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竟把玻璃变艺术,让泰坦尼克号上的浪漫延续百年

 LicorneUnique 2021-01-14

因为微信改动公众号规则,

请点“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哦



天将破晓,泰坦尼克号在海上划开一道白浪。船舱中,贵族少女取下别在发间的蝴蝶发梳,飘散的长发随蝴蝶一同肆意飞舞。


那只如梦的蝴蝶,原是由巴黎城中的一位珠宝大师打造而成——勒内·莱俪(René Lalique)。

这位新艺术时期的珠宝巨匠,在短短15年间,通过对珠宝材质和形态的不断革新,改变了欧洲贵族对高奢珠宝的理解。

那时的莱俪,已然成为欧洲的夫人小姐们最爱的珠宝匠人,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艺术鬼才。就在名媛们纷纷为他的珠宝争相买账时,莱俪又想到了一个新的主意......

从顶尖珠宝,到顶尖玻璃


对于莱俪来说,珠宝在成为奢侈物前,先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是不断求索的过程,不该被传统所约束。


抱此热忱,莱俪始终在尝试,以小众材质取代传统宝石,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浮华的外壳,转移至其艺术的核心。经过一番摸索,他发现了一种完美的材料:玻璃。

“夜蝶”胸针,主体由玻璃制成。1906-1907

这种诞生于古埃及的材料,经过一番打磨,就能呈现出神秘而神圣的独特光泽。把它加入珠宝设计之中,能使整件作品看起来空灵而轻盈,与莱俪“取材自然、回归自然”的艺术理念不谋而合。
莱俪出品欧泊色水晶玻璃与蓝宝石镶嵌胸针,于佳士得以348,500瑞士法郎售出,折合人民币约2,578,385元

发现新大陆的莱俪,对玻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1921年,“任性”的莱俪在南法的Wingen-sur-Moder开设了自己的玻璃工坊,一股脑扎进了玻璃艺术的海洋中。

毅然离开珠宝行业的莱俪,仔细雕磨着每一件玻璃艺术品。这一次转身,使他再次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继新艺术运动后,又引领了一波装饰艺术潮流。

作为天赋异禀的艺术家,莱俪在全新的领域很快拿下战绩。
1925年,莱俪带着自己独创的玻璃艺术品,参加了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赢得国际赞誉。这次出行,标志着莱俪的正式转型:他从珠宝巨匠,摇身变成了玻璃艺术开创者。

莱俪在最初探索玻璃的可塑性时,创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香水瓶,广受各大品牌欢迎。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便携式香水瓶,莱俪也因此被称为“香水瓶之父”。

他创造出的玻璃制品,在材质革新的同时,传承了在他珠宝中一贯的风格:以自然为题材,以柔软曲线为架构;想象力为佐料,将他看到的良辰美景,定格在脆弱物料之上。

(左)莱俪早期的珠宝设计手稿;(右)莱俪设计的玻璃香水瓶。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张图中相似的题材结构。

在保留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莱俪也不断探索玻璃水晶的可塑性。
在将玻璃替换成更坚固的水晶之后,莱俪将绘画般天马行空的图案,通过立体的轮廓和浮雕,篆刻于清透的表面。转型后的莱俪被称作“光之雕塑家”、“琉璃诗人”,可见其艺术造诣之深。

欧泊水晶材质的立体鱼纹花瓶,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Corning Museum of Glass)。

在拥有独创性的艺术家手中,水晶这种材质的一切都使之成为无与伦比的塑形媒介,它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才华,探索的边界近乎无限。”
——莱俪

功夫不负有心人,莱俪在玻璃领域的创新,将他的名望再次推至顶峰。
1929年,莱俪受到邀请,为传奇的东方快车设计车厢装饰。几年后,法国著名的豪华游轮,诺曼底号,也邀请莱俪为头等舱设计灯饰。 

东方快车车厢装饰

名扬四海的莱俪,甚至得到了日本王子Yasuhiko Asaka的邀请,为他在东京的私人皇宫设计大门装饰;1930年左右,莱俪也为坐落在上海的和平饭店,定制了一系列精致的玻璃水晶装饰。

直到今天,和平饭店仍保留了莱俪的玻璃装饰,大堂中的天顶以及两侧的玻璃浮雕,都是莱俪为这座上海的顶级酒店所专门设计。

“Lalique的作品美得足以让整个世界颤抖。
——法国导演Henri Clouzot

在参与世界顶尖场所的装饰之余,莱俪同时也不断在工坊中推出小型玻璃水晶制品。据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凡是莱俪工坊的新品,还未做成便已经被贵族们订购一空。

雕琢艺术灵魂


所谓天才,就是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莱俪亦是如此。
他看似轻易的一举成名,除了依仗神谕般的艺术天赋,还要靠他日复一日对于品质的追求。

20世纪初的莱俪工厂中,纯手工的水晶生产线。

在他创办的水晶工厂中,莱俪研发出了在当时的欧洲极具革新意义的水晶制作过程:他在欧洲率先启用脱蜡铸造工艺,即先由纯手工将精密纹饰雕琢于青铜模具之上,再将水晶溶液灌入磨具中,将立体印花压制在水晶壁面上。


珠宝大师出身的莱俪,希望将宝石的五彩之色保留到水晶之上。而这种彩色水晶,需要在1400度的高温窑炉中,由工人不停翻搅制成。


搅拌后的高温水晶溶液,经过工匠的吹制,再去除表面的气泡与杂质。这个过程,也完全依赖手工完成。


吹制处理之后的水晶,才可以进行压模的工作。在最后脱蜡的过程中,每一件器皿都会产生不同的花纹,因此每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过火海洗礼,通过层层筛选的作品雏形,降温后还要经历一系列的手工打磨。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2名工人,仅修饰一件作品就要耗时40小时左右。


为了生动展示作品细节,工匠要经过悉心的切割、雕刻、磨光、喷砂、手描等多道纯手工工序,最终才能呈现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


如此制成的水晶作品,比奢华的金银制品多了一份内敛,又比普通的玻璃器皿多了一份优雅。琥珀般的色泽透过磨砂感的水晶,在生动的雕饰上洒下一层薄雾,朦胧如水中明月,镜中繁花。

莱俪鹦鹉主题欧泊水晶花瓶,佳士得拍卖行以4.7万美元售出。

他作品中自然灵动的雕刻,和内敛含蓄的光芒,不仅引领了装饰艺术时期的审美趋势,更是向世界展现了一种优雅低调的生活方式。


1945年,莱俪在巴黎过世,为世界留下了1000多件水晶作品。随着他的离开,这些记录着莱俪天才妙想的艺术品,也都成为了绝版。

为纪念莱俪在装饰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法国政府在他Wingen-sur-Moder的玻璃工厂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玻璃水晶博物馆。

他的许多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在私人收藏界,随着莱俪作品数量逐渐减少,价格也逐年上涨。

康宁玻璃博物馆收藏的莱俪水晶

小鹿为你呈上

雾蓝清浅,器物曼妙,

鹦鹉双对,荆棘串莓,

日夜打磨,终成传奇,



1931年法国顶级水晶工坊莱俪LALIQUE设计出品

PERRUCHE鹦鹉款欧泊水晶果盘

天使成双,甜蜜重归,

古雅灵动,爱胜人间,

法国名家雕塑臻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这件独特的作品,名为“Coupe Perruche”,在法语中意为“鹦鹉盘”。果盘周身雕刻长尾小鹦鹉和似锦繁花。


花卉枝叶雕刻细腻,鹦鹉羽毛根根分明,使得这件器皿犹如新艺术时期翩跹灵动的珍贵鸟类珠宝,高雅、独特、不可复制。


在线条顺滑的水晶之上,泛着欧泊的淡蓝色泽,如南法晴天的浅海。这种独特的色泽,是在欧泊水晶的基础上再加了一层淡蓝色泽水晶,制作过程由莱俪水晶工坊匠人手工完成,极其考验匠人的工艺。


这件作品由莱俪大师在1931年创作,在1947年已停产,如今存世量稀少,在莱俪博物馆、阿尔萨尔博物馆群(Musees d’alsace)等众多博物馆与艺术机构中都有收藏。


作品底部带有“R. LALIQUE FRANCE”签名,品相上佳,是值得典藏传世的艺术珍品。




1930年代法国顶级水晶工坊莱俪LALIQUE设计出品

限量版MURRES款欧泊水晶花瓶

天使成双,甜蜜重归,

古雅灵动,爱胜人间,

法国名家雕塑臻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这件别致的欧泊水晶花瓶出品于1930年代,作品模型出现在1932年工坊图录中,属于莱俪艺术生涯后期作品,更是大师倾心于玻璃制作的巅峰期。


花瓶以黑莓和荆棘为主题,交织缠绕,犹如雕塑。欧泊水晶的半透明乳白与水蓝的色泽柔和,带有独特雾面质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花瓶整体采用莱俪脱蜡铸造工艺,渐变的艺术效果融合着雾面质感,细细观赏,犹如朦胧水光一般,展现着20世纪顶尖水晶艺术的淡雅与清新风韵。



这款花瓶模型编号No.1058,底部带有“R. LALIQUE FRANCE”喷砂标记。MURES款式于1947年停产,如今已是限量款式,收藏价值极高。




添加小鹿洽谈




进入独角鹿小程序
找到更多独角鹿精选臻品

最近微信调整了推送规则,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