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肺痨(肺结核)】

 昊晟堂 2021-01-14

肺痨

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袭肺脏所致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其特征。西医的肺结核,肺外结核病可按本病辨证论治。诊断依据

1、初期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病灶部位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音。

4、痰涂片或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

5、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

6、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有助于诊断。

鉴别要点

1、虚劳病缘于内伤亏虚,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不同于肺痨肺阴虚为主,可五脏并重,阴阳气血俱虚,但肺痨晚期虚损重症时,又可归属于虚劳范围。

2、肺痿为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后期的转归,出现肺叶痿弱不用,肺痨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转属肺痿之候。

3、肺胀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日久不愈,导致肺气壅滞胀满,不能敛降,出现胸部胀满,喘咳上气,肺痨迁延不愈可发展成肺胀。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理属性:应区别阴虚、阴虚火旺、气虚的不同,掌握肺与脾、肾的关系。本病总以肺阴亏损为多见,如进一步演变发展,则表现为阴虚火旺,或气阴耗伤,甚至阴阳两虚的证候。

(2)辨主证:临床应根据咳嗽、咯血、潮热、盗汗4大主证的主次轻重及其病理特点,结合其他兼证,辨其证候所属。

2、治疗原则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

3、分证论治

(1)肺阴亏损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如丝如血,色鲜红,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或有少量盗汗,口干咽燥,胸部隐隐闷痛,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兼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药用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山药15g,百部10g,沙参10g,川贝母9g,茯苓10g,阿胶6g,三七3g,獭肝、白菊花、桑叶各10g。

(2)阴虚火旺

【证候】咳呛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稠黄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急易怒,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而干,苔薄或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药用生地黄、熟地黄、百合、当归、炒芍药、玄参各10g,麦冬、鳖甲各15g,地骨皮12g,柴胡6g,贝母、知母各9g。

(3)气阴耗伤

【证候】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痰中偶或夹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色无华,颧红,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黄芪、麦冬各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五味子9g,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冬、白芍、地骨皮、知母、莲子心各10g。

(4)阴阳两虚

【证候】咳逆喘息少气,痰中或见夹血,血色暗淡,潮热,形寒,自汗,盗汗,声嘶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五更腹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药用人参10g,炙黄芪15g,白术、当归、白芍各10g,山药15g,茯苓10g,枸杞子10g,紫河车5g,龟板15g,鹿角胶6g,大熟地黄10g,枣仁10g,远志6g。

4、单方验方

(1)白及散:白及、百部、牡蛎、炮穿山甲等份研粉,如病灶有活动,百部加倍,每服3到5g,1日2到3次。

(2)宁肺散:百部、白及、三七等量研末每次服1.5g,1日2到3次。

(3)芩部丹:黄芩18g,百部9g,丹参9g,水煎服。

(4)大蒜:每次以30g佐餐,每日3次;或以鲜大蒜泥,置纱布上贴双涌泉穴20到30分钟,局部疼痛时取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