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活武松”何广位

 允默斋 2021-01-14
1999年,在朋友的资助下,一位94岁的老人,在家乡创办了“孟州市广位家酒有限公司”,据说,老人酿制的酒是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偷偷见到一只受伤的豹子为自己治伤,吃的草药泡制而成的,用于跌打扭伤,效果出奇的好。
老人家住河南省孟州市郊的武桥村,说来也巧,这里正是800多年前武松打虎醉酒的地方,村头有一座石桥叫“武松桥”,而这位老人正是当年被人们尊称为当代“活武松”的何广位。
何广位,1905年出生于安徽宿州农村,家中兄弟姊妹好几个,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何广位自记事起从来就没有吃饱过肚子。10岁左右时,加之父亲的突然离世,何广位只好进城去做童工,但他小小年纪根本干不动体力活,几天下来便被东家解雇了,这样一来,何广位只得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14岁那年,他流浪到了河南省驻马店,巧遇了一个江湖艺人,江湖艺人见他可怜,用手捏了一把何广位的肩骨,觉得他是一块练武的材料,便收他做了徒弟。从此,何广位跟随师父走南闯北,潜心练武,到了17岁时,这时候的小广位已经成为了一个力大无比的武林高手,他已经可以很轻松地将几百斤的重物举过头顶,又能轻身攀越十几米的高墙。
可是,这时一场战火蔓延到了中原大地,纷飞的战火打散了师徒二人,何广位又过上了一个人独自流浪的生活。一天,他走到河南桃园县,正露宿在城外的余坪山中,半夜酣睡之际,一股恶腥味将他熏醒,何广位睁开眼一看,头皮顿时一紧,只见一只野狼已经走到身前,正在嗅他。求生的本能使何广位迅速击出一记重拳,这一拳竟然将野狼打出好几米远,野狼倒地,紧接着他又挥出数拳,将野狼打死。何广位望着死去的野狼,一夜未眠。
第二天,他将野狼扛到了城里,竟被人出30大洋买走了,这个意外的惊喜突然点醒了何广位,从小起早贪黑苦练出的一身功夫算有了用武之地,从此,何广位便走上了专业打狼这条路。
有了收入之后,何广位便在桃园县定居了下来,他捕狼的技术也越来越高。一次有一个客人对何广位说,如果他能捕到活狼的话,自己愿意出高出死狼几倍的价格收购。抓活狼一般猎户不敢,却难不倒何广位,他太了解野狼的习性了,进山观察了几天后,便想出一个好办法。在野狼出没的地方,他事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盖上木板,木板上挖两个小洞,然后自己抱着一只活鸡躲在坑里,把鸡通过木板上的小洞露一半在坑外,再使鸡不时地发出叫声,引诱野狼前来捕食,当狼爪伸到洞口掏鸡时,它们就乖乖地变成了何广位口袋里的白花花的大洋了。
捕狼时期,何广位也见到过老虎豹子之类的猛兽,但从来未动过念头,毕竟是兽中之王。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呢,何广位想不碰都不行。终于在一次捕狼时,他感觉到前来吃鸡的猎物的脚步声比往常重得多,何广位从洞眼往上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一只金钱豹。
此时想躲是躲不过去了,想逃也无路可逃,何广位屏住呼吸,迅速使自己镇定下来,就在豹子将前爪伸向洞口时,他瞅准了机会,猛地掀翻木板,同时跳出土坑,那豹子随着木板被掀到半空刚落地,何广位便扑了上去,一记重拳打在豹子的鼻梁上,豹子一时间被打蒙了,何广位趁势迅速出拳,重演了当年打狼的一幕,结果也是一样,何广位又胜利了。
何广位打死豹子的事迹很快传遍十里八乡,这次的胜利也给何广位带去了更大的自信心,开始将捕猎的范围扩大,并逐渐掌握了一套活捉虎豹的独门绝技。上世纪40年代,靠近大山的村寨,经常闹“虎灾”,哪里发生了老虎伤人的事,人们便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何广位,请他去打虎。那一时期,何广位跑过全国20几个省份,30多座山脉替人除虎患,成为了威名远扬的打虎英雄。
解放后,何广位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他的狩猎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时很多城市的动物园里动物少得可怜,尤其是大型猛兽,何广位得知这种情况后,便不再私自售卖猎物,开始将捕获的虎、豹、狼等送往全国的动物园。
改革开放以后,何广位的打虎事迹经媒体报道,名声被炒得越来越大,同时质疑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不相信世上竟有空手降伏虎豹之人。1987年,一家新闻单位找到他,要亲眼见识一下他的狩猎绝技,以正视听。于是,82岁的何广位将一只刚捉回来的金钱豹,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只见他三拳两脚便将豹子打晕在地,然后熟练地装进帆布袋中。
没想到这只豹子竟然成为他的收山之作。1989年,我国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何广位便自动放弃了捕猎。儿女们纷纷劝他回家养老,但是老人却舍不得离开山林,原来何广位不仅会打猎,而且还有多年的采药经验,凭借这一点,他又走进了大山,开始研究中草药。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2004年1月4日,何广位去世,享年99岁。他一生生擒猛虎7只,活豹230只,野猪恶狼各千余只,真乃一代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