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期审美辅导班|结课展:运河北流

 吞像摄影 2021-01-14


本篇编辑:鹳鸟踟蹰

图片:韩丽萍

点评:王霄

资料来源:摄影师供稿

导师点评

我们会因每天重复着“按部就班”、忙碌日常琐事,而忽略身边的精彩。摄影师喜欢远渡重洋、深入腹地,而不愿把目光投向自身的周遭。

在异国他乡,新奇的景观和猎奇的心态驱使我们按下快门。但是,我们在远离生活地带时,更多的是为了逃离生活。那里不是我们熟悉的环境,不承载我们的情感;没有我们的家人,没有沉淀我们的思考。

我们的活动恰恰是在日常的空间中展开,熟悉的城市、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间连接着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人与存在。人们在渴求逃离生活的同时又盼望着生活的回归。摄影在追求新奇的拍摄对象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回溯到身边的日常呢?

本期审美辅导班学员韩丽萍的作品《运河北流》正是摄影师将创作空间选择在了自己生活的区域。照片拍摄了在北京通州区京杭大运河周围不同的景观和不同的人。在韩丽萍的照片中有自然风光也有城市风景,有收获新鲜蔬菜的农民也有在进行直播的都市潮人,有破旧的小舟也有金碧辉煌的大船。

这一切并不是对社会变化过程的记录,而是在同一地区的当下出现的不同景观。这些照片在提醒观者,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单一维度的。我们仍在努力寻找自然与现代化的平衡,在过渡新与旧的交替,也在面对着许多不平衡与不完善。而这些都通过照片中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得以展现。

《运河北流》韩丽萍/摄


自  序

北运河北京通州区境内主河道长42公里,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我生活在运河流域的这座城市,平常匆匆而过,忽视了它的存在。

这次创作我选择拍摄身边的这条河流,想更多了解运河,关注两岸人的生活状态。两个月来我行走在运河两岸,从城市到乡村,观看河流的细节,观看两岸人对运河的眷恋。

我试图用影像寻找这座城与运河的关系,运河与人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我用镜头记录运河岸边人们生活状态,体验它生生不息的存在感。






韩丽萍
摄影师

2013年开始从事摄影活动;2018年2月,作品《开心母子》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优秀作品;2019年12月组照《乡村卫生室》入选“美丽乡村全国摄影大展”;2018年组照《胡同环境旧貌换新颜》参加第18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9年组照《交错》参加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另有多幅作品在《大众摄影》等媒体发表。

💐

特别提示

王霄老师第2期《摄影审美意识提升辅导班》已经圆满结束,想参加第3期辅导班的朋友可以联系吞像管理员预约登记。

POEMS FOR YOU

为韩丽萍的摄影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