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伺机而动 #2020.10.22

 伊利丹5vi9krub 2021-01-13

一)伺机而动

今天晚上做直播。当问到“随库接下来,还有什么项目时”。

俺回答了一句,“项目现在就有,但我想再等一等”。

等一等做什么,为了一个重要的日子:12月31日。

12月31日是什么日子,是年报的日子。财务结算的日子。

巴菲特曾经嘲讽地说,“企业生产,并不是以12月为节点。财务报表,为什么要以12月为年报”。

日本的企业,通常以4月为财年周期。所以日本的跨国公司,往往3月31日前,就要把海外的利润,汇回日本。

到了4月初,再把资金汇出海外。

每年三月底,日元汇率就会猛涨。到四月初,再猛跌。

这一来一出的人为波动,吸引了海外鲨鱼的猛烈狙击,甚至引发了所谓的“结算行情”。

中国的企业,同样不能免俗。中国的地产公司,结算周期是12月31日。

某些经营得十分良好的公司,一到年底,就会发疯。

典型的,例如恒大,碧桂园,万达,融创。

恒大平时蛮正经的。但到年底“冲销量”时,什么节操都没有了。啥条款都给得出来。

说是“年底”,但地产KFS,也不可能真的到12月31日再“促销”。

绝大多数公司的财务截单,是12月25日。

再加上你五天付款,银行批贷的时间,促销活动“最晚”12月1日就要认购。

算上谈判和宣传时间,11月底,整件事都要敲定下来。

随库目前手里,有二个住宅项目,一直都在跟进。

但我觉得,“还不够好”。

譬如今天10月22日,如果我再“拖延”一个月。从资金的角度,用户就省了1%

年底促销,假设KFS能额外让利1~2%。

一进一出,就是三个点的利润。

或许有屌丝问,“三个点”也不算什么呀。

这种,就是把九阴真经,练成九阴白骨爪的。

“随库心法”通篇讲的,是“专业的精神”。

在每一个环节,多做好1%。所有的环节,累加起来,就是+20%差距。

经营公司,个人投资,从来都没有秘诀的。

兢兢业业,认真把每一个环节,做好1%,勤奋换来最后的胜局。

我真的很烦心某些“尾部”用户,拿一本“残卷”,就炫耀学会内功心法了。

不是所有乱买房子,都能赚到钱。

也没让你学会了“贷款”,却胡天胡地“成本”失控。

我们目前手里二个项目,都还算可以。

但我依然希望“拖到十二月”,能有更大的胜算。

届时,看哪一个KFS让利大,再决定主推哪个吧。

二)跨越牛熊

今晚直播的时候,讲到了“上海”的楼市。

我的意见是:

1)2020.10~2021.6,上海楼市可能会涨。

2)不建议现在买入上海房产。

这又是一件非常违背“直观”的事。

如果你认定,六个月之后价格比现在贵得多,你为什么不买入。

买到就是赚到啊。

讲这种话的人,一般都是“房圈”小白,或者嘴炮。

遗憾的是,随着随库归隐,房圈的分析,正有逐步“弱智化”的倾向。

因为房子不是股票,它是不能“T+1”交易的。

二年之内的短线交易,“税费”非常严重。

更麻烦的是,鉴于《压价效应》,只有全小区最低价的才能卖掉。

短线博弈,仅“税费”就占去10%以上。

如果以一轮行情,+35%计算。不论胜负,三分之一交给了税费。

关键词“不论胜负”。

显然,这不是一笔好生意。除非你“非常非常非常确定”,马上有牛市大行情。

否则值博率不高。

如图,在穷屌丝一贯的思维中,“天选之子”总觉得自己是方案一:

  • 在大涨的前夜买入

  • 牛市的尾声卖出

而这个是不现实的。“交易税费”会侵吞掉你1/3的利润。
事情的真相是,如果你真的去“实操”。你会面临“方案二”。
  • 在大涨的前夜买入。

  • 2021年并无法卖出。

  • 被迫持有五年,到下一个“周期”牛尾声再卖出。有可能是2025年。

这样,把利润平摊到六年,其实你并没有赚多少。

而随库系讨论的,是“方案三”:

  • 我们很久以前建的仓位,最早可以追溯至10年更久。

  • 明年准备出货。

直播中,俺明确地表示:“这一轮我准备出货了”。

我没有信心,陪伴上海到“下一轮”牛市。随着上海越发老龄化,僵化缺乏创新,“下一轮”牛市,可能拖得很晚。

我等不起。

今年不再买进,明年准备卖出。

(知名不具,泠夜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