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辑:沪上秋韵•多伦路

 财宝哥 2021-01-13


第二辑
沪上秋韵·多伦路DUOLUNLU

作者\摄影\朗读:财宝哥

财宝哥,湖南桃江人,《湘樟苑》微信公众平台主编,曾先后在军内外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幅)。

多伦路,一条极不起眼的小街,却是一条无法被上海给忽略的小街。倒不是她地处四川北路的商贸闹市,且与有名的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相邻,恰恰因为是她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伦路,全称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各式小楼,栉比鳞次,风格迥异,和谐自然,古朴典雅,书香浓郁,小巧精致。特别是,秋天的多伦路更是迷人,韵味十足,像极了上个世纪的穿着旗袍的风韵高雅的上海女人,甚是耐看,有味道!

饭后小憩,总喜欢到多伦路上走上个来回。特别是在秋风的吹拂下,信步于这古香古色的怀旧小路上自是别有一番味道与享受。时不时的看看两旁的那些字画、古董、红木器具、茶馆,一路走过,尽是风雅儒商。有两处,是我常去逛的地方,一处是一家旧书店,一处是地下的邮票市场。旧书店总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总能淘到几本心仪的册子,至于邮票市场,我这有着二十多年邮龄的爱好者,自然是流连于这万花筒般的方寸世界里。

另外,还有一处必是我每次定要驻足观赏一番的地方,便是入街头不远处的一幢老房子,倒不是他的房子有什么特别,也不是每天傍晚时分,要么会是一位老太,要么会是一位妙龄少女,肯定准时的在此处买一些自制的香水,而是她们那小得不能再小,袖珍得不能再袖珍的院子里的那株葡萄藤深深地吸引了我。

因为我是一位绝对的花草爱好者,家中院子中所种植的花草植物不下于三四十种,估计院中最抢眼的要属那个高高立着的葡萄架。每每经过这里,我总会不由得想起老家的那几株葡萄藤来,是不是长势也是如此之好?是不是如今也已然泛黄?进入了秋的萧条了呢?虽然不得而知,但总能让我浮想联翩一番。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全长不过600米。这些年几经修葺与翻新之后,保持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沪上风情。如今,已然成为了拍婚纱摄影的首选之地。每每经过,总会看到一两对甚至好几对新人正在摆着各式各样的P0S,为这条极具历史底蕴的老街,增添了一抹靓丽的景色与生机。

多伦路之所以名气甚大,倒不是因为她的小巧精致,因为像这样的小街小巷,在上海的弄堂里弄实在算不上什么。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就是这么一条极不起眼的街道,就是这么一条不足600米的街头,却居住着众多的文化名人,像鲁迅、郭沫若、叶圣陶、茅盾、柔石、瞿秋白、张爱萍、丁玲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曾经在这条小街上生活居住过。用句比较时髦的话讲,多伦路就是那个年代与岁月里的上海文化界的大本营。另外,中华艺术大学旧址曾经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就成立于此。据说抗战胜利之后,汤恩伯、孔祥熙和白崇禧的公馆也曾在这里。

    多伦路上除了名人故居遗址外,多伦路上有许多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馆。包括“筷子博物馆”、还有目前亚洲最大的一家古钱币展览馆(原汤公馆)、文风奇石藏馆、藏书票馆、集报馆、古陶瓷收藏馆等,而给这些店铺的牌匾题名的几乎都是文化名人。

    难怪人们常说,一条多伦路百年老上海。沪上的街头特色,就浓缩在这里;沪上的文化特色,也便浓缩在这里;沪上的秋韵,也更是浓缩在这条毫不起眼的街上了。


“湘军湘语”征稿启示
    本平台诚心征稿,体裁不限。打赏将作为稿酬,聊表心意!投稿邮箱:lishengcaiyouxiang@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