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曾祺“岭上多白云”——诗人的画展

 光盐书画 2021-01-13

汪曾祺
(1920.3.5-1997.5.16)


代表作《受戒》《晚饭花集》《逝水》



人们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他是文学家,更是美食家,画家。他的文字中有画,画中有他那有趣的灵魂。

他在《城南客话》中写道:

——

我画画,没有真正的师承。我父亲是个画家,画写意花卉,我小时爱看他画画,看他怎样布局(用指甲或笔杆的一头划几道印子),画花头,定枝梗,布叶,勾筋,收拾,题款,盖印。这样,我对用墨、用水、用色,略有领会。

······

摘了帽子回京,到剧团写剧本,没有人知道我能画两笔。重拈画笔,是运动促成的。运动中没完没了地写交待,实在是烦人,于是买了一刀元书纸,于写交待之空隙,瞎抹一气,少抒郁闷。这样就一发而不可收,重新拾起旧营生。有的朋友看见,要了去,挂在屋里,被人发现了,于是求画的人渐多。我的画其实没有什么看头,只是因为是作家的画,比较别致而已。

我也是画花卉的。我很喜欢徐青藤、陈白阳,喜欢李复堂,但受他们的影响不大。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曾画了一幅紫藤,满纸淋漓,水气很足,几乎不辨花形。这幅画现在挂在我的家里。我的一个同乡来,问:“这画画的是什么?”我说是:“骤雨初晴。”他端详了一会,说:“哎,经你一说,是有点那个意思!”他还能看出彩墨之间的一些小块空白,是阳光。

······

我的画,遣兴而已,只能自己玩玩,送人是不够格的。最近请人刻一闲章:“只可自怡悦”,用以押角,是实在话。

——

汪曾祺文章中描绘的生活、笔下的故乡、言语中人生,就像好朋友和你,边喝着小酒边聊天,如和煦的风,恬淡不失回味,朴素中尽是温情。真如他自己所言是“人间送小温”。

汪曾祺的魅力也正在于在他的眼底尽都是趣事,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展讯
(2020.9.1-2020.9.25)


地址:浙江美术馆


由浙江美术馆主办的“岭上多白云——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书画展”于2020年9月1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出汪曾祺书画作品近百幅,以及10余件珍贵手稿;借汪曾祺散文集名称,分为“人间草木”“人间至味”“人间有戏”三个部分。

这是汪曾祺的书画作品首次在专业美术馆集中公开展出。

让我们一起在书画中领略汪曾祺的文学世界,感受老先生“不古不今、亦雅亦俗”的书画风格吧!

展出作品





《苦瓜冬苋菜》 汪曾祺 纸本设色

31×34cm 年代不详

《南人不解食蒜》 汪曾祺 纸本设色 

30×34cm 年代不详

《蜻蜓荷花》 汪曾祺 纸本水墨

38×24cm 1984年

《紫薇花对紫薇郎》 汪曾祺 纸本设色 

71×37cm 1988年

《墨雏》 汪曾祺  纸本水墨 

30×29cm 年代不详

《松鼠》 汪曾祺 纸本设色 

69×36cm 1986年

《窗外雨潺潺》 汪曾祺 纸本设色 

71×35cm 1985年

《水八仙与螃蟹 》汪曾祺 纸本设色

34×31cm 年代不详

《莲蓬 》汪曾祺 纸本设色 

71×47cm 年代不详

《水仙花》 汪曾祺 纸本设色

30×23cm 年代不详

——图片来自浙江美术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