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一些人的朋友圈特别容易被拉黑?

 cyfcx8 2021-01-13

为什么一些人的朋友圈特别容易被拉黑?

这个问题我相信拉黑过朋友的人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之前也在朋友圈也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会拉黑朋友圈那些人?”


以上是部分截图,一共50多个人回答了这个问题。简单看了一下,总的来说答案分为几种:

拉黑最多的就是微商,然后是发一些垃圾信息的,接着是整天炫富晒娃的,还有的就是消极负面,全世界都对不起他那种。

对于我自己而言,朋友圈人比较多,也经常删人。对于微商其实我并不排斥,我排斥的是那些没有技术,没有想法,每天就是复制粘贴然后多号刷屏的那种,对于那些很有水平,很专业,很有创意的微商,我还是挺欣赏的。

炫富晒娃的,我倒是没多少感觉,因为我朋友圈人确实比较多,看到炫富晒娃的概率比较小,偶尔看到也就无所谓。另外就是整天发一些垃圾水货信息的,还连着发十几条的,这种我拉黑比较多,特别是那些一年四季发谣言的,直接删掉。至于鸡汤,只要你发的够有才,倒也没什么。

朋友圈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主要是用来晒晒自拍、展示自己生活状态的社交空间。但是一票父母辈们往往很伤心地发现,怎么我被屏蔽拉黑了,并为此伤心不已。一些闺蜜死党们更为谁拉黑了自己耍过不少心机,撕过不少逼。

一般来说,大家朋友圈拉黑的主要是两类情况,一类是父母领导等长辈上级,一类是每天晒娃、晒面膜、晒鸡汤的同学同辈们。

这里,一起来看看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以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聊为什么这些人容易被拉黑。看看专业的大数据分析下结果到底是什么!

1、朋友圈里的你不是真的你

要说朋友圈晒自拍对于年轻人来说,还真是个刚需,全球的年轻人都爱上网晒自拍,才成就了Instagram和Facebook。从社会心理学上看这也是有依据的,是大家自我形象展示需求的体现,是人的基本动机之一。当然,这种形象展示是有选择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比如到教室里就成了学生,到超市成了顾客,到家里成了儿子。那么,既然有这么多重身份,我们一定会更喜欢一些角色,不喜欢另一些角色,更愿意扮演一些角色,也更想展现一些角色,也就是自我展现的选择性!

朋友圈就是这么一个让我们有选择性的展示自我的社交平台。在朋友圈里,你肯定见不到有人会特意挑自己的丑照po出来。他们必然是从一大堆照片中挑一张最漂亮的,实在挑不出来,那就放风景照,风景也忘了拍,那就发文字,文字都想不出,那就不发。

在这么一个我们精心挑选,有选择性地展示自我的主场空间里,我们肯定不希望这里有砸场子的人出现。可惜诸如父母和领导往往自带破坏光环。

所以,朋友圈看似公开,其实在心理上又属于每个人的隐私空间。它属于自我社交展示的一部分,其自我中心属性是非常强的。

2、加好友≠得给你看朋友圈

但是从外人看来,容易产生一种自我偏差的误解,觉得你都加我好友了,那肯定是我们关系已经非常好了,朋友圈当然应该是对我开放的。可惜,很有可能这只是“自我服务的偏差”,就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能力要高于平均水平的错觉一样,感觉上我和你的关系要好于一般朋友,这很可能只是你的错觉,对方可并不这么想。

对于父母一辈来讲,更是想不通我自家的孩子居然屏蔽自己,这简直是对长辈尊严的侮辱,甚至有点大逆不道的意思。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讲,朋友圈一开始就是针对同龄人的情境来设计的,父母一辈更多是后来的闯入者角色。再加上朋友圈中的角色设定必然不太会讨父母和领导的喜,因此,偷偷地拉黑屏蔽也成了大家的选择。

3、说白了,不是一路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通常拉黑的人是父母领导和那些奇葩的同学们?实际上当下的国内互联网使用者,已经完全分化为两个大的社群了,而且都开始在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因此,之所以会有屏蔽行为,除了关系疏远,一定程度上还因为存在这种社群文化差异。

第一个社群,我称之为“中产生活追求人群”,这是大多数年轻网民的状态。典型表现为看一部电影之前先要去看看豆瓣评分,低于7分的不看,逛街累了要找餐厅吃饭先打开大众点评,4分以下的不去。

这里所谓的“中产追求”并不是说大家都过上了中产生活,而是以便捷、舒适、优雅的中产阶级生活状态为自己的理想生活目标。这些人皆是长期网络生活侵染,代表着网络主流观点和价值观。

另外一个社群,我称之为“互联网外周人群”,他们使用微信更多是和亲友交流,在家族群特别活跃,朋友圈里贴的多是“这几种食物千万不能吃”、“绝密,最新消息透露”、“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几件事”这样的养生、防骗和爱国内容。构成这个人群的大部分是年纪相对较长的一辈。由于触网时间短,他们更多保留的是原来生活中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诸如传统的家庭、家族中心,朴素的生活热情和对国家的热爱等等。

现今,这两大社群的边界已经开始固化下来,各自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

当然,需要强调一点,年龄并不是形成这个外周人群的唯一因素,低教育程度、低经济水平和糟糕的生活环境都可能。所以,朋友圈里我们不单拉黑父母领导,还有可能拉黑一些明显不和自己在一个价值观体系里的“朋友”。诸如那些喜欢晒娃、晒鸡汤、晒面膜等的“朋友”们。

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朋友圈既有公开社交属性,又有私人自我属性。每个人都在精心经营着理想的自我形象,而屏蔽的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关系亲疏问题,从更深层来看,它折射的还是中国社会在大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价值观分群和网络社群分化的新形态。

而说到朋友圈拉黑的问题,就又关联出一个问题,就是朋友圈点赞的问题。

刷朋友圈的时候,你一般会给哪些内容点赞?哪些内容你不会点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点赞是经过思考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发布的具体内容和发布者的身份,是点赞者考量的主要显性因素。而隐性因素则是朋友圈中那群不动声色地潜水的人,我们也称之为“观察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隐形的观察者。

1、点赞的人都是谁?

当你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消息,能看到这条消息的人分两种——会点赞会评论的和不点赞也不评论的,这后一种就是观察者。那么,观察者有什么特征呢?

观察者能看到你的朋友圈,但往往出于情绪、习惯、礼仪等原因,既没有给你点赞、评论,也没有跟其他点赞者、评论者互动。他们就像是一个披着隐形斗篷的人,静静看着大家的朋友圈。

需要强调的是,观察者的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也可以脱下斗篷冒个泡,也就是说,一条朋友圈的观察者可能会成为另一条朋友圈的发布者或点赞者。而如果某个人扮演观察者的次数远远高于他本身作为发布者和点赞者的次数,那么他很可能是地位较高,比较权威的人。比如,你的老板。

 

2、点赞也是会被传染的

观察者在朋友圈中虽然是隐形的,但他们对点赞这种行为的影响不容小觑。

举个可能不少人都感同身受的例子:我老板基本不发朋友圈,也很少赞别人。一旦他赞了谁,很多人都跑去跟着点赞。这时,我总不好意思把老板赞过的几条朋友圈都赞一遍,感觉像在拍马屁。另外,公司几个主管关系不太好,点赞的时候总是怕赞了这个会得罪另外一个。如此一来,点个赞经常对利弊要考虑半天,真的不好做人。

就像例子中提到的,对观察者感受的顾虑常常让我们三思而点赞。

在朋友圈这种开放的空间中,我们会顾虑观察者的感受,并希望维护好和他们的关系。此外,在朋友圈中,点赞往往表示你对发布者或者是内容的认可,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你们之间的融洽度。而这个时候,如果被你点赞的发布者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矛盾,你的点赞则可能会引起观察者的不满,从而破坏你们的关系。

3、赞很简单,点前却想的很多

被这么多观察者围绕的你,在点赞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会想,点赞的内容要符合那些观察者的取向,这是首要原则。

虽然朋友圈的观察者常常是隐形潜水的状态,但事实上,发布者和点赞者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尽收眼底。除了符合观察者群体价值观,在点赞的时候,我们还会遵守另外一个原则:人情互惠。

“赞”就像人情,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但要强调的是,观察者的参与使得这个原则有了新的变化。首先,点赞不要求即时回报。因为观察者的身份具有变化性,他们可以适时调整自己的身份,参与到点赞人情互动中。

此外,互相点赞这种人情持续往来基本建立在双方身份、地位相似的基础上。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权威的观察者,一方面,他们对通过点赞积累人脉关系的需求不大,可以不主动点赞。另一方面,他们的“高人一等”使得他们可以从低一级的人情互动圈中抽离出来,受赞而不一定要回赞。

因此,点赞者对权威者的单向点赞即使没有人情回报也依然会持续进行,比如,尽管你老板很少给你点赞,但是每次他发了朋友圈之后,你还是会乐此不疲地去点赞。

朋友圈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交平台,在这里,点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随机行为,而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本文提到的“观察者”。给哪些人和内容点赞,也会影响你和发布者,其他点赞者,还有潜水中的观察者间的关系,所以,下次点赞前,可要好好想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