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对错”到“优劣”,从低分到高分,相差何止一两步?

 江南木客fh3om0 2021-01-13

不少成绩不错的孩子会在语文的主观题中大大失分,这是为什么?

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领会主观题的评分标准,他们以客观题中“对错”思维来应对主观题的答题。举个例子:

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战国策  楚策四》

这一段话的主旨是什么?

大部分孩子会答:怀才不遇。

这对不对,当然对。高分还是低分?肯定得一低分。为什么对了还是一低分?因为主观题考查的点有两个:1、理解的正误问题。2、表达的精准完美度问题。就像跳水、体操等具有艺术气质的体育项目,一个动作做对了是不是就满分了?没有。除了看动作的完成度,还要看动作的精准度、优美度等等。很多思维非常偏向理科的男孩子,答出怀才不遇就万事大吉了,接下来就不动脑子了,以为全对了,满分了。这是典型的以“对错”思维来应对“优劣”问题。

查一下各种网络信息,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分析文章对上文主旨的概括是:贤才屈沉于下。这和“怀才不遇”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还真是差不多。仔细辨析一下,还是有区别:“怀才不遇”相当于“沉于下”,没有“屈”。我一匹千里马,没有被重用,只能在大草原上孤独地啃一辈子的草,这是“怀才不遇”,是“沉于下”,但不算怎么“屈”。至少没有遭到不公正对待,没有遭受凌辱。而文中的千里马“服盐车而上太行”,才非所用,这是一种“屈”。因此,“贤才屈沉于下”比泛泛的“怀才不遇”要准确。

也有人说,怀才不遇本身就是一种“屈”。如果你做这样的理解,那么本文的主旨概括还可以加一句:贤才屈沉于下,才非所用,遭受凌辱。

这样是不是完美了。再看文章,文中千里马最终是遇上伯乐了!但它的命运改变了吗?它有了驰骋千里跃马疆场的机会了吗?还是没有。因为它已经老迈衰朽,不堪其用了!悲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这才是本文真正的主旨所在:统治者(君主、用人者)应该及时发现人才,尽早使用人才,让贤才各尽其才,各展其长。

现在我们来看:

A、怀才不遇。

B、贤才屈沉于下。

C、贤才屈沉于下,才非所用,饱受凌辱。

D、本文通过对千里马屈沉于下,才非所用,饱受凌辱,“服盐车而上太行”,得遇伯乐时已经老迈衰朽不堪其用的悲剧描述,呼吁统治者(君主、用人者)应该及时发现人才,尽早使用人才,让贤才各尽其才,各展其长。

假设这样四个答案呈现在您面前,您会把高分判给谁?

如果再考虑一下世间唯有伯乐“知己”。。。如果再将此段还原在战国策原文中,主旨的理解是否还有变化?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再问你,你阅读本文的感受或启示,你怎么作答?是不是将主旨D,扩展延伸,结合历史事实或者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就可以?

——下次我们再谈谈主观题答题的“深刻性”和“创造性”问题。

主观题答题的四个追求:1、精准度。2、完整度。3、深刻性。4、创造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