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不得课本上从来不提,廉颇和蔺相如晚年的生活,原来是这个样子

 谷山居士 2021-01-14

“不畏秦强畏廉斗,古来只有蔺相如。”这是宋朝诗人晁补之写的《渑池道中》,由此可见,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故事是从很久开始了。在我们所学过的语文课本中,出现过他俩的身影还是在故事《纸上谈兵》后的《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中。

公元前262年,赵王听信奸臣之言,把本在战场上的廉颇换成了赵奢的儿子赵括,结果这场长平之战赵国以失败告终,白起在这场战争中坑杀了45万赵军,赵国也因此开始走向衰败。而因为蔺相如的足智多谋,才在“渑池大会”上保全了赵国的利益和赵王的尊严。

由于蔺相如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而升官,这引起了廉颇的不满,于是他决定每次见到蔺相如,便要狠狠羞辱他一番才行。而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就叫车夫离廉颇远远的,有廉颇在的地方,蔺相如绝不会到场。蔺相如此举让他的门客颇有微词,认为他这是在逃避廉颇,有华而不实的现象,坐实了廉颇羞辱蔺相如的流言。

于是,门客便找到了蔺相如,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门客们来投奔蔺相如,就是因为看中了蔺相如的才智,而此刻蔺相如已经高升,与廉颇将军算得上是一文一武,平起平坐,但是廉颇将军对蔺相如颇为不满,大放厥词,而蔺相如显得毫不在乎,这种做法在门客们看来就是认怂的表现。他们开始请求蔺相如放他们离开,另择清明聪慧之人。

而蔺相如解释道,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廉颇将军。蔺相如连秦王都不害怕,且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怎么会因为廉颇将军的一己之词而大发雷霆。他之所以躲着廉颇,就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不能让他国有机可乘,秦国之所以对赵国有所忌讳,就是因为有了蔺相如和廉颇的存在。二人相争,必有一伤,那便是秦国想看到的。所以,国家利益为上,牺牲小我无可厚非。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廉颇耳中,他顿时羞愧难当,急忙背上荆条去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也就此和好。语文课本里就到此为止了,那么最后的结局大家想必都十分好奇。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军攻打齐国,拿下了晋阳,官拜上卿。

而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发生时期大致在赵惠文王在位时。而廉颇的人生在赵孝成王时期才有了转折。在赵孝成王执政时期,秦国开始大张旗鼓攻打韩国,韩国为求自保,把上党之地赔割给了秦国。然而上党的太守不同意此举,便私自将手里的地图和上党这块土地交给了赵国。秦国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便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公元前前262年,长平之战开始,廉颇作为赵军的主将,知晓赵军地位处于劣势,于是便选用了坚壁清野的方式来对付秦国,只守不攻。而这一守,便过去了整整三年之久,秦军愤懑不已,却也拿赵军毫无办法。秦国见势不妙,便使用了离间计,让赵王换下了原来的主将廉颇,改换赵括。

结果赵军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这时候,隔岸观火的燕国打算趁火打劫,赵王没办法,只能再把廉颇派出去与燕国一站。廉颇不负众望,在鄗城搓了燕国的锐气,大杀特杀,直入燕国的都城。燕国因此被迫让出了5座城池来讲和,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廉颇也因此举官拜至相。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作为赵孝成王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任赵国国君。他一上位便刚愎自用,革除了廉颇的职位,并且让人替代了廉颇原有的职位。廉颇十分生气,于是发兵攻打乐乘,后来逃往了魏国。当时魏国国君也知晓廉颇的才能,十分欣赏他,但是廉颇作为赵国人,并未受到魏王的重用。而廉颇走后,赵国经常被秦国攻打,赵王见势不好,便想把廉颇召回来,派去使者拜见廉颇。

与使者同席间,廉颇为了彰显自己老当益壮,于是吃了一斗米饭,还啃食了十斤肉,甚至披上了盔甲上马来展现自己的雄姿。然而使者被郭开收买了,回复赵王说廉颇食量依旧很好,但是中途上厕所十分频繁。导致赵王觉得廉颇老矣,不予重用。后来楚国知道廉颇在魏国后,急忙暗中将廉颇接到了楚国,让廉颇成为了楚国的将军。

但是很可惜,直至死亡,廉颇也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反而终日郁郁寡欢。就如古人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廉颇正是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赵惠文王,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才能和蔺相如传为一段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