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妖童祸害人间,书生恳求山神,让妖童投生他家教化成人

 正经说文史 2021-01-14

人心正,则为神,人心邪,则为妖。这个世界上的鬼神,其实都是对人性的暗喻。本故事以荒诞的笔法和情节,讲述了一个妖童被教化的经过。意在劝喻世人,心存善念,对于沦落到邪魔外道之人,不要一棍子打死,要用善良感化他,要用教导改变他。教育能改变人生,知识能改变命运,读故事,也会有所收获!

宋高宗年间,书生郝仁远的父亲生病了,请来水郎中诊治。水郎中望闻问切一番,开了一副药方,说是需要一个药引,一只蛐蛐的触须。郝仁远让兄弟去药铺里抓药,他则去山上捉蛐蛐。

此时天气已经转凉,蛐蛐都隐藏起来了,不好找。郝仁远花了将近一个多时辰,好不容易捉到一只蛐蛐,急忙放进小罐里,急匆匆地下山回家。

故事:妖童祸害人间,书生恳求山神,让妖童投生他家教化成人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如果走山脚下的大路,需要小半个时辰,如果穿过林间小路,要不了两刻钟。但是,走小路的话,要经过河边的一座小木桥,传说小木桥的下面住着一个妖童,每逢夜晚便出来吓唬人。太阳一下山,便无人敢走小木桥了。

郝仁远犹豫片刻,心想,他是读圣贤书的书生,怎么能相信这些邪门歪道的东西?堂堂男子汉,一身正气,鬼神自然趋避,怕个啥呢?头脑一热,往小路而来。

下了山,到了河边,眼前就是小木桥了。他低头看河水,只见河水泛着黑色的幽光,似乎随时都会冲出妖童。郝仁远定了定心神,迈上了小木桥。

走了几步,忽然刮起一阵怪风,河水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浪,波浪的中心,就在小木桥的下面。郝仁远继续往前走,到了桥中心,忽然浪花翻涌,跃出一个小男孩。

故事:妖童祸害人间,书生恳求山神,让妖童投生他家教化成人

小男孩梳着朝天辫,穿着红肚兜,脚踩着一条龇牙咧嘴的黑鱼,手里握着一根棍棒,面目狰狞,挡在郝仁远的面前。郝仁远赶紧站住,冷眼看着他。小男孩瞪着一双怪眼,大喝一声,“呔,此河是我开,此桥是我建,要想从此过,留下小命来!”

郝仁远突然仰天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说:“都说你是妖怪,我看你是强盗!”小男孩生气地说:“别人都畏惧我绕道走,你却嘲笑我,快快纳命来!”张开大嘴,露出尖牙,腾空而起,扑向郝仁远。

郝仁远想躲避,却发现双腿像定住了一样,身子也变得僵硬,根本无法动弹。眼看小男孩的尖牙就要咬上脖子,郝仁远在心里哀叹一声,“我命休也!”

这时,一道金光射来,击落小男孩。凶猛的黑鱼落在小木桥上,顿时变成一滩黑水。小男孩爬起来,凶狠地高喊:“谁敢管我闲事?快快现身!”

故事:妖童祸害人间,书生恳求山神,让妖童投生他家教化成人

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突然出现一个白胡子老头,手中的拐杖一伸,瞬间变长,勾住小男孩的身子。拐杖瞬间缩短,小男孩到了他面前。

白胡子老头呵斥道:“你溺死在河里,夭折而死,本该早日投胎转世重新为人。你却抱怨天道不公,怨气郁结,沦为鬼妖,在此祸害他人。我是山神,奉命收了你。”说罢,伸手一抓,小男孩瞬间变成一个一尺多长的小人,捏在他的手中。

郝仁远拱手说道:“多谢山神搭救,不知如何处置这个妖童?”山神说:“施以五雷掌,让他魂飞魄散,灰飞烟灭,不再存在。”

郝仁远慈悲心起,说道:“小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山神笑着说:“但说无妨。”郝仁远说:“妖童没有接受过教导,故此不明是非,在此祸害人间。如果让他毁灭,对他来说,实在不公平。我妻子已有身孕,不如让他投生我家,从小教导,消除身上戾气,也算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故事:妖童祸害人间,书生恳求山神,让妖童投生他家教化成人

山神点头说道:“先生以德报怨,心胸宽广,值得敬佩。我暂且收留他,到了分娩之日亲自送来。”

郝仁远拱手告辞,回到家中,赶紧煎药。父亲吃了药,病体好转,过了几天便痊愈了。

过了一段时间,郝仁远的老婆临盆,只见山神走了进来,将手中的小人往房间里一推,里面便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山神挥挥手,消失不见。郝仁远给儿子取名郝喻教。

郝喻教从小调皮捣蛋,郝仁远狠下心来严厉管教,也不知打断了多少棍子,磨破了多少嘴皮子,郝喻教渐渐地收敛了心性。刚刚五岁,郝仁远便把他送到私塾里读书,请来名师教导,自己也早晚督导,不敢懈怠。

令郝仁远欣慰的是,郝喻教到了十六岁,心智开窍了,从此安心读书,举止变得儒雅起来。后来考上了进士,成为朝廷官员,给郝家光耀了门楣。郝仁远感叹说:“圣贤之言,确实能改变人,让妖童最终变成了谦谦君子!”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评论,“正经说文史”祝读者诸君福寿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