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过去这种事(20210112)

 布鲁斯邓bdtcis 2021-01-13

老喻在他的《人生算法》一书中,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回到过去,你能否改变人生?老喻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能。

这是一瓢使人清醒的冷水,浇得及时、有效。这就断了对过去所言所行懊悔的念想,再也不用去想“要是当时我如何如何,现在应该已经如何如何”这样的事。过去对我们的最大价值,是可以用来反思,总结,警示接下来要做的事,给予启发。对我来说,与其反思过去没有做什么,所以现在才没有什么,倒不如如实地记录当初我做了什么,所以我现在拥有了什么。这就将对过去的悔恨,转化成了让过去助力未来,由负面转向正面思考了。

每天都告诉自己“我要改变,一定要改变”,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状态。改变确实很难,除非有机缘触发,而我又采用了“小步子”的办法。比如,我开始锻炼身体,完全是因为当初被小偷偷走了一笔钱,心中气愤,由此想到要锻炼身体。有了情感触发点,每天都做简单的练习,逐渐深入,这才形成新的习惯。

今天又重新想到这个话题来了。我的故事,其实很简单。1998年我初中毕业,大概率是不能上学,要南下广州、深圳一带打工了,多半是进电子厂。因为我那时身材瘦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进工地的概率很小。尽管我还没有成年,但迫于生计,我肯定会南下打工。在生活所迫的情况下,那是我不得不做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我的认知下,我没得选择。

后来,幸运地有个机会能上高中。到2001年,又有机会上大学,但当时的想法,是南下广州深圳打工,因为学费太贵,上不起。南下打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是那时候的最佳选择。但如果从长远来看,我应该去上大学,再辛苦四年,好歹拿张大学文凭,这才有机会进入好公司上班。

2005年大学毕业时,这时候我可以名正言顺南下了吧?偏偏这时候我头脑中再没有南下的想法了。那时候,我迫于学费上的压力,想暂时在江浙沪一带工作一段时间,把学费还清了,再南下。

2007年,所欠学费还清了,也有机缘南下,但那时候没想过南下,在广州一带没有人脉资源,不敢南下了。到2009年,已经在某一条路上走了四年多,也是走不动了。那以后,再也没有南下的想法。

在江浙沪十五年的时间里,一直努力,想力争上游,终究敌不过那里的人情冷暖。也因为个人的执着,走了这一段曲折的路。

2020年下半年,没想到竟然有个机会南下,终于圆了南下工作的梦。这个梦,前后持续了二十二年。梦想成真,却只是我南下的起点。

如果说现在是最佳时机,过去的经历,都是我应该经历的。像我那样的情况,就应该有那样的经历。如果不是有那些经历的磨练,我无法达成现在的职业水准。这么总结的话,有点美化过去的嫌疑,是在为过去辩护。原本过去的生活杂乱无章,我硬是要将之条理化,说每一件事都是必须如此,没有第二种选择。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必然会那样选择。这符合“必然律”,但确实不是“宿命论”。

这事很有趣。因为我自2001年起,就在图书馆中寻找人生的奥秘,想知道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是否真的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再没有别的可能性。我们的人生会如我们所愿,还是会脱离我们的掌控,慢慢地成为我们不想要的样子?

这就涉及到人生值不值得的问题了。如果美化过去,那就没什么好遗憾的。如果心有不满,肯定会相当懊悔。如果当初做了别的选择呢?虽然我们的机会不多,但如果抓住了那一两次关键机会,后来会怎样呢?

这个问题,是硬币的两面,都要好好想一想。虽然人生没有如果,但如果我们两个方面都好好想一想,就会在心安理得和心中不安交替中度过某一个时刻或是某一天。经历两个相互对立的角度的思考后,人生的脉络应该更清晰了。

不要自欺欺人,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因此,不要固执地认为事实已经如此,那就如此;也不要用“如果”来假设一个不存在的人生——当然,用作虚构小说的素材,确实不错。

那些不甘愿只活一辈子,总感觉生活太过平淡,要经历不同的生活的人,写作和阅读都是非常好的补偿。或许,在我的潜意识中,写作就是对生活不满的补偿。好不容易来此一世,如果只活一辈子,多可惜啊。而多活几辈子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虚构。想象一种可能的、并未真实经历的生活,这是虚构的意义。不然,人生真的太无趣了。

目前我认同老喻的说法,人生要想不同,就得打开认识的维度,认清自己和当前的局面,预测未来的趋势,做不一样的选择。比如,过去我从未想过要提升学历,所以,到现在为止,我的学历仍然停留在2005年的阶段。如果我在过去十年中提升了学历,目前所处的职位肯定不一样(缺钱不应该成为我的理由)。到底要怎样,才能在我脑海中种下提升学历这颗种子,让我对之充满热情呢?依我看,这是非常难的事。

现在,我有了这想法,想提升学历,以便以后在职业的路上走得顺畅些。尽管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我并没有实际行动。这就是典型的例子。人不会得到或是达成他不渴望的东西或是目标。意外相逢这种事,不存在。你必须有那个心,然后才能朝那方面努力。

想到这里,我一点都不羡慕那些做互联网的人。我不会如他们那样去想,也不会像他们那样去建立、发展和壮大一家公司。他们在财富和社会声望上取得的成就,是他们苦心经营之后应得的。我的信念让我不会去朝那方面努力,所以,我不能得到那样的财富和社会声望。

因此,人生之路最难得的是将种子种在心里,用热情一次次去激发它,让它发芽,然后茁壮成长。当我们回忆过往的生活,懊恼错过了种种机遇时,其实我们当时因为认知的局限,也不想要那样的东西,所以必定会错过。

以下是当年的原因:缺钱、工作不稳定、不热爱当前的工作、没有目标……,那还说什么呢?

现在,所有的事都可以重新开始。切断对过往的悔恨和留恋,以今天为起点,不正是最佳的打开未来之门的方式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