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记忆‖田家庄及田家庄的古槐、古碑

 卜祥山 2021-01-13

寿光市圣城街道田家庄,市区西南四公里。据村碑记载:“该村历史悠久,何时立村,无详稽。据北魏时期贾思伯墓志铭载:“东有庞田,北有公孙……”(此处存疑,我查看了贾思伯及其妻贾氏的墓志铭,未发现“东有庞田,北有公孙”的记载)南北朝,北魏时期,田氏在此立村,以姓氏命名……有左,林,张,桑,田,贾,杨,刘诸姓”。

从以上记载来看,这个田家庄的历史的确久远,至少北魏时期就已存在了。如果真如贾思伯墓志铭记载的那样,“东有庞田,北有公孙”那么这两个村子的历史应该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吧?(公孙庄已经拆迁,所幸关于公孙庄的照片我拍了不少。网络上都有,可以百度搜索“公孙庄”)

现在的田家庄,农圣街穿村而过,分成了村南、村北两部分。村子虽说不大,但有两样宝贝——古槐和古碑。

关于田家庄的古槐,我观赏过多次。这株古槐当初拓宽农圣街时移栽在了路南的绿化带内。五百多年的古槐能挪活,也是件幸事。前年我还陪同新浪博客好友周梓朔老弟一起来参观过这株古槐。周梓朔老弟不愧是园林专业的高材生,他从专业的角度给我讲解了这株古槐的生长环境及生存现状……并解开了我的疑问——“五百多年的古槐为什么这么矮”的原因……

关于古碑,我没找到,下载了新浪博客好友子越的照片。子越老师一直致力于发掘寿光的历史文化,并有百家号“和小黑看寿光”……

这通古碑是田家庄左万青的“记事碑”。以下摘录子越的一段文字

碑文记载左万清父子连科

据碑文记载,左万清为清道光己亥科(道光19年,即1839年)乡试中式(科举考试合格)二十二名(武)举人,历任胶州城汛,奉调出师赴直隶、江南等处地方征剿有功,转蒙抚宪(下级对巡抚的敬称)奏准军功以五品赏戴蓝翎守备,升用兼理都阃府事务。碑文同时记载了左万清的儿子左登鳌为清咸丰己未科(1859年)乡试中式第十九名(武)举人,以军功议叙千总,赏戴蓝翎。

两代皇帝为其赐匾赐对联……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