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他留下了霸气盖千年的豪言,名字却被遗忘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01-14

汉武帝尚武,好大喜功,培养了很多将,比如“飞将军”李广、“烈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等等其实,西汉时期还有一个人,他的功绩丝毫不比这些人低,而且还曾留下一句霸气十足的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只不过现在已经被我们改成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他就是不被很多人熟知西汉时期著名大将陈汤,今天我们就认识下这位霸气盖千年,却逐渐被遗忘的西汉名将

陈汤,汉族人,字子公,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年,出生在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陈汤幼年家中贫寒,但是天资聪慧的他喜欢读书,勤奋好学,而且还一手好字。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张勃因欣赏其才能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但因父去世时,陈汤未行奔丧之礼所以朝廷不但不予重用还拘捕下狱。出狱后,又经人举荐,陈汤被任命为郎官为报皇恩,他主动请求出使外国,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陈汤深谋远虑,多策谋,好大喜功。这次出使西域,甘延寿和他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了解到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西域,任其发展必成汉朝后患于是他向甘延寿建议如果此时召集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军队,攻击郅支必成大事甘延寿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奏请皇上批准,但不巧是甘延寿此时得病卧床不起立功心切的陈汤果断假传圣旨调集屯田戍边之兵及车师国的大军攻击郅支。

第一天,他带兵攻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展开战斗当汉兵猛烈攻城时,郅支单于身穿甲衣亲自,一阵激烈厮杀,郅支单于本人不幸被射中鼻子,不得不骑马跑回了宫室。

第二天,陈汤命令将士准备柴草,引燃柴草火攻此城,同时命士兵击鼓助威,在浓烟的掩护下汉军冲进城内,汉兵勇猛击杀,将郅支单于刺死。军侯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陈汤带兵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王公大臣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俘虏敌兵一千余人,大获全胜。

将士凯旋时,陈汤因私藏战利品,司隶校尉拦路搜查,还差点被拘捕。他立即上书皇帝陈述自己攻打郅支有功,应当嘉奖皇帝考虑其作战有功便下令撤回司隶,并令沿路州县夹道欢迎得胜之军。回朝之后,论功行赏时,中书令石显、匡衡认为陈汤攻打郅支单于有功,但同时假传圣旨有罪,功过相抵即可,不可再次封赏又有大臣认为陈汤功大于过,建议封赏,于是元帝根据其战功赐关内侯,赏食邑三百户、黄金百斤,官拜射声校尉。

成帝刘骜即位后,丞相匡衡凿壁借光的那个读书人又向成帝提起陈汤私藏战利品的事,建议可赦免其罪,但不应受其官职,陈汤因此被成帝免职。后来陈汤因康居王送来汉朝的真假王子问题,犯欺君之罪,他又被抓进监狱,准备处以死刑,幸得太中大夫谷永求情,说陈汤征战郅支有功,请皇帝开恩特赦释放,于是成帝准奏赦免了他的死罪让他在军中做了一个普通士兵。

几年后,乌孙兵马围攻西域都护段会宗,段会宗不敌乌孙国大军,遂派人请朝廷救援。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官都无良策退兵,王凤向成帝建议,请陈汤商量退乌孙兵的办法于是成帝立即召见陈汤,陈汤不计前嫌,献计献策,顺利击退乌孙兵马的围攻。

大将军王凤通过这件事认识到陈汤乃将帅之才,应当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奏请成帝重新用他,授以其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做出决断。他治军严明,博采众议,颇有将帅风范。

后陈汤因经常接受他人贿赂被免职为庶人,徙居敦煌。住了几年后,敦煌太守向皇帝陈述陈汤之战功,恳请皇帝予以特殊照顾皇帝下诏让他迁回长安居住,不久去世。王莽执政后,追谥他为破胡壮侯。从陈汤一生来看,一生只打一仗,留下一句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却霸气盖千年!他是最豪情的将军,但是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所以他也是被遗忘的名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