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里看青岛 发现不一样的美

 强哥的书屋 2021-01-13

1 漫步在奥帆中心情人坝。

奥帆博物馆是我开启青岛博物馆之旅的第一站,它位于浮山湾内的青岛奥帆中心内。奥帆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主要场地。在奥帆中心有三个主要景点:青岛奥帆大剧场、情人坝和青岛奥帆博物馆。

奥帆博物馆 浮山湾畔一明珠

2 游轮。

走进奥帆中心,只见海湾内停靠着密密匝匝的帆船,远远就能看到如拍岸的海浪一样动感的建筑—一青岛奥帆博物馆。它矗立在海天之间,收藏着青岛对2008年奥运会的全部记忆。钻进“海浪”的肚子里,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开阔而敞亮的大厅被一面奥运主题的大理石壁一分为二。入口的一侧摆放着奥帆赛各级别赛船的实物;内侧则是几乎占满整个地面空间的大型全景沙盘。站在沙盘前,整个浮山湾便可尽收眼底。山、海、城、帆的巧妙结合更完美地凸显了“帆船之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巨大沙盘上的众多小帆船可以通过沙盘外围的6台触摸一体机进行操控,随时上演一场激烈的帆船赛。

从大厅一侧的弧形楼梯拾级而上,迎面的一段U形长廊将人带入了奥运的时空隧道。这里,收藏着众多具有价值的奥运纪念品,让观者大呼过瘾。青岛是中国的帆船之都,奥帆博物馆里自然少不了帆船之都的“见证”。在二楼展厅的一角,有一间环幕放映室,9台投影机从不同角度同时运转,以360度的视野放映帆船之都的形象影片。这部时长近6分钟的宣传片,是一支四五十人的工作团队耗时近两个月完成的;环幕放映室外不远处,一只硕大的地球仪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与普通的地球仪不同,这只直径1.8米的磁悬浮地球仪始终悬在半空中,在它的表面上,闪着红色光芒的地方代表着青岛的友好城市,一个个细小红点连成一条线,几乎跨越了整个“地球”,这就是“帆船之都”和它的姐妹城市们。

游览过奥帆博物馆,你还可以把它“带”回家。一楼新开辟的纪念品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纪念品,琳琅满目,绝对有值得你留作纪念或送给他人的好宝贝。毋庸置疑,奥帆中心绝对是青岛的新地标。它所带来的快乐享受,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

邮电博物馆 展现通信发展史

3 青岛火炬传递者的服装。

4 青岛火炬传递者的服装。

5 展厅。

6 各屆奥运会的服装。

7 奥帆运动员模型。

8 博物馆外景。

1 邮电博物馆外景。

2 发报员模拟发报。

3 秦汉时的亭长相当于现在的邮递员。

众所周知,青岛的博物馆、收藏馆、美术馆众多,有的现代,有的古韵。而有那么一栋暗红色的建筑,穿越百年,经过战乱和变动,依然伫立在安徽路和广西路交界,成为如今的青岛邮电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始建于1901年,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整个楼体沿街排布,用红砖砌筑而成;哥特式的砖木结构,尖顶、拱券与花窗特色鲜明,是最美光影空间。

走进邮电博物馆的瞬间,仿佛开启了通向历史的大门。馆内一至三楼除楼梯间外,其它都是双层透明的玻璃窗采光。塔楼阳光透过韵味十足的彩色玻璃窗,在墙上、地板投下斑斓多彩的光影;馆外树影与光照下凹凸起伏的立面,交错产生斑驳多姿的投影,美轮美奂!

4 孙中山在青岛时用过的电话。

5 上世纪30 年代美国壁挂式电话。

展厅的一楼为接待大厅、古董电话墙、胶澳1901慢递和纪念品商店。五花八门的老电话机是这里最丰富的展品,有100多部,涉及过去100年间不同历史时期的20多个国家制造的电话机。其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电话机,有二战期间美军德军配置的步话机、电话电报一体机,还有一种法国人使用的最古老的三方通话机。而印象最深的就是面对着大门的那个长长的、古老的柜台,用铁栏围着,上面写着胶澳慢递。在这里,市民可以把信件和明信片之类的文字资料保存在邮局,然后指定未来的时间里送达到某地,时间最长可达50年。

在邮电博物馆二楼主展区,设置了古代通信厅、近代通信厅、德占时期通信厅、日占时期通信厅、民国时期通信厅等主展览厅,以及无线电展厅、收藏品展厅等两个专题展厅。通过大量实物和图片真实反映百年来青岛邮电通信发展的艰辛历程。据说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其中包括国家第一批可移动文物登记的60余件珍贵文物。为了丰富馆藏品内容,博物馆每年都增添部分电子元器件、老电话、手机、电话交换机等收藏品。而近现代以来青岛邮电发展的记录,从电报到传呼机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不禁让人感叹邮电行业发展之迅速。循着城市与行业共同前进的脉络,领略前人留下的痕迹,参观这座博物馆,不由得感叹百余年来,青岛邮电通讯与青岛这座城市一起发展壮大,让通信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

邮电博物馆四楼的塔楼是青岛市目前唯一开放的百年木质塔楼。粗大的西伯利亚原木结构,七彩玻璃的圆窗使塔楼具有浓郁的欧式风格,成为游客了解近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近现代史的见证,是旅游观光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此外,馆内布置精细的书坊,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藏书。这是一个无可复制的空间,传递着一份生动的现代文化生活。被时间包浆过的粗朴椽木、镶嵌于高处的窗牖、磨损多痕的老地板、吱呀斑驳的旋梯……流淌着专属于百年青岛老城的洋气与雅致,文艺与闲适。在这里,可以阅读书籍,可以欣赏艺术,可以喝咖啡,可以吃简餐,可以参加各种沙龙活动……

青岛啤酒博物馆 回味百年醇香

有人说:青岛有两种泡沫是最多的,一种是海水的浪漫泡沫,一种是青岛啤酒的激情泡沫。青啤与青岛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座城市与一种啤酒品牌同名,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也正因如此,凭借着“一杯啤酒凝聚百年沧海”的历史魅力,青啤博物馆不仅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而且成为一个浓缩青岛百废待兴、激情勃发的百年历史的地方。

沿着延安一路向北,来到了登州路上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博物馆的购票大厅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为了节省购票时间,景区的志愿者提倡游客微信扫码入园。

进入园区后必经世纪广场,行至此处啤酒风情便迎面而来。眼前正面是青啤百年颂雕塑,巨大的阿拉伯数字“100”向游客提醒着青啤的百年历史;广场的另一側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喷泉雕塑。中间一个巨大的啤酒瓶,周围摆放着8个酒杯,仔细观看杯子上还雕有植物,听讲解员介绍说这就是生产啤酒的原料啤酒花,而汩汩喷涌的水花就像是啤酒泡沫一样。

6 青岛啤酒博物馆院景。

7 旧时的酒桶。

8 啤酒生产车间。

9 啤酒生产车间。

绕过世纪广场便来到了青啤博物馆的楼前。这座极具代表性的小红楼是德国人建厂时修造的,是青岛市目前保留不多的典型德式哥特建筑之一。现在,除了过去一座用于散热的烟囱被拆除外,博物馆所在的三层楼的建筑,原汁原味地保留了100多年前的德国老厂房和老设备,是真正记录百年历史的珍贵宝物聚集地。

1 早期的过滤设备。

迈进博物馆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百年前。上世纪初期啤酒厂的实物、图片资料随处可见。据导游介绍,1903年英德商人投资40万墨西哥银元在青岛兴建啤酒厂,当时设计年产2000吨,发展到目前年产数百万吨,不得不令人感慨。徜徉馆中,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百年的历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两幅广告画,一张的内容是刘、关、张桃园结义,另一张是电影明星胡蝶做的广告。当时日本人认为刘、关、张结义时喝的就是青岛啤酒,而这两幅广告的意思是,无论是古人还是美女,都爱喝青岛啤酒。看来找名人做广告,可不是现代人的首创。

从历史展厅出来,闲庭信步地穿过啤酒厂的一小段厂区,走进一幢门口写有“1903糖化车间”字样的红房,便进入了实物展馆。这里展示的是老建筑物、老设备及车间环境与生产场景等生产工艺流程。一进入生产工艺流程区,首先看到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台西门子生产的电动机。这台电动机生产于1896年,一直使用到1995年,即使是现在,通上电仍可正常运转。

2 工人生产时的情景模拟。

3 在啤酒体验区喝啤酒。

拾级而上,经过一段已有百年史的楼梯,便来到二楼。4个“顶天立地”的紫铜罐子出现在眼前。听讲解员介绍才知道,这是糖化车间里的“三锅一槽”,分别是糊化锅、糖化锅、煮沸锅和回旋槽,用来糖化麦汁。这些设备从1903年一直使用到1995年,用了90余年,真可谓劳苦功高。在传统的发酵车间,灯光昏暗、空气略有些潮湿,20个两米见方的发酵池依次排列。发酵池边有工人生产劳动的塑料模型,发酵池内有发酵产生的泡沫模型,參观者仿佛置身于热气腾腾的发酵场景之中。

参观到此,啤酒的香气始终伴随左右,任谁都会有想要“来一杯”的欲望。在这里的中途休息区,博物馆会为游客提供当天生产未经过滤的原浆啤酒。因为富含酵母,保存时间不能超过一天。除了在这里,外面绝对喝不到这种啤酒。品尝一口原浆啤酒,味道醇香清爽,是难得的参观体验。

参观完前两个区域,进入到多功能区。首先邂逅“醉酒小屋”。这个小屋的内部是倾斜的,里面虽然空空如也,可地面却是七高八低。人踏上去就感觉房子在摇晃一样,整个人不由自主地东倒西歪,像极了喝醉酒的感觉,因此也是醉酒真实体验区。进去的人嘻嘻哈哈,在外面的人也乐呵呵地等待着,真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体验。青岛啤酒博物馆荟萃了历史的精华,展现了百年民族企业的风采,利用高科技手段,使游客融入其中,感悟啤酒带给大家的奥妙。青啤博物馆展示了百年青啤的繁荣昌盛,经久不衰。它包括企业的精髓,质量的保证,以人为本的内涵,不断进取的精神。

道路交通博物馆 探“路”寻“往来”

走在中山路的时候,还是一阵喧哗,但只要踏进馆陶路半步,所有的城市声音就像被绿树作成的屏障给隔在了外边一样。作为中山路往北去的延续,馆陶路多年来一直这样幽静雅致,中山路所有的繁华或衰落都与它亳不相干,这种道路的气质是由它“曾经沧海”的历史和特色决定的。从它早期“皇帝街”的名字就可见那种贵族特有的非凡气质。道路交通博物馆就位于馆陶路与陵县路的交叉口。

站在(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门前,黄墙红瓦的欧式建筑便映入眼帘。那半圆的窗户、绚丽的墙绘,就连窗台上的小花都透露出博物馆对于细节的用心妆扮。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便是有“中华第一车”之称的1901年清廷太后的专属座驾,这是当年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的珍品。虽说是复制品,但做工也十分精细,红色的车轮、黑色的车身,气派而华丽。不远处,有青岛人较为熟悉的公交站牌,据了解这正是划分展厅的指示牌。博物馆展品陈列以公交站点的形式划分为序厅、开启产业之源、沧桑坎坷行程、承运历史重任、踏上改革征程、满怀豪情奋进、复兴圆梦之路等篇章。

手搭扶梯走上二楼的同时,你会发现身旁这个楼梯扶手暗藏玄机。别致的模样充满强烈的金属感,这是利用废旧汽车零件焊接成的楼梯扶手。此外,一楼一把休息座椅也采用同样的制作手法,齿轮与管道的重叠交错,让人们充分感受历史凝重与行业积淀。想要进入二楼展厅,要先通过一个特殊的通道——倾斜车厢,这个区域的地面通过有角度的倾斜以及搭配车厢场景的墙壁,让人们体验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颠簸和摇晃。在此,游客们嬉笑着,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些挤公交的岁月。

在博物馆的二楼展厅,游客们对一架手摇发电机非常感兴趣。不少游客纷纷动手“发电”,然后倾听发电机驱动电喇叭播放雄壮的歌声,而当人们停下手中的动作,歌声也随之消失。据介绍,这台发电机是热心市民捐赠的,不仅性能完好,而且十分罕见。同样在这个展厅,游客还可以在驾驶模拟器上来场“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亲自模拟驾车场景,其中不乏沙漠、森林、雪地等不同赛道,现场“过把瘾”。

道路交通博物馆内的车票馆主题馆别具一格,藏品颇为丰富。干枚老车票见证青岛道路交通变迁史。馆内陈列有青岛目前发行的最早车票,它是1931年成立的山东省胶莱区汽车路局发售的汽车票。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使用的是旧币车票,到了上世纪70年代,青岛还出现了语录车票;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出现了贴着彩色照片的月票,公交车票上也开始有了商业广告。此外,馆内还陈列有青岛最早的接触式C乘车卡。2014年青岛开通了中国首条定制公交线路的车票和交运温馨校车公司的乘客卡。小小车票,方寸之间,反映着城市的生活,记录着青岛的变迁。

每个人,每一次出行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每条路,每一次变迁都记载着厚重的历史。一次博物馆的探访,仿佛翻开了一段段历史,聆听了一个个故事,那丰富的、引人回忆的片段叠踏而来,变成了这次探访最珍贵的收获。

TIPS

奥帆博物馆

地址:青岛八关山麓福山路3号

电话:0532-66562015

门票:30元

时间:9:00-17:00

青岛啤酒博物馆

地址:市北区登州路56-1号

电话:0532-83833437

门票:60元

时间:8:30-16:30

青岛邮电博物馆

地址:市南区安徽路5号

电话:0532-82872386

门票:免费

时间:8:30-17:00

道路交通博物馆

地址:市北区馆陶路49号

电话:0532-8372611

门票:30元

时间:9:00-16:30

4 纪念碑搬运时所用到的工具。

5 道路交通博物馆展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