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佰》里方言众多,其中一种基本没人能听懂,却是最真实的历史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01-14
电影《八佰》中充斥着很多地方方言,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湖北方言、江西方言、上海话、天津话、河南话、山东话、陕西话、客家话等等。对此,有的在看完电影以后吐槽说:要是没有字幕,真的不知道电影里面的人在啥!
殊不知,这正是电影《八佰》导演管虎的用心良苦之所在,现在的电影制作能关注到如此细微末节,真的可以称得上是良心制作。试想一下,假设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一口标准普通话,会不会感觉缺少点什么?


当然,相信电影中的大部分方言很多人都能听懂,但有一种绝对是例外,那就是其中掺杂的湖北通城方言。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个让人泪目的情节——一个名叫李满仓的战士身上绑满炸弹,跳下楼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的那一刻高声喊道:“湖北通城李满仓”。没错,他说的就是正宗的湖北通城方言,而且是只有湖北通城县五十多万人才能听懂的方言。


稍微了解过这段历史的知道,电影中号称的“八百壮士”,其真实人数只有四百多,而且百分之八十来自湖北,其中有两百多人来自湖北咸宁通城县——一个坐落在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一个小县城。
1937年淞沪会战开打两个多月后,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一直冲锋在最前线,以至于不得不先后次补充兵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士也陆续开往前线支援抗战,其中湖北咸宁通城县保安大队的两百多人被补充到了524团一营一、三连,最终奉命留守四行仓库,后面的故事正是电影《八佰》所呈现出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我们不妨先来解释一下电影中的湖北通城方言为什么会没几个人能听懂,这种方言的奇特之处在于——不但相邻的湖南人和江西人听不懂连省内的湖北人甚至咸宁地区内的人都听不懂,这一点湖北通城县地处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通城县地处湖北东南,又分别与湖南、江西交界,其东面是江西修水,西与西南面是湖南岳阳,北面是湖北崇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的文化是三省融合的结果,不属于真正的湖北文化。根据专家考证,通城方言起源于古楚语,不同于湖北大部分地区通行的西南官话”,而是湘语和赣语混合语言所以除通城本县之人以外,外地人是很难听懂的。
即便不说外敌,就是县内各个乡镇所说的方言都有很大的差别,真的可以说是十里不同音,一镇一方言。也正是这个原因,通城方言很早就已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纷纷称之为研究古代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如此晦涩难懂的通城方言能完美地呈现在电影里,只能说《八佰》这部电影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通城籍“八百壮士”的尊重——毕竟其中一半多人都来自湖北通城。一部尊重历史的电影作品,必定会散发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目前八佰在全国上映才一周左右,票房已经超过18亿,如此劲爆的票房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日前有很多评论提到电影中很多情节不尊重历史,说什么影片中所念的遗书是胡琏将军在几年以后才写出来的,团长谢晋元(来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应该讲客家话却讲成了广东普通话,还有什么他不是第一个冲桥而是最后一个过桥的,最后“八百壮士”的结局也没交代清楚等等。


这些评论虽然很有道理,但《八佰》毕竟是一部商业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免费的宣传片,没有必要去吹毛求疵。就说一点,《八佰》能够把全世界只有几十万人能听懂的小众方言大胆地呈现在十几亿人面前,这绝对是片方的精心制作和导演的良苦用心之所在。
可能还有人会提出质疑,既然电影中的通城方言在全国只有五十多万人能听懂,那我又为何能够断定其中的通城方言非常正宗呢?这一点非常不巧,因为我就是那五十多万人中的一个,我为家乡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感到自豪和骄傲。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全国抗战如火如荼,不管“八百壮士”来自哪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最终结局必然都是一样的,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