企业客户加入TrackR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而Amazon和Google看中TrackR的潜力,先后将TrackR应用情境整合进自家智慧家庭的发展蓝图。

2. 具备成为物联网基础建设的潜力,吸引GoogleAmazon的目光

Alexa是Amazon推出的语音助理服务,能够接收带有关键字的语音指令处理简单家务(创新拿铁曾有介绍)。TrackR与Alexa结合之后,使用者出门前只要一边穿鞋、一边发问:“Alexa,我的手机和钥匙呢?”,接下来语音助理就会让目标物发出声响提醒,使用者从此不再为了寻找随身物品而耽误重要约会。

(图片撷取:TrackR Blog )

Google在2014年以32亿美元收购的智慧家庭应用Nest也能支援TrackR。当Nest侦测到使用者待在家而未超出家用Wi-Fi范围,则该使用者配对的所有TrackR标签都会被关闭提醒,避免误触产生不必要的噪音。直到使用者准备外出,Nest才会唤醒TrackR的提醒功能。

(图片撷取:Nest官网 )

Amazon和Google为何先后将TrackR纳入自有生态系?关键在于群众定位具备成为物联网基础建设的巨大潜力

相较于传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群众定位使用的蓝牙技术有着电路体积较小、耗电更低的优点。因此群众定位技术能够更轻易地结合微型设备,深入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在“什么都有,什么都卖”的Amazon眼中,这无疑会颠覆未来人们购物方式。

想像未来的某一天,逛街看到喜欢的衣服,只要说出:“Alexa,我想买这件。”口袋里的神奇助理马上为妳扫描衣服标签,根据内含信息找出最近的仓库,处理订购、支付、寄送。不需拿出手机,眨眼间完成所有购物流程。顾客在店面的购物行为也可以被记录分析,提供店家改进装潢摆设等硬体设施。

更进一步猜测,近期Amazon提出的微型无人机专利通过审核,或许过不了多久,带着蓝牙信号侦测器的无人机开始四处飞来飞去,让群众定位的有效范围深入各个角落,“找不到”将可能从此成为历史名词。

另一方面,网页搜寻起家的Google更能看出TrackR的潜力。当所有事物都加上专属标签,“搜寻”的边界从虚拟拓展到现实,也许才是物联网概念落实的起点。

举例来说,幅员广大的工厂里所有需要定期更新的设备若能全部加上标签,就可以搜寻需要更新的位置,省下地毯式走访调查的人力,中央主管机关也能即时掌握辖区内所有信息。

(图片撷取:Google self-driving car )

看看Google的另一个未来产品-自动驾驶车,群众定位技术能改善传统GPS 在隧道、高架等地形会产生误差的缺点,提升自动驾驶的可靠度。

此外,未来人口组成将趋向高龄化社会,记忆力退化的银发族群越来越多,若群众定位系统发展成熟,补足市面上现有长者/儿童手环采用传统GPS技术待机时间短、较易受地形遮蔽的缺点,长者/儿童失踪等社会问题或许也将迎刃而解。

随着科技进步,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将逐渐模糊,让我们得以来去自如。但享受信息快速流动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更要考量随之而来的隐私及安全问题。

3. 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仍是物联网时代的首要考量

2015年商业杂志《Inc.》将TrackR选为美国成长最快的500家公司之一。麦肯锡全球研究中心也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6.2兆美元,其中大半由医疗服务产业(40%)和制造业(37%)所贡献。

瞄准庞大的市场潜力,又具备产业先行者优势,我们可以期待TrackR在未来掀起一波“万物皆可寻”的科技革命。

(图片撷取:TrackR Blog )

不过必须谨慎看待的是,标签虽然带来许多好处,但若缺乏信息安全的保护,个人资料等隐私更容易在无意间外泄。因此,除了期待业者能自我要求做好防护,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也是身为科技公民的我们面对未来需要培养的能力

从治安的角度来看,全面追踪也许能改善打击犯罪的效率,却也如同无所不在的监视器一般,执法尺度的拿捏将在维护治安及侵犯人权之间面临挑战。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便利与隐私、安全一直是价值天平的两端,其中的利弊得失需要不断地权衡。但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人类未来会因此走向何处?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