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写出动物的可爱!

 临西小语人 2021-01-14


写出动物的可爱

 从天空到陆地,从海洋到森林,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动物的踪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地下钻得,水中游的,草里蹦的,树里藏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跳动,让我们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都说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怎么写出动物的可爱呢?

第一招:观察动物的样子。会说话的鹦鹉,会打鸣的公鸡,能捕鼠的花猫,能看家的小狗……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样子。小鸭扁扁嘴,小鸡嘴尖尖,小兔红眼睛,小猫尾巴翘……你瞧,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长相”。动物是什么样儿的?这我们得细细观察才行!

螃蟹身披青黑色“战甲”,边缘还有尖尖的,突出的“甲片”,看起来很威武。它的眼睛就像一对棒槌,长在头两侧。它的嘴边长着两根细短的触须,在水中浮动着,好像长了两撇“八字胡”。它最特别的就是蟹钳了,颜色淡红,摸上去疙疙瘩瘩的,坚硬锋利,像把剪刀似的。

你看,这里观察描写了螃蟹的外形,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螃蟹的独特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第二招:查查动物的资料。如果你喜欢小松鼠,可是对小松鼠又不怎么熟悉和了解,这可怎么写呢?对,让我们来查查资料吧。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上互联网,搜索图文资料,通过查找、搜集,我们还愁没有什么可写的吗?

两个大耳朵,一个长鼻子,再加上一个大肚子,这就是可爱的猪了。有人都说猪很懒很笨,其实猪一点都不懒都不笨。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教猪和一只狗学开灯,没想到的是,猪竟然一分钟就学会了,而狗没有。猪经过训练后,可以帮主人拿书、开锁、开电视等。猪的鼻子也非常灵敏,经过训练后,可以用鼻子嗅出埋在土里的地雷,可以当“猪犬”呢。

你看,小作者通过查找资料,介绍就更加全面具体了。

第三招:抓住动物的特点。猫头鹰在夜间活动,青蛙要冬眠,燕子要飞到南方越冬……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都有自己的特点。

小白兔很爱吃青菜。只要它闻到一点青菜的味儿,就会用小鼻子顶你的脚,这不,这个“小坏蛋”正在顶我脚呢,好像在说:“我的小主人,快给点我吃吃吧!我饿了……”“好啦好啦,我就给你送去。”我开心地说。我便挑了棵青菜送给它,还未等我进它的“房间”,它便在门口迎接我。我知道它的心思,便把青菜放在地上,小白兔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里,小作者用拟人化的方法,把小白兔当成人来写,写出了爱吃青菜的特点。

第四招:表达喜爱的感情。

在生活中,我们和动物之间可能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儿,不妨把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出来。

自从黑虎走了后,我一直闷闷不乐。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似乎听到了黑虎的叫声,我感到很奇怪,连忙跑到家里,一看,黑虎真的回来了,它立刻向我扑来,原来黑虎在表妹家也十分想念我,表妹没有办法,只好又将黑虎送回了我家。

你看,小作者对黑虎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


【好词好句好段】

小巧  温顺  笨拙  淘气  嬉闹  胖乎乎  慢悠悠

灵巧  灵敏  厮打  安详  友善  懒洋洋  圆滚滚

悠然来去   追逐嬉戏   跃出水面   左右摇摆   跃跃欲试

沉入水底   千姿百态   形状怪异   偷偷摸摸   摇头晃脑

东张西望   嗅觉灵敏   四蹄如飞   双耳直竖   仰颈长啸

无忧无虑   耀武扬威  从容不迫    架子十足   扬长而去

◇这头大肥猪,屁股溜圆,肚子蛮大,由于脂肪过度丰富,它只得慢慢走着,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爷。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母鸡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群雁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悠然地从草地中飞起。它们排着“一”字飞上天空,像出征的战士,呼喊着,歌唱着,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那黑狗不吼不叫,像一个很有身分的武士,威严、老练,一动不动蹲在那里,雄纠纠张开胸脯上绒样的长毛。

 ◇这九只小炕鸡,毛茸茸的就像九个小绒球,它们都长着一张粉红色的小尖嘴和一对淡黄色的脚。

◇白鹅真好看。雪白的羽毛,头上戴一顶红冠帽,一双黑豆般挑战眼睛被细细的桔黄色的边包围着,细细的脖子一伸一伸的,大翅膀一扇一扇的,红脚杆一摆一摆的,像在跳芭蕾舞,真神气。


扫一扫,关注“新思维创意作文”,

学习作文金点子,第一时间品享国内顶尖级作文!


名师简介:

      三点水老师:作文导师团主讲老师,小学语文学科名师,市优秀教师,多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被誉为作文指导的“行家”,学生作文的点评“高手”;在《智力课堂》《小雪花》《小学生必读》等多家杂志开设有作文专栏,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等教育专业期刊刊发论文、随笔200余篇,辅导学生在《语文报》《作文大王》等全国近百家少儿报刊发表作品800多篇,指导的文学社获全国“语文报杯”原创作文大赛十佳文学社团称号,参编有《名师高效作文金牌指导》《作文通鉴》等多本作文教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