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琼琼|故乡很小,故乡很大(五 ) 复活与展望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叶琼琼|故乡很小,故乡很大(五 ) 复活与展望


记不清是去年的哪一天,在一个诗歌微信群里,我无意发现一首诗,名叫《致远方,我爱黄梅》,心里一动,这个黄梅,可是那个生我养我的黄梅?点开一看:“一个黄梅女子/辗转于五祖寺、四祖寺、老祖寺、妙乐寺/面对慈眉善目的佛,为她九岁的女儿/许下第一个心愿”,确定无疑,这就是我的家乡黄梅。头一回看到黄梅二字以家乡的名义入诗,我心里一热,毫不犹疑地加对方为好友。对方也毫不含糊地热烈回应。这个网名叫素月绚,真名叫赵琳的家乡人十分热情豪爽,立刻拉我进了好几个微信群,其中有一个叫“围炉:漫谈黄梅”,群里都是爱好文学的黄梅人。从事文学研究这么多年,很少碰到来自家乡的同好,加入这个群,顿时有“还乡”的感觉。群里很多人文笔不错,有的人传统诗词歌赋也有不浅的造诣,还有书法家,作家,民俗家,家乡人如此多才啊。

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围炉里看到群主曹锦军的一篇文章《小巷深深》,一读完我当即断定那一定是童年经常走过的一条小巷,赶紧与作者私聊,果不然!再聊下去,吃惊地发现,原来这个很有影响力的围炉炉主很可能是我的发小,当年他的家和我的家只隔了一排房屋,我的家,是他每天放学必经之路。像是为了“验明正身”,他发过来一张少年时代的照片。一看照片,我几乎跳了起来,这个少年,我确实三十年没有见了,这个少年,我确定三十年前一定见过:一张男孩子的脸,毫无征兆地,从脑海深处浮了上来,跟微信上的照片完全吻合!从这个少年的脸上,我看到谷坝路孩子的特征!这个少年一定也曾对着那金色的海洋,红色的波浪心醉神迷;这个少年一定也曾捕鱼摸虾,河边游泳,报德桥跳水;这个少年一定也曾田间拾麦穗,脚穿木屐,麦田里溜冰;这个少年,一定也曾竹床阵旁嬉闹,星空下遐想,蒲扇风里听故事……原来故乡的一切,凡是跟它有关的人和事,从来不曾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哪怕在脑海中沉睡几十年,只要有契机,立刻会拨开时光的迷雾,清清楚楚地浮现出来。哦,那拥有标志性的厚厚嘴唇的男孩子也人到中年了。

当年的谷坝路男孩如今是黄梅电视台记者,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身份,是黄梅传统文化的发掘者和传播者。工作之余,他扛着一台摄像机,走遍黄梅的“寸桠寸角”,黄梅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民间传说,文化名人,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地形地貌,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用自己的名字开设了一个公众号“曹锦军围炉”,专门围绕黄梅来做文章:黄梅的山水,黄梅的小吃,黄梅的宗教信仰,黄梅的名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细细阅读着围炉公众号里的文章,欣喜与惭愧之情油然而生:原来黄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啊!黄梅县历史悠久,黄梅镇,孔垄镇,小池镇都是千年文化古镇,李白1200多年前的名诗《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原来是在黄梅境内写就的。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都曾到过黄梅,留下不朽诗篇。

黄梅还是红十五军诞生地,无数先烈的鲜血曾浇灌这片土地。黄梅的天空有一串闪亮的名字:古有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黄梅戏第一代宗师邢绣娘;近代有中国哲学家、国学大师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今有“铁娘子”吴仪,著名外交家、巴勒斯坦问题专家翟凤阳,当代最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邢慕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国家一级作家周濯街…….

黄梅戏,挑花,佛教禅宗传说是黄梅的三张名片,黄梅还是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武术之乡,孔垄镇便是岳家拳主要流行地。黄梅还有200多处名胜古迹,有中华长梅寿星--蔡山晋梅;有新石器时代的焦墩遗址;有南北朝诗人鲍照墓,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墓、宋代乱石塔;有避暑山庄挪步园、大源湖风景区、柳林乡漂流旅游村……枉为黄梅人几十年,黄梅的历史,文化我所知实在有限。黄梅两个字的内涵在我心里刷新了,黄梅两个字闪动着我以前从不知道的奇异色彩。

当年那个十四岁初中毕业拖板车的黄梅伢如今将一腔乡愁投入到黄梅文化的发掘、搜集、整理和传播上,他的眼睛早就掠过了谷坝路,掠过了孔垄镇,投射到整个黄梅境内,他对家乡的热爱已超越了个人的感性眷恋,已融入到对一个群体,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的再现和弘扬中。而这个文化其实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发小的举动意义非凡!如今曹锦军围炉影响日益扩大,每年湖北电视台做有关民俗类节目,常采用围炉题材。热爱黄梅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回忆童年,讨论方言,谈论习俗……童年的故乡在围炉的文章里复活,回归!

清明那天,我与曹锦军、赵琳、黄梅作协副主席陈章华,黄梅作协美才女邓星子等如约见面。虽然发小有一点点羞涩,虽然跟章华和星子都是头一回见面,但是竟然没有丝毫生疏违和感。在一路极为默契的谈笑声中,发小轻车熟路地带着我们采风。短短一下午的时间,我们极有效率参观了武穆遗枫、一河两岸、废名墓、红十五军诞生纪念地、四祖寺、鲍照墓等人文景点。天公作美,给了我们一个极为诗意的斜风细雨的天气。

我们静静地站在废名墓前,与大师无声交谈;我们默默走进四祖寺,在佛像前许下虔诚的心愿;我们轻轻抚摸红十五军先烈们的墙雕,感受那血与火的岁月。风悄悄,雨无言,在红十五军的纪念地,极目远眺,天为纸,云为墨,一副烟雨苍茫、意境深幽的水墨山水画在地平线上绵延开来。才子陈章华即兴作诗:“雨斜风细漫吹衣,水墨云天罩琉璃。鹧鸪寺外觅知己,声声啼唱是禅机。”刹那间,我真切地抚摸到家乡那根绵绵不断的文化脉络,我的心,忽然就踏实了。

游子的思乡情,终于不再虚无缥缈,结结实实地落在地面上,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作者:叶琼琼      湖北黄梅人,文学博士,武汉某211大学副教授,研究文学为业,间或舞文弄墨。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