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贤姐|我与围炉有个约会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贤姐|我与围炉有个约会

 “我总是在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为的是从中学习怎样去做”                                  

 —毕加索

 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是曹锦军围炉推出的地方文学专著《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会在黄梅县民政局举行之日.其实在头天就下决心,明天一定要赶个早,结果还是在九点多才到。到后,见许多老师都早早来到,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不过,激动因素还是占据多点——因为90%的人是我“久违”的,既熟悉又陌生。只有窗子,是十多年的朋友,不,是姐弟!我们姐弟的关系源于十多年前,在涛声依旧网站里,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结识的。当时,我漫无目的地在一些网站和好友空间里打转,吸吮我体内最缺乏的东西。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学。我总在做自己不能够做的事。只感觉别人写得好的东西,就用来打发时间,有感想时发表下感想,我却整天,昏昏欲睡。是他,“临窗赏蝶舞 驻足闻梅香”多次鼓励我拿起笔来叙事、写东西,助我走过了人生最刻骨铭心的坎坷之路。所以,我QQ空间里仍然保留着当时写的日志,尽管有许多善意的朋友提醒我——错别字过多,语句不顺畅。可我一直舍不得修改,因为,这记录了当时一个人的坎坷与迷茫。

让我万万没有想不到的是:当年的“临窗赏蝶舞 驻足闻梅香”,居然在十多年后用他的行动和努力让家乡所有人都能够“临窗赏蝶舞 驻足闻梅香”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大喜事,尽管我儿媳妇午饭后要赶往武汉,我却不能不去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有太多我想见的人。我深信见面后有更多惊喜或意外。果然,我见到了久违的神话周老师、石雪峰老师、周火熊老师、陈章华老师、李山语老师、聂援朝老师、赵琳老师、王林老师,还有围炉里面的大评析家毛少龙老师;

更难能可贵的还有特地从武汉赶回黄梅的叶琼琼教授和邓星子老师;陶子宴、丝雨、木棉、山野散人、曹阳、王心刚、吕珊、庄严等老师都是首次相见,但在网络上又是那样熟悉;商宏志老师、计成群老师、无痕、草、葱我们都是从驴友到摄友再到文友相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位十多年前在涛声依旧网站里经常偶遇的美女妹妹“兰芯”,从未蒙面,居然在8月21日喜相逢!真是惊喜连连。会议在石雪峰老师、周火熊老师的主持下打开了帷幕。窗子一一作了简单介绍后,主席和老师们都相继作了讨论和点评。因为,我家里有事,后来王敏军主席和蔡春江老师到达时,我已经在回家的路上,非常遗憾的是未能与大家一起合影并且呆得时间长点。

自从我加入曹锦军围炉后,我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的头等大事就是打开手机,看下时间后,就独品围炉的“心灵鸡汤”,保存后分享出去。有段时间由于身体状态不佳,未能按时分享,居然引来哥哥和儿子的寻找电话:“喂,你怎么啦?怎么这两天没有按时分享文章呢”?突然间,我被幸福袭击,原来我的亲人是那样关注、关心我!

我喜欢《穿越时空赏黄梅》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他出自于弟弟之手,而是她的平实。不彰显,不夸张。让你品起来馨香泄溢。——它涵盖了黄梅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风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乡愁,一册在手,游遍黄梅不用愁的好处!神话周在此书的序里说:“……对于漂泊在他国异乡,具有化不开的“乡恋”情怀的黄梅人而言,由人文道义凝结而成的黄梅家风、乡风、县风;以及老祖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遗产,如同一捧取之黄梅大地,散发着祖先味、故乡味、父母味的“老娘土”,因此他在异国他乡看到的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的介绍、表演,或听到禅宗祖师传说时,往往会情不自禁的喊一声:‘好受味啊’!”这就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有感而发的声音。“……‘围炉’是注册于百姓心目中的‘公众号’。因为:天堂随人心而开阔,心灯明亮,天堂路现;视家国为天堂者自己就在天堂啊”!所以说,《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是注册在百姓心目中的书。

 曾经,我有位领导跟我说:“贤姐,你日的不要跟一些文人混,莫混苕丢”。我一笑了之。因为我非常明白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做什么。一个乞丐绝对不会关注比尔盖茨,他们只会关注比他们收入更高的乞丐。我曾经听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木匠砍了一棵树,做了三个木桶,一个用来装粪,叫粪桶,人们总是躲着;一个用来装水,叫水桶,人们总是用着;一个用来装酒,叫酒桶,人们总是品着。一样的桶,只是装的东西不一样,命运就不一样,众人对它的观点也不一样。

 记得在“名人讲堂”上,有记者问王宝强:“你现在已经很出名了,以后能不能仍然保持这么平实呢”?王保强说:“我本质、我这人就这样”。 “我演许三多时,修路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而许三多他完成了,为什么呢?因为许三多认为每天他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有许多人骂他傻,骂他神经病,他笑着回答:“你咋知道呢”!有人问他:“你拍《士兵突击》这部片子有没有遗憾。”他很坦然地说:“没有,我一直都是全身心地去做”。是的,一个人的本质决定了他的人脉。只要你全身心地去做,去传递正能量,是没有任何遗憾和后悔。

 我深信“围炉”会越办越好,因为他是一方出力多方受益的平台;是作家、摄影家、画家、书法家发表作品、表达情怀的好处处;更是提高黄梅故乡的知名度和聚集人气,传播正能量的好地方。

 

黄梅“小百科”,游遍黄梅“好帮手”!

        《穿越时空赏黄梅》,是黄梅本土文学爱好者共同推出的力作,是黄梅县众多微信公众号中第一个结集成册的纯文学小辑。

本书共分梅香梅韵、梅风梅俗、梅友梅情三个小辑,收录文章104篇,合计15万字。作者有国家、省市级作家,文学博士,也有草根写手,内容涵盖了黄梅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和乡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