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友情(41)|“中国妈妈”盛睿芳

 财宝哥 2021-01-1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怀念战友系列

写在最前面

铁马冰河日月,醉里挑灯看剑。怀念号角连营、沙场点兵,怀念钢铁方阵、热血年华,以人抒情,以人论理,以人指路,以人当镜,走好今后……

从5月12日起,《湘军湘语》将开辟管苏清先生的军中人物专栏《怀念战友系列》,这位全军首届新闻系毕业的“老新闻”,将带领大伙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军人世界,真正走进一个真实的军人世界。

怀

战友情谊 ZHAN YOU QING YI

“中国妈妈”盛睿芳

请输入标题     bcdef

作者介绍

管苏清,江苏盐城人,从军三十二载,戍边千岛要塞,执剑长江一线,爱好文学,喜交友人,曾先后出版《天界》、《天吟》、《霸王行动》等多部文学作品,发表各类文章2000余篇。现为上海市12345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清瘦的盛睿芳,海军411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入伍20多年,多次执行海军远航重大任务,在非洲孟加拉国,有位喊她“中国妈妈”的女儿,名字就叫“CHIN”。

六百多年前,中国船队在郑和率领下到达非洲。2010年11月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吉大港,访问孟加拉国。当时,孟加拉国海军医院的文员杰娜特怀孕近足月,总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却诊断不出原因,就让她到“和平方舟”,请中国医生看看。经CT检查,发现其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无法自然分娩,当地医院缺乏手术经验,只有向中国医生求援。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海军医院船临危受命,专门组成专家团队,快速制定救治方案。经过精心准备,盛睿芳负责麻醉,在团队的精心配合下,虽然手术中孕妇出现了血压突然下降、心率减慢等症状,好在准备充分,抢救及时,孕妇母女成功获救。女婴父亲安瓜尔·侯赛因喜极而泣。他告诉记者:“没想到中国医生救了我妻子,也救了我孩子。”为了感谢中国海军,他给女儿起名叫“CHIN”。

具有故事情节的是,2017年5月,“和平方舟”号时隔7年,再次访问孟加拉国,在欢迎的人群中,就有“CHIN”一家。面对小姑娘“中国妈妈”的呼喊,随舰而到的盛睿芳抱起孩子,真是分外亲,当初三四斤重的“小不点”,如今已成长为漂亮的小姑娘,亦成为见证中孟两国友谊的小天使。相见时难别亦难,短短三天的访问,让她依依不舍,面对“中国妈妈”的呼喊,泪水止不住地流,心中希望将来有缘再相见。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0”远航,是首次赴国外执行任务,总航程达1.5万海里。该船是我国新一代海上医疗救护平台,也是目前唯一的万吨级专业医疗船,设施设备先进,相当于一所三甲医院,有300张床位,可同时展开10台手术。盛睿芳在海上度过了上千个日夜。开始也晕船,眼见浪头扑船,感觉要被海水淹没了。执行任务多了,也就不晕了。

2009年7月,她作为亚丁湾护航第三批队员,登上战斗舰执行保障任务。这次护航,她经历了一次十分难忘的手术。一位战士不慎摔伤,急需手术。舰船在风雨中飘摇,风浪太大,人站不稳,没法走路,医疗器械靠一件件传递,医生只能在浪峰稍缓的时候做手术,结果一台手术,在海上用去了陆上6倍的时间。护航编队指挥王志国少将感慨写下:“盛睿芳,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作战舰第一女舰员。”

作为一名军人,她把自己的点位设在了大洋大海上。17年来,先生主动请缨,参加了亚丁湾护航、钓鱼岛支援保障、中俄联合军演等十多次重大军事任务,是舰队出海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名女兵。盛睿芳练业务,有个窍门,每天练千针十字绣,确保上手术台,穿刺下针精准。这一习惯,她已保持20多年。在年迈体弱的父母眼里,她是一名好女儿;在女儿的眼里,妈妈是称职的军人,是她的精神支柱。女儿懂事了,理解了妈妈的事业,让她分外的欣喜。

远航的海军,走向深蓝的航迹,需要多少军人的无畏,需要多少家庭的共同支撑!那背后的动人故事数也数不清……

财宝哥短评

“中国妈妈”盛睿芳的故事,让人感慨。相信,中国妈妈与孟加拉国女儿的故事,定会延续,定会成为一段佳话与美谈。

然在小编眼中,“中国妈妈”的故事,不单单是看到中孟深厚友谊的见证,更是看到了中国实力与大国形象的彰显。想来,之所以有“中国妈妈”的佳话与美谈,既得益于盛睿芳精湛的医术,更得益于一个强大祖国的支撑。

愿中国妈妈的故事再多一些!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版面设计:财宝哥

期刊总数:第342期

湘军湘语

扫描二维码,加入关注行列

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军旅世界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