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成功的关键,就2个字

 莲学无止境 2021-01-13


有个小短片,记录有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两位大鳄第一次见面的过程。

只有几分钟,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两个人认识之后,比尔的父亲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对他们帮助最大的词,“one word that best describe what helped us most.”。

他们俩的答案惊人统一:FOCUS。

文到此处,我也不再想将主题遮遮掩掩,实则要谈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并且随着成长的需求,我们还会培养出更多的能力,但无论如何,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只会有能力中的20%可以造就80%我们想要的人生。

本文且把这些可以造就一个人事业和生活80%结果的能力,叫做杠杆能力或者杠杆品质。

对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说,他们已经找到答案,同样都是“专注”。

那么,你的杠杆能力或品质是什么?


读书很重要,能变成财富



在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搞搞清楚,这两位大咖到底专注什么了,这可能也是你想知道的。

我对巴菲特更感兴趣一些,就说说他吧。

请大家假装思考的样子,来想想:如果说,巴菲特这样的顶级富豪,他每天花费80%的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你会做何反应?

你不相信?你惊愕?或者什么?
 
不过,这还真就是他的“focus”,他专注于阅读和思考,这是他具体的杠杆活动。

他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在上面,并且保证每天践行着。

作为全球顶级的投资大师,不把时间放到管理那庞大的资产,而去搞阅读,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那这是为何?

难道巴菲特只是秉持一套“长期投资”理念,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然后躺着等钱进口袋了?

答案是,他的阅读活动绝对和他的本业息息相关。

否则他才不会为其每天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可别忘了,他是个商人,读书这件事,如果不是给他带来了绝大的好处,他决计不会这么做。

何况坚持把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去干这件事,真要是为了陶冶情操,真可不必如此严苛。

于是,尽管这些人没有亲口告诉你,恐怕你也能间接得到一个信息:

读书真重要,能变成财富,或者说,全球搞知识变现这一块最牛逼的人,在美国,是巴菲特。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认为有钱,才能干想做的事

阻碍了我们变好
说到这里,有的人也就有小打算了,说我也要每天读书。不过,这个想法也就坚持了3分钟,因为,他有更大的顾虑:

我只是一个小普通老百姓,每天忙东忙西,哪里有那么多闲时间来看书?

这多少有一点“原罪思维”的影子,意思是说,只有像巴菲特这样的人,钱多到不需要考虑生活负担,才可以任性规划自己的时间,从而才有那么多时间去投资大脑,最后大脑的知识和智慧又反过来变现成财富。

但问题在于,一开始巴菲特的财富是怎么来的?以及,富人不用考虑生活负担,就真的意味着他会有很多空闲时间?

我们常常一厢情愿,“等我有多少多少万,我就……”,认为有了大钱,才可以干什么什么。这可能就是阻止我们变得更好的一大认知阻碍吧。

 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事实是:巴菲特自读小学以来,就有将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巴菲特的投资成就

与他的读书和思考习惯有关



巴菲特几乎一生都在坚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前面我们说了,他之所以这么做,背后的逻辑肯定是:这种做法让他吃香。

你知道巴菲特的四两能“拨”多少斤吗?

在过去50年里,巴菲特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达到20%,总累计的收益率达到8000倍左右。

也就是说,你给他投1万,他给你整出8000万。

当然,我们不能说他的读书和思考习惯,就和他的投资成就有直接因果关心,但用个“强相关”这个词,应该不为过。


如何创造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他那么多的时间到底哪来的?

我们要说的是,巴菲特其实是一位时间管理达人,让我们来看看,他为了能够创造更多用于大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都做了哪些事:

策略1:避开忙碌的工作
 
他的日程安排中,几乎排除了所有的强制性任务:
 
他不与分析师交谈(巴菲特估计,一般的CEO,他们的时间有20%是花在的无效率交谈上);他很少与媒体对话;他不参加行业活动。

他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这也是他的出生地;他几乎不参加任何内部会议。

想想我们平时拒绝别人有多难受啊,可以知道,他做的这些决定不会轻松。实际上他也需要不断抵抗巨大的社会压力。

策略2:只和自己信任的人工作

巴菲特会审核与他一起工作的人。他只与自己信任的首席执行官合作,并且已经和他们合作数十年。
 
这么做很有好处,因为都是自己信任的人,在收购公司之前,他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谈判和尽职调查。
 
信任,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你节省时间。
 
对他的团队成员,他也采用了相同的标准——许多人已经与他在一起数十年了。
 
也就是说,选择那些你愿意和他们长期一起工作的人,然后真的和他们长期一起工作。
 
在巴菲特哲学里,你可以看到,他的投资是长线的,他在知识上也是看长线的,甚至是在工作上,与他合作的人,他都是长期主义的。

策略3:保持简约
 
他裁掉了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官僚机构。

他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 他住在一个简朴的房子里,而且他个人每年花销也不多。
 
随着我们在职业,公司和生活中的成长,增加生活复杂性非常容易,实际上这是常态。

当你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巴菲特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时,会发现,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恐怕也是最能践行极简的人之一。
 
策略4:专注于一些高质量的少量投资
 
他每年只进行少量投资。他认为,卓越的回报来自集中的投资组合。

他一再告诫跟他学习的投资者,优秀的投资理念很少见。

如果在他们的职业生涯开始时,给他们一张二十洞的打孔卡,这些打孔数是他们在投资生命周期内可以进行的投资数量,只要严格执行,那么最终投资结果将会得到提高。
 
他在1993年年度报告中总结说,这样做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思考强度,那么自然就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这显然也好理解,如果你一辈子只能投资20次机会,那么你还会那么随意吗?
 
策略5:关注长期投资
 
巴菲特一旦下注,他的持有是长期的。

对自己的前五大股票期权,他的持有都超过20年。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1年。

巴菲特将类似的概念也运用到知识投资上,在巴菲特的唯一授权一本传记中,传记作者评论了自己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东西:

你学习和投资的东西应该是累积性的,因此,与其去学习明天可能会过时的东西,例如某些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过),不如去选择可以让你在10或20年内变得更聪明的东西。
 
总之,他为了把时间都投入杠杆活动中,为此作出了许多努力。
 
他用来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也不是财富积累的直接结果,而是他专门为此设计的结果。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坚持并练好基本功



这篇文章在用巴菲特做例,实际上并不是想让大家对其盲目效仿,更不希望大家抬杠。

因为我们知道,今年美股的表现堪称史所未见,无人幸免,巴菲特也概莫能外,在如此大的不可抗力面前,我们就不要去谈什么他老人家晚节不保了。

他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依然值得学习,我想要带来这样的问题:

1、你自己生活或者事业的杠杆是什么,你明确了吗?

2、找到之后,你为其投入了吗,专门为其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构了吗?

当然,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问题进行考虑,可以这样问自己:

你每天的基本功是什么?

看武侠片,我们会发现,那些练武的人,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基本功。

我们最熟知的就是扎马步,这是许多门派的根基功夫。

双腿外开15度,与肩宽度相同,然后微微蹲下,双脚尖开始转向前,重心下移,逐渐蹲深……

练习扎马步,一来练习腿力,增加下盘稳定性,二来就是修炼内功,所谓的气感。

关键在于,他们每天都练。

据说一些战机的飞行员以及核潜艇海员,即便是那些最有经验的,也仍然需要接受每天基本功的训练。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需要坚持练习最基本的步骤,并接受新式技巧的训练,这样的训练能够让他们在必要的时刻能做出快速的反应。

尽管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是习武活动,环境对我们的考验也不如飞行员和海员们那么的苛刻,但我们也仍然应当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基本功。

学校的时候,最符合练习基本功的场景是早读。

大学学了专业,如果毕业后从事的跟专业高度相关,那么专业知识就可以视为其基本功,往后是需要不断精进的。

所以我说,那些在铸造、钢铁这些行业的朋友,值得时常去回顾一些课本的专业知识——而那些就业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基本功”这件事,还得重头谈起。

最重要的是,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每天的基本功是什么,每天是否在练习?

我记得电视剧《胡雪岩传》中,胡雪岩被老板辞退,他在家里依然每天练习打算盘,他妻子问他既然都没工作了,还打那个算盘做什么,他说他以后会用得着,因为那是他的基本功。

很多人,上班之后,似乎就没有什么“基本功”的概念,每天只是被动的应付工作,不说远的,就说过去因为疫情导致上班延期,在这一段挺长的日子里,你都做了什么?

有的人,就真的只是整天吃喝拉撒睡,然后就是视频和游戏,前段时间有一张长漫画在网上流传,描述的是一个人不同时段吃喝拉撒睡的状态,极为形象。

成熟的人,对自己内心有要求,依照的是内心的标准做事,即便不能上班,他们会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阅读,练习基本技能,或者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

而有的人,就只能被动听从环境的安排,上班了那就去,不上班那就在家吃喝拉撒吧。显然,这两者并不在一个世界。

所以,如果问我有哪些道理越早知道越好,那这就是我认为第一个我们应该知道的:

问自己每天的基本功是什么,然后,每天去练习,就像扎马步,就像早自读。

本文由插座学院经授权转载自白诗诗(ID:baishishi100),作者白诗诗。 知乎学习类话题比同类答主高一个量级,只分享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微博@白诗诗和夜溟。原文标题《你的事业和生活,那根“杠杆”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