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死而生: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三明治妈妈 2021-01-14

霍金、李敖、单田芳、李咏、金庸…… 

那些曾经伴随我们走过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猛人,熟人,大侠,裹挟着时代的印记渐渐离我们远去,似乎提醒着你我“不论是否做好了准备,时光在向前,我们正在失去”。

不止是他们,我们都或多或少的耳闻过、经历过身边人的死亡,每一次面对死亡,都应该让我们更爱生命一次。

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在人生最后时刻,招来亲朋好友,办了一场“人生告别会”。

邬桑问他,怕死吗?他说,怕,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他又说: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这是今天早上我女儿川川告诉我的,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说的真好……感谢各位装点陪衬了我的一生,今天又送了我一程,你们的善,你们的好,我都记下了,都拷进脑子里了,我将带着这些记忆,走过火葬场,我没了,这些信息还在,随烟散播,和光同尘,作为来世相谢的依据,假如有来世的话。

死亡是一场终将抵达的旅程,或早或晚。我们站在“生”的一边,探头去看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死”的世界,难免会感到恐惧,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死亡的界限,我们可以永远的活着,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

想必有人会说:“既然生命如此漫长,那我还这么努力做什么,反正有的是时间啊”,于是,人们渐渐丧失斗志,梦想变得没有意义,科技停滞不前,人口逐渐爆炸……我们漫不经心的走着走着,看尽了一成不变的风景,一切都变得了无生趣。

生命因为有了死亡而变得有意义。因为有了死亡,世界才被推动着不断向前。 

△摘自节目《生死缘》

向死而生,我们才会为了生命的奇迹落泪,梦想才会迸发出无尽的力量。

2

“这个世界的大家其实都在排着队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这时,有些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便充满了欢乐。”我相信,生命其实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死亡并不可怕,但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纪录片《人间世》里记录了一位令人动容的患癌妈妈,她在怀孕5个月的时候被查出身患癌症,为了给孩子一个看到世界的机会,她毅然选择了留住孩子,延长自己的治疗时间。

然而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后,张丽君的癌症却急剧恶化,医生无法手术,只能“尽量延长她的生命,让她跟宝宝多相处一段时间”。

面对镜头,她默然接受,仍然乐观的安慰丈夫。但只有26岁的她,也有崩溃大哭的时候,可擦干眼泪,她还是选择笑着坚强的活下去。

害怕自己撑不下去,她提前为孩子准备了18年的生日祝福;在老公外出时,偷偷拜托节目摄像师,帮忙录制了一段感谢老公的视频……她渴望生命的奇迹,希望有机会能听到宝宝叫声“妈妈”,但最终还是没能等到那一天。

听孩子叫一声“妈妈”,每天与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笑闹……是多少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却是有些人求之不得的幸福。那些站在死亡门口的人一次次回首告诉我们,活着是一种财富,如果你对“死”感到恐惧,就更要行动起来,做点什么。

一代评书大师单田芳,在获得终身成就奖后,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即便年事已高,他依然活跃在评书一线,他把复兴评书艺术的责任放在心头,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终生,死时亦是欢笑。

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谁都无法预料,但正因为活着的时间有限,我们才更要好好审视自己的一生,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并为此好好的活。

3

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入殓师》中,讲述一位烧炭自杀的逝者,活着时虽然是男性的外表,内心却住着一个女孩,因为爱把自己打扮成女孩,而被自己的亲朋嘲笑,被父母示为“丢人”。

直到死亡后,失去孩子的父母才痛哭流涕的说:“自他变成那样后,我再没好好看过他的脸。但现在看到他的笑容,我突然想起来,啊,他是我的孩子啊。即使打扮成女孩子,依然还是我的孩子啊……” 

△摘自电影《入殓师》

我们无法预料命运的阴晴圆缺,但“死亡面前无大事”,一切的烦恼、挫败、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死”的存在,我们才体验到自己的“活”。生活中遇到“想不开”的结,“过不去”的坎时,想想生死,也许你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最后,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