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古代史知识一览表四: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2021-01-13 | 阅:  转:  |  分享 
  
中国古代史知识一览表四: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纵览

区域 名称 朝代/时间/人物 内容 评价(影响、作用、启示等) 北方地区 解除匈奴威胁 秦 秦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国家强大是维护国家安定的保障。 北击匈奴 汉武帝/公元前119年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南下袭扰。汉初国力疲弱,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于漠北,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北方民族交融 东汉魏晋时期 北方游牧民族氐、羌、匈奴、羯、鲜卑族迁到迁到内地。交融4个方面:生产上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生产,汉族向各族学习畜牧;政治上各族沿袭中原的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西晋时期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各族学习汉语,汉族也接受了各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民族心理上各族与汉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北方各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北地区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 1685年、1686年,康熙两次派兵进攻雅克萨,俄军投降,沙俄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89年,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西部、西北地区 对西域的管理 汉 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东汉明帝派兵出击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西域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和管辖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往来和贸易文化交流。 唐对西域的管辖 唐 唐太宗发兵击败漠北和西域的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北方、西北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共同的君主);唐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巩固西北边疆 清康熙乾隆年间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超过天山攻占回部,康熙三次亲征,平定叛乱。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乾隆调兵讨伐,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叛乱。

③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的管辖。

④土尔扈特回归: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沙皇的控制,返回新疆。 启示:国家的强大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保障;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贡献是我们的义务。 西南地区 蜀汉改善民族关系 三国 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政策,发展经济。 作用:改善了民族关系,加快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唐蕃和亲 唐 641年唐太宗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求婚请求,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他通婚,并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及佛经、医药等书籍。松赞干布派人到长安学习中原文化和各种专业技能。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历史佳话广泛传播。 管辖西藏 清 管辖措施(4点):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册封另一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从此,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的册封(册封);康熙时,清军入藏平定准噶尔蒙古势力(平定);设驻藏大臣,设立噶厦(地方政府),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西藏行政体制和法规,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军事、外交事务(体制);达赖与班禅转世,需要通过金瓶制签,依照宗教仪式和历史定制,报朝廷批准(继承人定制)。 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玄奘西行 唐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历经艰险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长安并主持译经,他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历经千辛万苦西行取经的精神为人们称道。 东部地区 遣唐使、鉴真东渡 唐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十几批派遣使节到中国(遣唐使),学习带回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典籍、建筑等。

应日本僧人邀请,大明寺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中医、文学、书法、绘画、建筑。 遣唐使从唐朝带回去的制度科技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与新罗 唐 朝鲜半岛国家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法等。同时唐朝从新罗进口物产,引入朝鲜音乐。 加强了相互交流,对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原地区 澶渊之盟 北宋

宋真宗

寇准 辽攻宋,逼近澶州(旧称澶渊),宰相寇准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击退辽军。之后,辽宋在澶州达成盟约,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着和平局面。 宋夏和战 北宋 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西夏后,进攻北宋损失巨大。宋夏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宋金和议 南宋 岳飞等抗金将领北伐抗金,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但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东南地区(台湾) 吴国与台湾联系 230年、孙权、卫温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与台湾联系。 原因: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 明朝中期,日本倭寇与沿海海盗、奸商勾结,在中国东南沿海杀人抢劫,时称“倭患”,明王朝派戚继光组织抗倭,荡平浙江倭寇,接着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福建、广东倭寇。 倭寇猖獗原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一些武士成为强盗;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官僚勾结。

胜利的原因: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抗倭战争的性质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戚继光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 清初1661年 明将领郑成功率军进攻台湾,在赤崁城、台湾城打败荷兰军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次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行省。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闭关锁国政策 清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顺治颁布“禁海令”限制海外贸易,强迫沿海商船出海;对宁波、漳州通商口岸出口商品种类和载重量严格限制,后又关闭这两处通商口岸,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原因: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对外交流;惧怕西方及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结果:对西方殖民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综合地区 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元 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设置管理机构。在东南的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对西藏的管辖:在西藏统计户口,设驿站;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归宣政院统辖;设地方机构,任命官员收税驻军。从此,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元朝对边疆的管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多民族之间的交融。 郑和下西洋 明朝(1405-1433) 明成祖派郑和率船队7次出使西洋,慷慨送礼和贸易,目的是展现大国风度,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时间长,规模大,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同亚非人民的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为航海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献花(0)
+1
(本文系清水悠悠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