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远万里打卡五大连池的温泊,当看到不冻河与雾凇,觉得一切都值

 阿陆的行摄馆 2021-01-13

五大连池曾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出现过,因为略显独特的地名,对之很有点印象。正因此,抱着“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我在最冷的季节,几经辗转来到这个大东北的角落,不仅是为了传闻中的火山地貌风光,也是为打卡这座小时候就在心底里埋下好奇种子的城市。

五大连池景区分为很多区块,今天着重只介绍“温泊”吧。忙于航拍,手机“撸”了一组,感觉也挺不错。

说起东北,这个季节给人的第一印象多为“冰天雪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由于天冷,要进温泊还需要先联系工作人员开门,大概平日里除了我们这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达人,真正游客是极少的吧。

冬天到北方来,无论黑龙江还是内蒙古,碰到过许多条“不冻河”,再次遇见,显然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种惊艳感。五大连池又是与火山有关的景区,更加不需要“少见多怪”。这里的水温也一样,据说常年保持在零上14℃左右,因此即使地面温度达到零下30℃,温泊里的溪流和“小瀑布”仍然热气腾腾。

而在温泊,显然那挂满树枝的雾凇和冰凌更容易吸引我们。景区里大树不多,有的被冰雪压迫得弯下了腰,好在虽然看上去岌岌可危,终归没有被折断倒地。

景区里随处走走,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里的“世界末日”,冰封千里,万籁俱寂,唯能听见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喘气声。脚下的一草一木,在白雪皑皑中,似乎被唤出了灵性,被赋予生命一般。

当然,大自然的神奇往往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奇迹”,就像这堆看上去纤弱无比的芦苇,与环境是那么格格不入,用随风摇摆的身姿“笑傲温泊”。而有些看似坚强的“家伙”却承受不住考验,被冰冻包裹得严严实实,以至于都看不出它的本来面目。

在温泊航拍是种可怕的体验,手指裸露在外一分钟左右就迅速冻僵,相当疼的那种!用相机拍照的话倒还可以戴手套,吃的苦反而少些。可惜来去匆匆,全程在拍拍拍飞飞飞,没能好好地寻找和发现它的细节之美,如果再来一趟,拍出的东西绝对能上一个层次。

想了一想,觉得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为摄影器材的“健康”,最好都能配上保暖外壳,像我在这方面就比较随意(带的是一镜走天下,非大三元等贵重镜头),单反也是多年才洗一次的“老家伙”,结果镜头在来北方几次后就从自动变成半自动(时好时坏)了。手机更不用多说,温度一到自动关机,插充电宝和贴暖宝宝都是骗人的,并没什么大用。

作为南方人,对于哈尔滨和黑河的冷,并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室内和车上都“温暖如夏”,户外时把自己裹成粽子,根本不冷(摄影时除外)。如果说生活中最有差异的地方,就在于上下电梯时需要按钮的那几个刹那间,我对之有个衷恳的评价,也是总结:“静电猛于虎”!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和我一样感觉的?

(图文作者:阿陆,谢绝转载哦,欢迎关注及合作)

从杭州到黑河,一路奔波不可谓不辛苦,好在遇见五大连池,遇见温泊,美景在前,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