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河流袭夺

 风吟楼 2021-01-14

击蓝字 '方位地理学' 关注我们


河流袭夺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上图中由于“低位河”具有强烈的溯源侵蚀能力,经过地质年代的不断侵蚀,不断地切割分水岭,最终将分水岭切穿(形成峡谷),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河段夺了过来,进而完成河流袭夺过程。

袭夺条件

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
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
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袭夺后的影响

河流袭夺完成后,低位河因为袭夺了高位河的上游,所以称为“袭夺河”;被袭夺的高位河上游称为“改向河”;剩余失去源水的高位河下游河段则称为“断头河”。在被袭夺的哑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被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由于袭夺湾位于这两河之间,落差甚大,易形成瀑布跌落式的水流)。

由于水量减少,断头河水流与原来形成的谷地规模很不相称。并且,由于源头被截,水量减少,断头河流速变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