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90%人生的焦虑,是源自对现象和情绪的揣摩、臆测、夸张、主观放大,而并非来自对问题本质的客观分析。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多数的焦虑其实都可以不攻自破——因为它们呈现出的表象,和问题的本质,差了十万八千里。 因为工作原因,我慢慢养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所有事情,我都想像土拨鼠打洞一样,入木三分,挖地三尺。 我们多数时候活在现象和情绪里,这正是人生最大的圈套和陷阱——因为我们始终游离在问题的本质之外。 而抓住规律,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路径。 01.5问“为什么”清晰定义问题在和很多朋友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特别愉快的交流。我们常常会因为某种困惑抛出问题,再逐渐谈感受和理解,过程中,我们会就这个命题来来回回抛球接球,最后发现:我们最初讨论的是A,但最终我们认为,问题的本质其实是B,而并非是想象中的C。我们多数情况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去找解决A 的方法,或者按照C去找答案,但最终,我们应该回到B,去寻找B对应的答案Bx。 比如,当我们讨论中年危机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中年危机——>没办法在保持高薪的前提下跳槽——>没办法保持长久的职业竞争力——>没办法获得面向未来5-10年职业高速发展的能力积累——>在可以舍弃高薪的可接受范围下如何进入一个理想行业+平台。 问题到这里,已经从最初那个仅仅为了应付生活勉强讨得「高薪饭碗」,变成了面向未来「通过进入一个行业赛道来获得职业提速」。 哪个是表面现象,哪个是灵魂拷问的本质? 停留在高薪,我们的选择和思考必然就是寻找钱最终的答案——以及为了钱,能否做出健康、时间、家庭陪伴的牺牲? 快进到「进入高速发展的行业赛道」,我们要思考的是——哪些高速发展的行业和我的技能/ 心理/ 核心优势距离最近,以及转换的可能性和存活几率最高? 它们得出的结论迥然不同。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定义问题的过程。 但通常,我们的大脑是懒惰的,我们的心灵也很难承受思考这些问题本质的痛苦和煎熬。因为思考本身也喜欢走捷径,它也喜欢按照最舒服的方式和惯性前进。 在一个内训课程中,我学到了这个小小的诀窍——5问为什么,帮你清晰的定义问题的边界。 你可以顺藤摸瓜不停的拷问自己:A为什么?这个是为什么?有了B之后呢? 就像我在社群里看到的一些转型跨界的问题一样:到底是胜算几乎没有,还是,你要定义的本身是跨界中做到「能力匹配」的这个核心问题怎样解决?那么,「能力匹配」最终考察的是什么,在经验不匹配的情况下,在短时间无法积累点对点直觉、手感甚至执行操作的时候,你靠什么在一个新的行业立住脚,存活下来? 新岗位需要什么能力? 这项能力需要具体完成哪些具体任务?你没有这个岗位经验,你怎么快速顺利完成? 你不能完成,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方法,还是不知道在哪里学习,还是你学的不够快?
不能清晰的定义问题,会让人所有的讨论和思考都停留在现象表层——并且,你会again and again,一再迷恋停留在表层。 5问为什么,会非常快速的带你离开你习惯的那个平面,有机会打开一扇门,走到一个没有预想过的黑色世界。但只有穿越这个长长的隧道,你才能通向问题的本质,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02. 找到背后的规律我最近读了一篇10万+ 的行业文章,写的非常好,有很扎实的营销功底和理论素养。 一年前,可能我会非常兴奋的收起来,并认为这的确是一篇好文章。但现在,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有些可惜——那就是,这篇文章仍然停留在对现象和趋势的描述,最终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方法论和实践的指导——到底怎么做? 文章大概的意思是,阿迪达斯在数字媒体上过度投放,也就是说:他们过度注重品牌在效果广告上的投放,注重短时利益和销售转化,而忽略了长线的品牌建设,导致品牌浪费了大量预算。 这一定是大家不知道的事实吗?当然不会,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营销人的工作场景。但作为一篇专业文章,它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效果广告也好,还是强化品牌建设的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传播类广告/创意的实现,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哪类广告投多了,而是一个固定预算盘子下,怎样找到不同广告投放形式的最佳平衡点,总结出不同的投放形式的「黄金分割配比」,在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配比建议,甚至是不同行业的投放规律总结…… 这才是所有CMO和CGO关注的技术难点。说现象谈趋势其实很容易。 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在数字媒体浪费预算的事儿。它本质是在解决经济下行趋势下广告投放的优化组合和效能最大化问题。 或许这一刻你就会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每天看很多行业评论和文章,但是一年过去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本质上并没有提升? 爽文和真正的专业干货之间有一个本质的差异——那就是,后者可以上升到方法论层面,告诉你真正的规律和本质。你知道怎样由此去实践了! 这篇文章,在思考上,还差了这么非常关键重要的一步。 所以,当我看到Keep的一战成名,我会再多问一个问题:到底是上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先点了一把火推高了它的知名度在先,还是「自律给我自由」这个燃烧情感共鸣的品牌定位在本质上击穿了消费者的内心才使得它迅速突破从小众走向大众? 如果这两个动作换一换顺序,结果会不会不同?这种通过流量综艺植入推高用户量的模式,换一个行业产品,到底还适不适用? 如果你的思考仅仅停留在第一层,你看到的永远是「别人家的Keep」,它永远不会变成你的技术路径,更不会转化为你的底层能力——因为,换到你手里,拿着一款完全不同的产品,你仍然不知道这里哪些是运气,哪些是套路,哪些是真正的底层规律和方法。 讲到这里,也许你已经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专业文章和专业信息,看上去也消化了很多,但就是和我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没有形成一毛钱关联——这其实是一种无效学习。你在摄取信息,但你根本没有把它转化成一种实战能力。 而我们多少人的职业积累,都是年复一年重复这种所谓的「爽感式半拉子学习模式」? 如果你不提炼到背后的规律,你的学习就只是走了30步,你想成为一名运动健将,首先要训练的是肌肉能力,以及如何形成这种肌肉能力! 提炼规律背后也有几个很好用的方法: A 5问为什么仍然适用 B 思考这件事适用、不适用、特殊性和共性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很好的推导过程 C 古语说举一反三,拿你自己的岗位和经验去套上去,问问自己哪些你可以得出结论,哪些得不出结论,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会帮助你抽离规律 D 依赖于多个案例现象的积累,像扑克牌一样摊开在桌上,习惯用「比较」思维会帮助你上升一个思维层次 03. 砍除和核心命题无关的一切外围边缘因素驾驭一件事情的本质,最好的一个思考路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减法狂人」。 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是必要因素?我一定要知道什么? 哪些概念、因素对解决问题是不必要的,可以忽略的? 能砍掉的全部砍掉,你的思维才能在一个非常清澈、通透的世界里自由前行。你必须学会砍掉一些细小的元素,让它们不再干扰你。 当我和同事讨论一个非常复杂的营销问题,我因为一个技术细节沉浸不能自拔的时候,她突然说:你觉得它对解决这个问题真的是必要的吗?还是说,我完全可以砍掉? 大量时间浪费在一些细节信息上,会让我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偏离了逻辑主线。 现在,你的脑子和思维里,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小人:让他在合适的契机下,拷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究竟在围绕哪个核心命题在讨论? 还是,我们囊括了太多杂糅的信息? 做减法这件事听起来非常容易,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 但多用逆向思维,多问自己「什么不必要」,那么「什么必要」和应该留下,自然也就水落石出了。 当我无限痴迷在提炼规律的世界中,我在营销专业上的理解和思考深度,更进了一步。我对专业文章的好坏拥有了更强悍的辨别力,当然,我对于实战的能力也就更进了一步——因为我知道关键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 这是一项需要终身修炼的素养——面对很多人生两难的选择、多数的困局和逆境,往往是我们内心缺乏明辨问题本质的能力,才让我们变得极端焦灼和无力。 当你越来越能靠近一个问题的本质,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并非你变聪明了,而是你能够真正的拨云见日,做到打蛇打七寸,命中要害,而非在10个看似都是答案的路径上乱转。 我们常常觉得也许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恰恰是:抓住问题的本质,答案往往就剩下了最后的那一个。你会无比确定肯定—— 这正是抓住问题本质的魅力。 它让答案自己浮出了水面。你根本不用再做选择! |
|
来自: 建怀v394hwyhnb > 《矛盾论、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