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十章 其他 辨 证
2021-01-14 | 阅:  转:  |  分享 
  
【目的要求】熟悉六经辨证的含义及其各病证的含义、辨证临床表现熟悉卫气营血辨证的含义及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各病证的含义
、辨证临床表现熟悉六经病证及卫气营血证的传变形式一、太阳病证(一)太阳经证概念:因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
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脉证特点: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太阳
中风证分类太阳伤寒证1、?太阳中风证概
念: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1)具有风邪袭表,营卫失调
见症,如发热、恶风、汗出、脉缓。(2)具有风邪犯及肺胃征象,如鼻鸣,干
呕。审证要点:恶风,汗出,脉浮缓。?2、太阳伤寒证概念: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
袭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征候。临床表现:(1)具有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见
症,如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2
)具有肺气失宣见症,如呼吸喘促。审证要点:恶寒,无汗,脉浮紧。(二)太阳
腑证概念: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其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太阳蓄
水证分类: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概念: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1)具有太阳经证见症,如发热,恶寒,脉浮等。(2)具有邪热内传膀
胱,气化功能失职见症,如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或水入即吐。审证
要点: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少腹满并见。2、太阳蓄血证概念: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与少腹所表
现的证候。临床表现:(1)具有瘀热结于下焦,上扰心神见症,少腹急结或鞭
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2)具有瘀热内结见症,大
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审证要点: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等。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外感温热病传变规律(一)营分证概念:温热病邪内陷
,劫灼营阴,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侯。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临床表现:
(1)具有邪热灼伤营阴见症,身热夜甚,口不甚渴,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2)
具有邪热侵扰心神见证,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3)具有热伤血络见证,斑疹隐
隐。审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神昏,舌红绛,脉细数。(二)血分证概念:温热病邪深入阴血,导致动血、动风、耗阴所
表现的一类证候。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临床表现
:(1)具有血热侵扰心神,迫血妄行见症,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昏狂,斑疹显露,色紫黑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2)具有热灼肝经,肝风内动见症
,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脉
弦数;邪热内郁,阳气不达,则四肢厥冷。(3)具有邪劫肝肾之阴,虚
热内扰,虚风内动见症,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或手足蠕动、瘛疭等。审证要点:身热夜甚,昏谵,斑疹紫
黑,舌质深绛,脉细数。第三节三焦辨证概要一、上焦病证概念: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和
手厥阴心包所表现的证侯。临床表现:(1)具有温邪犯肺,肺卫失和,或热邪蕴肺,
肺气失宣见症,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咳嗽,口渴,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或但热不寒,咳嗽,气喘,汗出,口渴,苔黄,脉数。(2)可有温邪逆传心
包,侵扰神明,阳郁不达见症,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
舌红绛。第四节经络辨证概要经络辨证: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
的分析,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
方法。原理:人体经络系统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
理活动。患病时,外邪侵袭,首先导致经络之气失调,进而内传脏腑。反之,亦可循经络反映于体表。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第十章其他辨证方法简介第一节六经辨证概要外感温热病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献花(0)
+1
(本文系蓝颜ii77mc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